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克木 == 佛塔树

华彩乐章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奥克兰,不经意就会看到新奇事物。</p><p class="ql-block">那天独自遛弯,发现一棵高大的树上长着许多棒槌。乍一看,像蒲棒。仔细瞅,断定不是。头一回见到这种树,觉得倍儿新鲜 ! 随手拍下几张照片,并把其中一张分享给几位同学和朋友。哦,就是下面这张,同时附上一句话~~ “别以为这是蒲棒啊!”</p> <p class="ql-block">很快,某人问 : 既然不是蒲棒,那究竟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我问心无愧地回了三个字~~ 不知道 !</p><p class="ql-block"> 某人又问 : 你那么大学问竟然不知道 ? </p><p class="ql-block">郁闷啊 ! 我又不是百科全书,难道就该没有不知道的东西吗? 再者说,我多大学问呀?满打满算读了12年书,12年什么概念 ? 高中毕业呗 ! 这文化程度算有学问 ? 谁定的标准呀? 不要太Low好不好?</p><p class="ql-block">某人再问 : 你就不能想办法知道吗 ? 你知道了,让不知道的人也知道知道。</p><p class="ql-block">我无语。我无奈。于是便上网查,却没查出个子午卯酉。没辙,求助于远在美国的同学,回复说,是山龙眼。据此再查,获得一些零零碎碎的信息,但远不够全面、系统。一筹莫展时,求教于结识不久的一位澳大利亚朋友,很快收到答复~~是佛塔树。按这个线索接着查,综合所见资料,终于大概其知道了那个“不是蒲棒”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唉,实不相瞒,挺费劲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面照片中的“棒槌”,是一种叫Banksia的树开的花。Banksia是拉丁文,音译为斑克木,属于山龙眼科的斑克木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龙眼科(Protcaceae)的名字取自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儿子Proteus(普鲁托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开花植物之一,有80属,约2000余种。早在1.8亿年前恐龙漫步的古冈瓦纳大陆上,这个古老的家族就出现了。侏罗纪期,原始大陆开始漂移,山龙眼家族中斑克木属的一众成员随之漂洋过海来到南半球,大部分种类自然分布到了大洋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大海航时代的1770年4月29日,人称库克船长的英国皇家海军军官、探险家、航海家和制图师James Cook(詹姆斯 · 库克),为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率“奋进号”在澳大利亚东海岸登陆,而后发现一处长满各类新奇植物的海湾,库克船长为之起名Botany Bay~~植物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库克船长率领的一干人马中,有一位叫Joseph Banks(约瑟夫·班克斯)的英国探险家、植物学家、博物学家,他和他的团队成员~~瑞典博物学家Solander daniel (丹尼尔·索兰德) 、芬兰博物学家Herman Sporing(赫尔曼·斯波林)以及两位艺术家和一位科学秘书,在植物湾首次发现了很多对于科学界来说全新的物种,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自然历史标本。后人为纪念Joseph Banks对植物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将其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植物命名为斑克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斑克木是分布最广的山龙眼科物种之一,绝大部分生长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在维多利亚州和昆士兰州中部之间,在新南威尔士州,在塔斯马尼亚岛,从沿海沙丘到山脉,举目可见。在城镇乡村的公园里、道路旁、水岸边和居民庭院中,也常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四面环海、幅员辽阔的孤岛,澳大利亚的植物世界丰富多彩,最著名、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斑克木。2004年,澳大利亚皇家植物园将变叶斑克木的种子赠与中国贵州植物园,并于2005年7月将变叶斑克木成功引种到贵州植物园。由于斑克木的棒状花序形如宝塔,中国人给它起了一个意蕴幽深的名字~~佛塔树。简言之,斑克木=佛塔树,佛塔树=斑克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斑克木是山龙眼科的一个大属,共有173个种。常见的有~~</p><p class="ql-block">变叶斑克木</p> <p class="ql-block">锯齿斑克木</p> <p class="ql-block">小叶斑克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斑克木是一种集观树、观叶、观花、观果为一身的奇异树种,其独特之处令人过目不忘→_→ →_→</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树姿优美。斑克木是常绿灌木和乔木,灌木匍匐而生,乔木向上生长,多数株高2-3米,最高可达30米。其热情蓬勃、恣意粗犷的形象,展示出一种古朴苍劲的美,尽显澳大利亚的别样风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叶形奇特。斑克木与众不同的重点在其叶子。变叶斑克木叶子互生,多为单叶,叶厚革质,两面颜色不同;小叶斑克木叶长而窄,有点儿像松针,形状清秀;锯齿斑克木叶子边缘全缘呈锯齿状,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序非凡。斑克木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花序,顶生花序直立、硕大,形状有层塔式、高椎形、稻穗圆、针叶卷等,纷繁的花序尽情张扬着热带花卉的旖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色美艳。斑克木的花期在春秋两季,有浅绿、白、黄、橙、粉等多种艳丽的花色,令人啧啧称奇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枯荣皆靓。斑克木不仅鲜花引人注目,干花也备受青睐,均是当今国际花卉市场最诱人、最畅销的木本切花和干花材料,也是插花爱好者最喜欢用的切花新材料,作品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果实独异。斑克木的果实像天生的坏人脸上长着数十只紧闭的眼睛或嘴巴,眼里、嘴里藏着锥形的木质种子。在极其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在大火漫山遍野的烧烤中,种子破壳而出,留下睁开的眼睛、张开的嘴。有人说,那可能是世界上最丑陋的果实,很邪恶。殊不知,恰恰是这丑陋和邪恶塑造了斑克木生生不息的气质,也成就了它的独一无二,让人过目难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浴火再生。澳大利亚气候干旱,150万年以来野火频仍,被库克船长称为“烟熏火燎的大陆”,这就使斑克木不断直面野火的烧烤。在与野火共存的过程中,斑克木屡经洗礼和考验,练就了“烈火焚烧只等闲”的一身功夫,不仅不怕火,反而能借助野火的炙烤促进自身繁衍生长。火可以烧掉它的地上部分,但其地下根系很快就能凤凰涅槃,滋生枝干。其种子更是借助火的炙烤破壳而出、广泛传播,入土、发芽、生根、长叶 …… 直至成为大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斑克木如此倔强的适应性,使其在不同环境生长的过程中锻造了狂野粗犷的风骨,犹如铁骨柔情的硬汉,刚柔并济、剑胆琴心,既饱含着生命的张力与激情,又保留了无惧生死的从容与淡然,把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演绎的淋漓尽致,从而淬炼出“潇洒独立、勇敢坚强”的花语和“生机勃勃、前程似锦”的寓意,为生活的强者及其生命的张展赋予鼓舞、激励和鞭策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斑克木提供满满的正能量 ! 愿结识和了解斑克木的朋友不负其美意,在人生的路途上步伐铿锵,凯歌行进 ! </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7日 于奥克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