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p class="ql-block">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玩耍”是孩子的天性!《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达到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中的个性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p><p class="ql-block">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小班的户外游戏——玩沙,玩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没有固定的玩法,称之为低结构的材料。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玩,达到通过同一种材料获得多种经验!生活中随处可见,无固定玩儿法,而是重点关注幼儿用这些材料玩出了哪些花样,每一种玩法反映了幼儿怎样的经验,同样的玩法在重复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段时间里幼儿在这一材料的使用中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这就是户外游戏的魅力所在。 </p> <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2.28-2023.3.29</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小四班部分幼儿</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沙池区</p> <p class="ql-block">实录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这是我们班小朋友第一次进入玩沙区孩子们情景,他们说想玩沙,我们就把孩子们带到了沙池区,他们进入了沙池区,小涵说:“老师我们没有工具怎么玩?”于是我带着他们到了材料区去选他们觉得能作为工具的材料,有的幼儿选了碟子,有的小朋友选择了纸桶,最开始他们就是只简单的挖坑,重复的挖坑,这个时候小涵说:“我挖到了宝藏”好几个小朋友都凑了过去,看看她挖出来什么宝藏,原来是一块她觉得漂亮的石头,另外几个挖坑的小朋友也开始了挖宝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问题:“老师我想要挖沙的,”我说:“</span>你们家里有什么工具,明天都可以带过来。”</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小班孩子在科学领域的目标,“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而3岁多的孩子对沙池里的工具铲子和水桶不陌生,这是在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但是我们前期没有这些工具,所以在感知材料阶段孩子们会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随后会有探究能力的产生。</p><p class="ql-block">教师的支持: </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孟琭曾提出儿童的学习是无意识的模仿,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来别人的行为,来尝试进行自己的操作、表现,因此一些孩子的游戏方式、材料选择也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的游戏方法和材料选择,孩子们会模仿身边的孩子拿什么材料怎么玩,他们也会跟随,哪怕这次并没有发挥到材料的极致,但至少可以激起孩子下次选择的欲望,丰富他们的经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沙池游戏</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第二次进入沙池有的拿桶,有的拿铲子,还有的拿杯子,有的拿纸桶,这次有潘潘小朋友发现了水龙头🚰,他们就开始放水填沙,放水填沙,后来又有几个小朋友也加入了进来,他们一直简单重复放水,另外的几个小朋友就把干的沙子丟到水龙头下面,一直重复了很久。</p> <p class="ql-block">根据孩子的视频我们回班进行了分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师的发现:</span></p><p class="ql-block">1、在分享游戏故事中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正在进步。</p><p class="ql-block">2、有的孩子从不知道还要干什么到能模仿其他幼儿进行游戏。</p><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的丰富游戏与第一次单一游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幼儿游戏机构的提升是基于游戏中积累的经验。在集体中交流经验及想法,可以使幼儿辨证地、深入地思考。给幼儿答案并不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寻找答案也不是幼儿的任务。在这个环节,我以幼儿游戏的真实情境为讨论素材,把幼儿的问题作为进一步探究的出发点,通过深入的讨论激发幼儿的思考,引出幼儿的“朴素理论”,让幼儿之间相互启发,从而使游戏探究成为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使幼儿比较模糊的感知体验变为清晰思考、高效表达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孩子提供最自然的环境,不给孩子施加约束,让孩子拥抱自然,放飞自我,尽情游戏,释放天性。 </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沙池游戏</p><p class="ql-block">我看到孩子们可以分工合作,几个小朋友一起合作来装沙,运沙,孩子们用的是装工具的网子,网子有洞,孩子一边装,沙子一边掉,在这个过程中,好几个小朋友都来帮忙装,玩法很单一,而且网子也不能装很多沙子,</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在第三次我看到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游戏!在游戏中,我看到孩子们能主动与同伴参与游戏,与同伴友好相处,想加入同伴游戏时,能友好的提出请求说:“咱们能一起玩儿吗?” 在游戏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可以自己决定跟谁一起玩,玩什么,怎么玩并根据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游戏。</p><p class="ql-block">教师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老师只是观察者和记录者,游戏中既提升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沟通能力,同时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归纳整理能力等。而我们需要给孩子的是材料上的支持,经验上的总结,与孩子一起讲游戏经验转化为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p> 收获与反思 <p class="ql-block">户外游戏就是这样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在昨天的基础上获得今天的进步,又成为明天的基础,让孩子们每天都在游戏中快乐成长着,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放手使我们发现了了不起的儿童!</p> <p class="ql-block">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如何有效的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让活动有效的进行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