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我”“小我”的二重奏</p><p class="ql-block">——近五年来广西用年全国卷作文题的走势</p><p class="ql-block"> 高考作文命题难以准确预测,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有些端倪可 测——2018 年到 2022 年这五年中广西区所使用全国卷作文题,我认 为大体呈现“大我”与“小我”交替出现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着眼于国家历史发展,重大历史政治事件来进行命题,这样的 作文题就是属于“大我”范畴;着眼于个体的生活,或者人与人之间 关系之类,就归为“小我”范围。</p><p class="ql-block"> 2018年全国卷作文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写作</span></p><p class="ql-block">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p><p class="ql-block">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特区口号,深圳,1981</span></p><p class="ql-block">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时评标题,浙江,2005</span></p><p class="ql-block">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p><p class="ql-block">——新区标语,雄安,2017 </p><p class="ql-block">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 年全国卷作文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写作(60 分)</span></p><p class="ql-block">22.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p><p class="ql-block">“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p><p class="ql-block">(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p><p class="ql-block">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 年全国卷作文题</p><p class="ql-block">四、写作(60 分)</p><p class="ql-block">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p><p class="ql-block">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p><p class="ql-block">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 年全国卷作文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写作(60 分)</span></p><p class="ql-block">2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 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 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 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 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 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 年全国卷作文题</p><p class="ql-block">四、写作(60 分)</p><p class="ql-block">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p><p class="ql-block">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8 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广西用的全国卷作文题以表征改革 开放历程的三个标志性标语的为命题材料,这是针对“大我”的一道 作文题。2019 年作文题是漫画《毕业前最后一课》主题是褒扬老师 对学生的关爱和守望,表达的是师生情;2020 年“如何为自己画好 像”,设定高三学生(考生)对高一新生的寄语,表现的是同学情。这两年的高考作文题分别以“老师”和“学生”为表现对象, 都归入“小我”。2021 年党成立以一百周年,命题“可为与有为”, 直接以“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开头,让考生就经过百年历程的 党开创的“可为”时代如何做到“有为”来发表看法,这显然是一道 针对“大我”的命题。2022 年作文题则针对《红楼梦》中众人给大 观园亭子题名这么一件事情来命制,显然是一个关于“小我”的命题。</p><p class="ql-block"> 党的二十大是在 2022 年高考之后,2023 年高考之前举行的,属 于 2023 年高考周期内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如果按照最 近五年的命题走势,那么针对党的二十大来设题,让考生针对“大我” 来立意应该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p><p class="ql-block">2018 年,改革开放三条标语,指向 “大我” (改革开放)</p><p class="ql-block">2019 年,毕业前最后一课 ,指向“小我” (师生情)</p><p class="ql-block">2020 年,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指向“小我” (同窗情)</p><p class="ql-block">2021 年,“可为与有为 ”,指向“大我” (建党 100 年)</p><p class="ql-block">2022 年,移用、化用、创造 ,指向“小我”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p><p class="ql-block">2023 年,是什么?指向 “大我”?( 党的二十大)</p><p class="ql-block"> 从以上列举中可以看出,全国卷的作文题<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体呈现“</span>大我”与“小 我”交替出现的情况(2019、2020 年没有特别重大的历 史、政治事件而连续以“小我”命题)——假如“小我”与“大 我”交替出现的“规律”继续起作用——不管具体命题如何呈现,应该都与二十大的基本思想、重大论断高度相关。</p><p class="ql-block"> 高考作文命题基本特点是立足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关涉时代生活,不刻意回避热点之外,所以,如果明天的全国卷高考作文题以党的二十大相关材料来设置不应感到意外。但是高考作文命题还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反押题”,即会避免出“一般人能猜得到”的作文题。所以,如果明天的全国卷高考作文题不直接从“二十大”来取材,也没有什么奇怪。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不管作文的命题材料是否直接取自于“二十大”,我们都可以并且应该以二十大的相关思想、理论乃至具体的观点、阐释来进行写作!</p><p class="ql-block"> 不管 2023 年 6 月 7 日上午正式启用的语文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是什么,考生都可以从“中国道路”(命题一)“中国精神”(命 题二)和“全民阅读”(命题三)的角度去审视、构思和写作!“中国道路”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就是奋进新征程的道路,就是我们充满自信的道路!我们的发展进步,已经由极为显著的、举世公认的物质层面进入到精神层面,这就是高质均衡发展(包含乡村振兴城乡均衡,以及促进国内的民族融合,促进国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等等。)为此,我们要开展全面阅读——就是要以知识、教育、科学、智慧、文明的方式来追求发展进步,我们的阅读物理所当然最主要的是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这种阅读让我们全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增加文化的自信......</p><p class="ql-block"> 我已经接到了高考评卷的通知书,6月8日将启程前往首府履行为国选材的光荣使命。我祝福每一位考生写出最具青春风采的高考作文。命题人是专家,更是时代;同学们是答题人,我们评卷老师是阅卷人——归根到底,人民是阅卷人。同学们以针对时代、面向人民的姿态来写作,写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感悟,写出新时代中的自己“小我”,以及自己所处的新时代“大我”,这样的作文一定是优秀作文!</p><p class="ql-block"> 温馨提示:把进入高三以来的酸甜苦辣,倒计时百日誓师,十八岁成人礼,教学楼悬挂的励志标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最后一课”的道别,吼楼,送考——还有你高考前今夜的百感交集思潮翻滚选择一二写到作文中去,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