《江南的初夏味道》

一哥

<p class="ql-block">  记忆是一种蒙太奇,很多繁碎的生活,通过记忆的重新编辑,最终会以精炼画面一幕幕再现,效果自然很美好。</p><p class="ql-block"> 比如说起初夏的江南,我就会跳出三个镜头:满目葱郁的绿、断续的梅雨和端午的粽香。</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特别偏爱美食文化,单就节气来说,几乎都与吃有关联。但南北还是有些差异的,在江南,最教人想念的应该是端午的肉粽和中秋的月饼,这两种季节美食,牢牢地占据了每一个江南人的记忆和味蕾,尤其让那些离开江南故土的游子,因为粽子、因为月饼,而倍加想念江南,想念初夏想念初秋,想念这两个季节里特有的江南味道。</p><p class="ql-block"> 最江南的是肉粽,香糯的白米,搭配一整块料酒浸泡的五花肉,肥瘦相间得恰到好处,不用添加太多繁琐内容物,仅凭糯米和鲜肉的单纯组合就足够了。江南的肉粽,很好地印证了“注重本味、清秀雅丽”的浙菜特点,也宛如江南人的脾性,直白自信、简约纯真。</p><p class="ql-block"> 但,江南不同地方的粽子口味和裹法也差别很大。</p><p class="ql-block"> 名声最大的,应该是嘉兴粽,它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老底子的做法,裹粽子的糯米,要预先用黄金条草木灰的汤水浸渍一夜,再与肉馅包裹相蒸,不仅肉香扑鼻,金黄色的米粒,晶莹剔透,煞是诱人。</p><p class="ql-block"> 水乡乌镇的船头粽,倒也是把鲜肉粽做到了极致,一整块猪肉肥瘦均匀,用黄酒、生抽酱油、白糖、葱姜蒜腌制一夜后,放进了白白糯米里,再裹成船形粽子,煮熟后,剥开箬叶,满满都是东坡肉拌饭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地道的宁波人都知道碱水粽。宁波的碱水粽子不像其他的,里面仅仅放着碱水浸泡过的糯米,等到煮熟后,粽子就会变成半透明的金黄色。即使是穷人家,买不起鲜肉,单用糯米做成的碱水白米粽,煮熟晾凉,蘸着白糖吃,也非常可口,是不少老宁波人忘不掉的儿时味道。</p><p class="ql-block"> 据说,余杭的塘栖镇,粽子是分雌雄的,“雄”粽是三角粽,“雌”粽是四角粽,也叫“斧头粽”。里面的馅也不相同,“雄”粽不放馅或者放藕丝,“雌”粽装红豆馅或者是肉。塘栖的粽子还是定情礼物,参加“轧蚕花”(类似于现在的相亲大会),小伙子就带着“三角粽”,姑娘随身带着“刀斧粽”,小伙子看上谁家姑娘,就把“三角粽”递到姑娘手中,如果姑娘中意,就会把“刀斧粽”回赠给小伙子。</p><p class="ql-block"> 浙皖交接的临安昌化,受徽文化浸润较深,端午裹粽,会见到很多四个角的“枕头粽”,以梅干菜和笋干入馅,味道别致。不过,在徽州地区,不仅端午裹粽,春季过年也要裹粽子,称之为“年粽”,“粽”和“宗”同音,每到过年总要裹很多粽子,一串串粽子高高挂起,祝愿家门有金榜“高中”之意。</p><p class="ql-block"> 江南的端午,除了粽子,还有吃“五黄”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五黄”指的是黄鱼、黄鳝、黄瓜、黄泥蛋、雄黄酒。粽子、“五黄”和桃李杨梅等当季水果香搭配,构成了最美味的端午节。至于雄黄酒,如今都知道雄黄有毒,不能食用,但在古代因为雄黄具有杀菌解毒的功效,认为“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p><p class="ql-block"> 还有端午的香囊。每到端午节,家里的女主人都要给家人缝制一个个精美的香囊,并以中药材、香料等放入囊中。佩戴香囊,不仅美观,还有驱虫防病的功能。现在去江南很多开发文旅的农村,大多数都会有以艾草染制而成的布做粽子香囊的体验项目,特别受城里人喜爱。</p><p class="ql-block"> 端午安康!刚从三年疫情走过来,今年的端午节,这一声祝福,格外合适。旧时江南的端午习俗,都围绕着这“安康”二字,艾草和菖蒲的芳香可保无病无痛,用雄黄酒在孩子们额头上画个“王”字,祈愿平平安安,健健康康。</p><p class="ql-block"> 愿大家都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