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我们游览了五台山,虽然行程短暂,只朝拜了其中的几个寺庙,却经历了一场治愈心灵的朝圣之旅,笔者用图片与文字,记录了此次五台山的游历,并以此留念。</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方圆三千余平方公里,海拔三千余米,由五座山峰环抱合成,五峰高就,峰顶平坦宽阔,其状如石垒之台,故称 “五台山”。</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2004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09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首的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是释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萨,是般若(音bō 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青庙黄庙共一山,和尚喇嘛同诵经”,是五台山佛教的真实写照,这也是中国唯一的青庙、黄庙共处的地方。青庙指的是和尚庙,僧侣大都是汉族人,一般穿青灰色僧衣,被称为青衣僧,五台山大部分寺院属于青庙。黄庙是密宗,是藏传佛教,住的是喇嘛,穿黄衣戴黄帽。</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朝阳👇</p> <p class="ql-block"> 【五爷庙】</p> <p class="ql-block">踏着晨雾,伴随着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我们首先朝拜了五爷庙。虽然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什么在五台山听到最多的却是“五爷”,而且建有“五爷庙”,这是为何呢?</p><p class="ql-block">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山峰如刀削,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夏天酷热难当,根本不适宜于耕作。文殊菩萨见百姓遭受苦难,便去东海龙宫借了一块清凉宝石——“歇龙石”。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子龙女们驱暑纳凉之物,他们气愤不已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峰山,要讨回“歇龙石”,连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也被削成了五座平台。经过一番争斗,龙子龙女们却被文殊菩萨降服,并经过教化而留在此地,五个龙子各守五座台顶,龙女化为台蘑(五台山特产的一种蘑菇)。</p><p class="ql-block">第五龙子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门司管五台山的行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就为他建造了庙宇,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后又改称五台山。康熙年间,为了百姓祈雨方便,便在万佛阁建了龙王殿,把五龙王从北台请来供于殿中。“五爷”也成了“广济龙王”,由于五龙子是被文殊菩萨教化的,所以五爷也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五爷庙又称为五龙王殿、万佛阁,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 五爷庙是五台山上许愿祈福最灵验的寺庙。</p><p class="ql-block">五爷庙的香火,看看这么多空腹来许愿的人们就可以知道了,我们也是这许愿人群中的一员。只是,由于人挤人,由于这一过程不许拍照,故而只留下了刚进山门的一段短促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文殊洞】</p> <p class="ql-block">文殊洞坐落在东台之下,背山面壑,僻静悠然,因文殊菩萨曾于洞中修行而得名,洞中可容十余人,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殊洞分大小两个洞,两洞相连,上小下大。大洞36平方米,小洞16平方米,主洞内供文殊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相传,两千五百年前文殊受佛陀派遣来中國传法,跑了好多地方最后落脚在五台山。这是因为五台山台怀镇与佛陀讲经说法的灵鹫山一模一样,现在的显通寺的位置也与灵鹫宫的位置一样。</p> <p class="ql-block">后来,菩信大和尚把文殊当年修行的山洞修成了一座庙,还建了藏经阁,现在这座庙是塔院寺的下院。无数的信徒都会来到这里,体会当年文殊菩萨修行的艰苦。</p> <p class="ql-block">文殊洞全貌👇</p> <p class="ql-block">文殊洞山门外的照壁上书写了各种字体的92个善字,其两旁还有一对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一对联出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偈语的前半部分。意为对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p> <p class="ql-block"> 【菩萨顶】</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故又名真容院。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位于五台山的灵鹫峰上,寺庙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它实际上成为了皇室的寺庙。