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的山城— 重庆游(三)

笑笑

<p class="ql-block"> 重庆被称为山城,整个城市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楼房依山傍水顺山盖;汽车飞驰高空走;轻轨穿楼空中过、、、、造就了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风景。</p> <p class="ql-block"> 洪崖洞是旧城拆迁改造后形成的旅游区,主要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极具巴渝文化特色。洪崖洞最美的风景在夜晚,这时的吊脚楼灯光璀璨,光彩夺目,仿若再现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的动画场景。</p> <p class="ql-block"> 山城步道是一条坡度较高,小道最长的历史古道,最具重庆特色的第三条步道,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这种众多上下坡的台阶的小道,被当地人称作“梯坎”。</p> <p class="ql-block"> 钟书阁位于杨家坪中迪广场,该商场受三年疫情影响绝大多数商铺已关张,但钟书阁仍在此坚守。它以其独树一帜的店铺布置,自由舒适的阅读环境,形成在繁华喧嚣的都市商圈中的一股清流,它似乎想实现的是每一个人的少年梦。</p> <p class="ql-block"> 重庆最美街道中山四路,目前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抗战文化一条街,代言着重庆的前世今生。深深嵌入墙中的树根,仿佛向世人诉说这里的蹉跎岁月。</p> <p class="ql-block"> “千年黄桷垭,一道通古今”,说的就是黄桷垭老街。历史上,这里曾是背夫马帮歇息之地、官府兵营驿站驻地,随着重庆开埠,逐渐发展成为繁华街市。如今这里仍保存着175栋风格独特的巴渝民居和文物故居。云南钱王王炽、“三界名人”李奎安、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台湾当代作家三毛都曾在此经商或居住。</p> <p class="ql-block"> 交通茶馆原身是黄桷坪交通运输有限公司食堂,由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陈健安按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茶馆的经营风格打造的。茶馆不大,老式木架结构,参差不齐的房樑,灰黑的砖瓦,斑驳的墙体、昏暗的老式照明灯、、、、无不在透露即将被世人忘却的那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 闹市中的湖广会馆,是中国最大的会馆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湖广会馆包括三大会馆建筑——禹王宫、齐安公所和广东公所。三百年的风雨,唯有古老的建筑无言地记录着春秋。独特艳丽的黄色风火墙、精美的石刻砖雕,屋顶上的小青瓦、、、、默默向世人诉说着这里的繁华往昔。</p> <p class="ql-block"> 十八挮是重庆传统风貌区,曾经是连通重庆上半城和下半城的主要街道。从高处往下,青砖绿瓦的老重庆传统风格的吊脚楼错落有致,顺着山势层层叠叠往下延伸,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黄桷坪邮电街遗留着众多老旧建筑。它毗邻四川美术学院,学生们在这条老旧街道上的建筑物上装饰出极具感染力的画作,把这个街巷狭小逼仄,道路坑洼不平,遭人厌弃的小街,改造成一条国内有名的涂鸦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 云端之眼是一处360度的观景台。在这里纵览二江四岸,俯瞰山城美景,抬头蓝天、星空,脚下楼宇连绵,万家灯火,一个8D魔幻城市就在你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 作为“山城”的特殊地形,城市轨道交通真可谓要“上天入地”。轻轨“李子坝”站就是设置在一栋居民小楼里,每当轻轨列车进出站,就会出现“轻轨穿楼”的奇观。如今这里已成为重庆的一个地标,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鹅岭二厂前生是重庆印制二厂,它们以文创园的方式重新回归到人们视线中。部分旧厂房车间依然伫立,保留了老式厂房的独特风貌,每栋建筑都被精心改造,打造出专属于老重庆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龙门浩老街是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老街。由两百多幢不同时期的建筑组成,其中包含了18栋优秀历史文物建筑。在这 里可寻到重庆开埠文化、抗战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的历史踪迹。</p> <p class="ql-block">  解放碑商圈的八一好吃街,每天人流如织,整条街全是美食,种类多到不重样。过去一直认为吃在广州,到重庆才知道这里才是吃货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重庆夜景的美就在于坐山拥水。夜幕降临,高低错落的高楼大厦布满了夺目耀眼的霓虹灯,象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把山城打扮成光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重庆的魅力在山、在水、更在人。重庆人在 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里不断创造人间奇迹。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进程中,他们将许多历史痕迹完整的保护下来,将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