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杂记

东哥

<p class="ql-block"> 病中杂记</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居然一病三十天!</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这次的头疼脑热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小毛病而已,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然而病情后续的发展却让人心惊肉跳了一回,真没有想到这看似温柔的小毛病却把我打得措手不及、人仰马翻 。</p><p class="ql-block"> “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它的可贵”。这一个月生病历程,从生病到治疗到康复的整个过程真的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才让我真真正正体会到身体健康的可贵。</p><p class="ql-block"> 回过头来细想一下,并一回好像也不是一无所有,应该还是有失有得吧?</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对于病,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p><p class="ql-block"> 5月7日,午休起来头疼,以为是午睡时间长了点引起的,没有放在心上。晚上到学校制作县数学评优课的横幅显示屏,对三天活动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安排,对学校为活动专门新买来的黑板进行调试,撕去表面的贴膜(贴膜贴得太好了,我刚开始还以为买错了,是水笔专用的黑板)。感觉有点怕冷,回家一测体温:38.5°。赶紧冲一包感冒冲剂,喝下睡觉。</p><p class="ql-block"> 5月8日,一天三节课加课后服务。仍然发烧,38.3°,怕冷,脚软,趁中间没有课抽空做一个血液检查,白细胞偏高,有炎症,拿点消炎药继续工作。课间请叶海琼班级学生把梯形教室的课桌椅排列整齐,准备好活动期间的矿泉水。晚上结合市小学生数学素养监测要求继续设计素养测试试题。</p><p class="ql-block"> 5月9日,仍然发烧,38°左右浮动,怕冷,脚软,继续到医院做CT检查,左侧鼻窦炎严重,继续服用消炎药,医生建议在县医院做手术,体温没有继续升高,我想先服几天药,等评优课结束再看看。晚上全体参赛老师到实验小学梯形教室调试课件 ,其炳主任对评优课具体事项进行交接。交接工作完成后回家继续设计素养测试试题。</p><p class="ql-block"> 5月10日,仍然发烧,38°左右,怕冷,脚软,继续服用消炎药。今天一天还是三节课加课后服务。县小学数学评优课正式开始,一切紧张有序进行,没课时到梯形教室听课兼顾一下后勤情况。第一天的比赛紧张而精彩,我校李丽花老师以91.3分暂列第二名。晚上终于把素养测试卷设计完成,并上交肖股长。</p><p class="ql-block"> 5月11日,仍然发烧,38°左右,怕冷,脚软,继续服用消炎药。今天的评优课继续进行,主持的叶海琼老师、吴丽莎老师,计分和计时的范晓青老师和陈丽英老师分工合理,她们的工作井然有序,评优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晚上开始着手准备5月23日在南阳中心小学开展的数学教研活动中的相关材料,根据其炳主任布置的任务,我负责对三节复习课进行点评并进行一个有关数学复习方面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5月12日,仍然发烧,38°左右,怕冷,脚软,继续服用消炎药。今天的比赛中我校叶贵花老师发挥出色,获得91分的高分,名列第三。县评优课圆满结束!家里决定我还是去闽东医院检查(或者是手术),我和学生说我下周要请假去看病,强调一些学习要求,学生居然不相信!看来,我是不是装得太坚强了?</p><p class="ql-block"> 我还是打心眼里没有把这个病放在眼里,带上笔记本去住院,在手术前一晚把南阳教研活动的讲座稿修改完整并制作成课件,同时还把下周四周五下午对六年级数学素养比赛选拔出来的学生进行辅导的材料准备妥当。(原计划华清负责周一周二下午辅导,我负责周四周五下午辅导,没想到居然住院二十几天,唉!)</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想想,不由得纠结起来:是不是像兄弟们说的自己傻让病严重起来,还是病重了让自己变傻?</p><p class="ql-block"> 有点晕!</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住院期间也有不少的收获,有的很有借鉴意义,有的“收获”有点尴尬罢了。</p><p class="ql-block"> 手术后的一天,丽莎从护士站送药回来,一进病房就对我说:“真没想到啊,我们居然改变了这个护士站一贯的看法。”我愣了一下,还以为我们哪里出丑了。丽莎看我那表情,赶紧向我解释了一番:护士们最怕当老师的病人,当老师的病人很会纠结,很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很会以自己的理解来说教,总是不大放心等等,总之一句话,老师不好伺候。没想到,护士们对老师的看法与装修师傅、驾校教练、甚至是那些摊贩老板们等等的看法如出一辙!</p><p class="ql-block"> 回头想想,我们当老师时间长了确实也形成了一些臭毛病:总是把自己当做知识分子,习惯于教育别人(在校园内还好,离开校园就是用自己的业余去挑战别人的专业了!),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由于老师习惯于教育学生,加上自己只是比较全面,似乎什么都懂,所以常常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总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精于算计,小气节约,因为是小知识分子,所以老师被看成是善于算计的人,过日子精打细算,十分节约;清高,死要面子活受罪。大事做不来,小事看不起,自命清高甚至有些自负,有些时候还沉迷于把自己的长处拿来与别人的的短处比较……</p><p class="ql-block"> 我夫妻俩都是老师,家族里的老师也是一箩筐,一些时候尚能看到别人想到自己(由人达己),我们俩互相提醒,谨言慎行,倒也情况良好。工作中,和家长沟通多了,与好多家长成了朋友;考驾照时车练的多,与教练相处的时间多了,和教练成了朋友。现在生病住院和医生、护士交流多了,却也意外改变他们对老师一贯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和不同的人相处的都不错,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能经常做到没有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人,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所以沟通时大家乐于接受,交流也就愉快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和护士、医生的相处、交流中,也体会到他们的艰辛、理解他们的不易和佩服他们的职业追求。