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岁月里的温暖 文/段维维

AngelO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Ⅰ卷</p><p class="ql-block"> 使用地区: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p><p class="ql-block">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p><p class="ql-block">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p><p class="ql-block">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藏在岁月里的温暖 文/段维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每到风吹麦浪,颗粒归仓时,二姑就背着大包小包回娘家来了。这于我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她一来,我就不用五更天起来,跟着父亲去装车,拉麦子,打场;她一来,我就有了新一季的漂亮衣服:花红衬衫、百褶裙;她一来,我就可以吃到各种美味:三刀、枣泥糕,还有至今回忆起来,还会口齿生津,回味无穷的炕咸鱼。</p><p class="ql-block"> 以前,奶奶总对我说,你二姑吃不了腥,吃不了膻(其实,那个年代,想吃也没有),也吃不了榆钱,野菜,两三岁的时候差点儿就饿死了。总之,在奶奶那里,二姑是干不了活,吃不了苦的。几十年的城市生活,她皮肤白皙,身体发福,但只要农忙,最先朝娘家赶的准是她,割麦子有她,打场、播种有她,挑水有她,灶台前有她……她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经常会想,二姑会不会是我的妈妈呢?送她回城的路上,她会严肃地教导我,姑娘家家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敦促我跟着大姑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农门,做个有出息的人;给我做最时髦的衣服,每次穿着新衣服上学,同学们就会围过来,“这衣服哪里买的?”“真好看!”那种羡慕的眼神让我心花怒放。</p><p class="ql-block"> 二姑退休后,就当起了“鱼贩子”。卖鱼是个苦力活。要赶早去水产市场挑鱼,再赶早市售卖。天气晴爽还好,如若遇到雨雪天,路上的艰难,身上的苦痛,生意的萧条,其中冷暖,只有自己体会得到。数九寒天的,早市上卖剩下的鱼都挂在了小小的阳台和防盗窗上,密密麻麻的。每一条,都经她的手去鳞、去脏器、淘洗、腌制、晾晒、储存。那时候,二姑家住的是职工宿舍,房子特别小,小到连阳台都铺了床。尺寸大小的地方,住人,晾衣服,晒鱼……</p><p class="ql-block"> 咸鱼的好处绝不在于网上说的“有助于补充营养”“促进食欲”,而在于青黄不接时,它们就是“满汉全席”。一扎来长的小咸鱼放在鏊子上,放少许猪油,用新割来的麦穰,小火慢慢地炕,等到两面金黄,滋滋冒油,鱼的清香和腊香就四溢开来,让人不自觉地咂嘴咂舌。吃这样的炕咸鱼,不像山东人那样用煎饼卷着大口咬,也不似四川人那般蘸着油辣子吃得满头大汗,而是将炕好的咸鱼从尾部撕成一丝一缕,慢慢地嚼,又劲道又弹性,美味至极。那丝丝甜甜的味道温暖了我整个童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二姑是最孝顺的,最懂得照顾兄弟姐妹生活的。奶奶在世时,她回来的最勤;奶奶去世时,她哭得最伤心;家里遇到困难,她一回来就住上个把月,买菜,做饭,照顾她的弟弟妹妹……</p><p class="ql-block"> 如今,二姑也近耄耋之年,身体还算硬朗。二姑的故事太多,太多,那不是我拙劣的笔写得尽的。岁月中那些有她陪伴的日子,点点滴滴都值得回味,都给予我力量;未来,只希望,我亲爱的姑姑,福寿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