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体现《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的精神,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前儿童入小学适应性教育,6月7日,我园结合学前教育宣传月特制定“幼小衔接”特色活动,给孩子一次特别的活动体验。</p> <p class="ql-block">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海沟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我们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真正的成长中来,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而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时刻倾听孩子的声音,陪伴他们一起成长。这才是幼小衔接的本质意义。”黄门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王艳芸发布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始。</p> 小班组:我的小手真能干 <p class="ql-block">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儿童第一次伸出自己的小手,代表自我要努力进入这个世界之中”。小班幼儿利用“安吉游戏”器材中的积木和特色游戏材料奶粉桶、玉米芯进行自主游戏,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区域,让幼儿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满足幼儿的探索欲,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获得经验,形成想法。</p> 中班组:布里生花 邂逅扎染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扎染是我国劳动人民发现美、表现美的一成功案例,它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一直以其独特的美生长在人民中间,点缀和美化着人民的生活,是众多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扎染,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风采,感受扎染的图案美、色彩美、形式美,更能激发孩子们对美的关注和喜爱,幼儿园开展扎染活动对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p> 大班组:色彩大爆炸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卢全写过一首诗:"忽来案上翻墨汁, 涂抹诗书如老鸦。”把孩子的顽皮描写得惟妙惟肖。人们便从卢全的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 流传至今。3-6岁是幼儿绘画发展的关键期, 涂鸦期是儿童美术发展的起点, 涂鸦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孩子们想象力、创造力萌发和茁壮成长的摇篮。幼儿园户外环境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对幼儿来说, 都充满着巨大的吸引力。春天桃花朵朵盛开,一场春雨过后小水坑里飘落着一片片桃花瓣;柳树的枝条长长的,像小姑娘的辫子,风一吹,在空中荡来荡去等等,这些富有诗意和童趣的景象,只有亲身观察和多次接触,才有可能成为触发幼儿户外自主绘画的动机。在户外开展自主绘画活动,可以充分利用户外环境中的人、事、物来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让幼儿更充分地知、表达、表现周围的世界,获得更全面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园长和学区党建办主任王明明对各班自主活动开展了评价和总结。此次活动是思想的碰撞,也让我们重新理解和认识游戏。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立足幼儿真实的自主游戏,把活动的自主权还给幼儿,俯下身子,倾听儿童,关注幼儿游戏中的探索、创新、挑战和合作,既要让幼儿玩“真游戏”,也要让幼儿玩“好游戏”。</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花园里,每一朵花都有独特的美丽,我们真诚倾听,每一朵花的声音,和他们同频呼吸,和他们共生共长,一起成就未来最好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