护士们也大多是些三十左右的年轻女性,无论病人是男女老少都要细心护理,耐心解释,还要学好本科室专业相关知识,每个月都有固定时间进行专业知识考试(以往我们认为护士只会扎针挂瓶,包扎换药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医院没有正常的休息时间,24小时都要有人值班,每个人都会轮到值夜班和周末值班,她们大多也是年轻的母亲啊,也常常为没空接孩子、没空带孩子而苦恼。医生也很不容易,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开会进行总结研讨,到病房查房,每周都有一个晚上值班,如果有一些特殊病人连周末都要来查看一番,有手术任务的医生加班更是常态(一天的手术任务只有完成才能走出手术室),培训、研修、考核也是常态化。</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赞赏的是医生、护士们每天早上的“早会”,医院都是8点上班,但他们大都在7点半就到医生办公室集中开会,针对前一天病人的情况进行交流,特别是出现的一些新情况、疑难问题进行研讨,商量对策,然后医生和护士集体到病房查房,询问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病情进行对症下“方”(我的主管医生王辉医生,主治医生陈缪安主任、梁飞副主任更是时不时过来了解恢复情况,安慰我好好养病 ,并给我设计最佳的治疗方案)。医生护士们如此周而复始讨论、研究、学习、总结,他们都在不断追求业务上精益求精,医、护水平也就越来越精湛,所以“医生越老越吃香”之说也就不足为奇了。</p><p class="ql-block"> 反观我们中小学老师却是有着“越老越不受待见”之说。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器质性的衰退,比如视力下滑,变成老花眼,课堂巡视费劲为难,批改作业俞渐吃力,更要忍受咽喉炎、静脉曲张、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等等职业病的折磨。还有,我们班级学生人数多,孩子们情况千差万别,老师们在校期间时时刻刻都要面对孩子们的“挑战”,家长、社会、学校无时无刻对老师们施加各种各样的压力,老师们精神高度紧张。年龄大的老师们在身、心的双重压力下,很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个报道说中小学老师的平均年龄是59岁左右),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师越来越难以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了。另一方面,如今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之快,教育技术日新月异,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在十年、二十年前绝对是想象不到现在的变化的,我们老师如果不加强学习,沉醉在已有成绩之上必将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p><p class="ql-block"> 学习对于我们老师来说,真的太重要了!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已经大都不能靠颜值吸引学生了,身体也不大允许我们参与到学生的文体活动中去,所以我们更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靠不断丰富的知识来丰满自己,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一线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能有自己的教学思考、教学见解,甚至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生涯新的一个阶段中引领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p><p class="ql-block"> 时代的巨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 未来已至,唯变未变。</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生病期间,倍感亲情、友情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手术的第一天发高烧,整个晚上都在40度左右 ,汗流很多,丽莎要帮我不断补充水分,几乎每隔一小时要换一件衣服,换衣服的过程我必须不能用力,全靠丽莎一人把我扶起再换衣服,而全湿的衣服又紧紧贴在身上,换一次衣服都要用尽全力,一百五十几的体重一个晚上要扶起扶下多次,还要兼顾物理降温、药物输送情况,一夜未曾合眼。三天三夜寸步不离的伺候终于趋于好转。(相濡以沫的两个人多么重要啊!)</p><p class="ql-block"> 儿子也非常不放心,天天打电话询问情况,后来还特地请假一个星期来闽东医院照看我(警察学院生管挺严,请假要扣分),儿子体格健硕,一米八多的大块头照顾我来轻松多了。小女儿偶尔也会在百忙当中(一年级的小屁孩玩得不亦乐乎)打个电话问候一下。</p><p class="ql-block"> 父母很担心,每天都来一个电话询问情况。妹妹、妹夫一有空就来医院看看,小舅子也特地赶回来到医院来看望。而岳父母两个第一次得新冠,病情较重,全是连襟们在那里照顾。和儿子聊天时,我有意无意地说:你看,幸亏有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不然遇到这种情况不知怎么才好! (呵呵)</p><p class="ql-block"> 而朋友们也更是让我感到温暖备至。来闽东医院看病,名师班同学陈英的老公正好在耳鼻喉科,他把一切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到哪里都有人说“谦哥交代过了”;请假期间我的课程需要别的老师帮忙代课,安排到的同事绝无二话(大家一个星期的工作量可都是满满的,再加上帮别人上几节课无疑就增加了不小的负担),没有安排到的还电话询问要不要帮忙上课,而同班的锦花更是重担压身,承包了我的课后服务任务(自己本来一个星期两次课后服务,再加上我的两次课后服务,简直累死),还把我班主任的活特别是六一期间的重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今年还兼任班主任),还交代我要放心养病;远方的兄弟刚从欧洲回来察觉有异常,第一时间来电了解情况;师傅李英老师知道后马上给我信息:学校的事情放一放,安心治疗;亦师亦友的夏特两次三番打电话询问情况;兄长般的刘校屡次三番问:要不要帮忙转院治疗?了解到情况的同窗好友更是嘘寒问暖……</p><p class="ql-block"> 友情经历了岁月,又何尝不是一种亲情?</p><p class="ql-block"> 村上春树说:“你要记住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生命是无数次温暖阳光的折回,在这温情围绕的世界,我们更应该成为善良的人。在无数温暖的光芒里,每一天我们都活得温暖且深情。</p><p class="ql-block"> 赠我玫瑰,余香绵绵!</p><p class="ql-block"> 爱已育爱,今后我亦继续温暖左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治病之暇絮絮叨叨些文字纪念这段特殊的日子,并以此检验受感染的脑部是否如初。</p><p class="ql-block"> 幸甚至哉,好像尚能如初!</p><p class="ql-block"> 2023.6.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