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佛教的全国重点寺院。</p> <p class="ql-block">在通往菩萨顶的牌楼下,你如果能仔细察看,会发现康熙皇帝题写的“灵峰胜境”中“峰”字下的“丰”,少写了一横。传说是当年顺治帝在五台山出家,康熙帝为寻父来到菩萨顶,遇到一位仪表非凡的僧人,自称“八乂”。“八乂”乃“父”字拆分,康熙一时没察觉出其中的奥妙,错失了一次寻父的良机,心里很是失落,故而在提写“灵峰胜境”时分心,少写了“一”横。而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写法,历史上许多著名书法家笔下的“峰”字都是两横,康熙皇帝只是按习惯而已,并无它意。</p><p class="ql-block">来五台山必游菩萨顶,因为它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汉语中有“抱佛脚”一说,游览五台山菩萨顶,就真有抱佛脚的机会。菩萨顶的庙墙上有个大大的佛字,游客可以闭上眼睛,在临近台阶处原地转三圈后,走向庙墙,假若摸到了写有佛字的墙,就是佛家的有缘人,如果能摸到佛字最后一笔的尾部,就更是“抱佛脚”了。</p><p class="ql-block">看,“佛脚”处的颜色都被“抱”掉了呀!</p> <p class="ql-block">要到菩萨顶,就要攀登一百零八级石阶,按照佛家的说法,走过这些石阶就会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了。</p><p class="ql-block">而有的人由于体力不支,四肢并用地上台阶,也有三步一叩首的。无论如何,一定要走过这108级石阶,把烦恼都踩下去!</p> <p class="ql-block">登上台阶,置身“灵峰胜景”的牌楼下,手抚门柱,回身四望,雄壮多姿的寺庙建筑群,近处的清水河,远处的山,山外的蓝天白云,都尽收眼底,能够深刻感受到“灵峰胜境”这四个字的美妙。</p><p class="ql-block">我用镜头带各位领略一下在这登高览胜的观景点上,所能看到的景色吧。👆</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大雄宝殿的殿前广场,种植着有一千多岁的油松两株,现在依然枝叶茂盛。广场上还矗立着三座方座螭首的三通御碑,分别记录了康熙帝、乾隆帝和嘉庆帝对菩萨顶的敕令。</p> <p class="ql-block">嘉庆皇帝立下的御碑上部,有一个湿的脚印,无论天气多么干旱,而这个湿脚印却能常年不干。</p><p class="ql-block">传说这是因为嘉庆皇帝立的这块石碑比其先辈的碑高了些许,属于大不敬,被文殊菩萨发现后,亲自下界惩处,在他所立的碑上踩了一脚,这个脚印就这样保留了下来,而且常年都是湿哒哒的,无论天气多么干旱,这个脚印却一直是湿的。至于这个脚印为什么常年不干的真实原因,迄今也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很是神奇。</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诸多寺庙中存有大量的对联,浩如烟海,不但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哲理。</p><p class="ql-block">菩萨顶大雄宝殿的擎檐柱上有三副对联,其中最为精彩的是“灵鹫鹫灵灵鹫灵;真容容真真容真”。</p> <p class="ql-block">大文殊殿的擎檐柱上的第一幅楹联有五十个字,其寓意更为深刻:</p><p class="ql-block">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西峰花发,南山雪霁北巅;</p><p class="ql-block">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清澈香烟,缭绕胜幡蹁跹。</p> <p class="ql-block">还有三幅,有兴趣可从照片中辨认。👇</p> <p class="ql-block">大文殊殿的院中有石牌坊一座,匾额上写着“五台圣境”4个字。这4个字笔力雄健,洒脱大方,此乃清康熙皇帝御笔。在匾额上,还刻有“康熙之宝”印章。因为此牌坊匾额上的字出自皇帝之手,为此,该牌坊也就成了菩萨顶的一件瑰宝。</p> <p class="ql-block">在藏传佛教中有转经筒的仪式,是辅助修行的方式之一。转经桶的寓意是,表达祝福,美满和吉祥。主要作用有:积累功德、净化心灵、感受平静等等。</p> <p class="ql-block">在菩萨顶留下的倩影的亲们👇</p> <p class="ql-block"> 【大显通寺】</p> <p class="ql-block">大显通寺也称为显通寺,是五台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寺院,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全山寺院之首,与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寺庙之一。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明初重建,太祖赐额 “大显通寺”。</p><p class="ql-block">该寺坐北朝南,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中轴线建殿七座,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阁。</p><p class="ql-block">大显通寺的发展历史不仅见证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程,也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活标本。寺内除文物建筑本体外,还保存有丰富的佛教艺术珍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无量殿分上下两层,仿木结构,面宽28.2米,进深16米,高20.3米,重檐歇山顶,砖券而成,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雕刻精湛,是中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殿内供有无量佛。</p> <p class="ql-block">铜殿</p><p class="ql-block">铜殿高8.3米,宽4.7米,深4.5米,用铜10万斤铸成。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柱础似鼓,外层饰以金箔,故而金光闪闪。殿内上层四面6扇门,下面四面八扇门。殿内四壁上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殿中央供奉着高3尺的铜佛,故称“万佛如来”。</p> <p class="ql-block">本次游览路过的其他寺院👇</p> <p class="ql-block">清凉寺前的牌匾上的涼字,是三点水,涼是凉的异体字。异体字是一个字的正体之外的写法,字音和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p> <p class="ql-block">传说顺治皇帝当年就是在五台山出家的,他的儿子康熙皇帝曾经5次到五台山寻访父亲。据说顺治皇帝最先到达的是菩萨顶,后来还到过镇海寺、台麓寺、善财洞,并在善财洞写下一首《归山词》。如今,这首《归山词》刻写在该寺山门过道的山墙上。</p> <p class="ql-block">放大一角,看一下:</p> <p class="ql-block">全诗长达40句,其诗句颇耐寻味:</p><p class="ql-block">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p><p class="ql-block">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p><p class="ql-block">朕乃大帝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p><p class="ql-block">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p><p class="ql-block">悔恨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去紫袈娑。</p><p class="ql-block">吾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p><p class="ql-block">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p><p class="ql-block">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p><p class="ql-block">兔走乌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p><p class="ql-block">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p><p class="ql-block">禹疏九河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p><p class="ql-block">古来多少英雄将,南北山上卧土泥。</p><p class="ql-block">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p><p class="ql-block">不如不来也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p><p class="ql-block">每日清闲自己知,经尘之事若相离。</p><p class="ql-block">口中吃的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p><p class="ql-block">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栖。</p><p class="ql-block">莫当出家容易得,只缘累代种根基。</p><p class="ql-block">十八年来不自由,征南战北几时休。</p><p class="ql-block">我今撒手归山去,管甚千秋与万秋。</p> <p class="ql-block">这次游览到达五台山的当天晚上,有幸观看了《又见五台山》大型情景剧,这是国内首部佛教题材大型情境剧,90分钟的演出,180名演员在舞台上演绎着“人生百态”。</p><p class="ql-block">该剧的演出舞台,丰富地运用了声光电的技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绮丽的旋转虚幻空间</span>,形成了180度的观看效果。尤其奇特的是,这个剧场塔建了多个舞台场景,各个场景的转换方式,是舞台不动,而观众席在转动。观众席经过90分钟360度的旋转后,又回到了原点,此时也正是剧终之时,令人惊奇不已。</p><p class="ql-block">必须为此剧与此剧场的设计点赞👍</p> <p class="ql-block">游览中的插曲👇</p> <p class="ql-block">这两位香客依然恩爱如初👍</p> <p class="ql-block">这不成了笑佛了?👇</p> <p class="ql-block">有“立地成佛”一说,而这几位女施主却是“坐地成佛”了!</p> <p class="ql-block">佛教圣地五台山,曾经的国家主席、总理来过,李嘉诚来过,李连杰来过,曾志伟来过,阎维文、宋祖英等等大咖都来过,我也去过数次,你去过吗?</p><p class="ql-block">我隆重地推荐大家在方便的时候去五台山旅游拜佛,沐浴佛光普照,承接菩萨给你的护佑!</p> <p class="ql-block">备注:本篇的照片视频,除作者拍摄的外,还收集了邢总、臧部、邵领导等拍摄的优秀作品,在此表达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