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濒危鱼类 ,共建生命长江,——“长江有鱼” ,66同步科学放流活动,(武汉站)

惠济路小学科学教研组

<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6日,我们迎来第九个“全国放鱼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长江有鱼”66同步科学放流活动在昆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同步启动,惠小生物创客社团的湿地小卫士们接受邀请加入“楚才小记者”团队,与有爱的长江科学放流公益合伙人齐聚一堂,一起来科学放鱼!</p> 活动前言 <p class="ql-block">迎着曙光我们朝着集结地飞奔……</p> <p class="ql-block">看到“长江禁渔”的标牌,我们不由加快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看到“江豚”的微笑,我们知道目的地近在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醒目的帽子🧢</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宣传册……</p> <p class="ql-block">充满期待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为了近水放流,我们极速穿好救生衣,仔细阅览活动的细则。</p> <p class="ql-block">穿越长长的步道……</p> <p class="ql-block">身边的伙伴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段距离才能登船啊!</p> <p class="ql-block">跨越这道门,我们就离主会场更近了一步。</p> <p class="ql-block">步道逐渐变窄,我们小心翼翼行走起来。</p> <p class="ql-block">终于看见了“亲水平台”!</p> <p class="ql-block">回望我们走过的每一步,感觉特别的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哇!看见了一个个整齐排列的放流箱、氧气袋,我们极速寻找着“中华鲟”……</p> <p class="ql-block">看见了!看见了!中华鲟啊!</p> <p class="ql-block">大大小小的中华鲟在临时搭建的放流池里涌动着……</p> 活动背景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达主会场——武汉江滩长江公益放流站,我们开心的笑了。</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参观图片展,我们了解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江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长江流域公众参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在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指导下,3年前,CCF联合湖北省慈善总会、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共同发起“长江有鱼”项目,旨在引导社会公众在“公益放流站”等地方科学放流,并开展宣传教育,保护珍稀、濒危及土著鱼类,让长江各江段“不见”的鱼类重回长江,通过这件简单易行而又意义重大的环保行动,探索并构建政府主导、慈善机构失去、环保公益组织及热爱放生团体及个人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长江大保护社会化参与模式,为恢复长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贡献一份力量。3年来,项目已建立武汉、南京公益放流站,组织多场科学放流活动、数场科普宣传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了解到“放鱼”不仅仅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放鱼的形式来寄托内心的夙愿,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生命的敬畏。</span></p><p class="ql-block"> 其实,放鱼也是一门技术活。CCF曾经和NGO伙伴在武汉做过一个调研,不少放生者放生的鱼来自菜市场采购。然而,菜市场的鱼一般是为改良种,非长江的原种,如果将它们放入长江,可能会对长江的土著鱼种产生负面影响。私自购买外表鲜艳或者稀奇古怪的鱼放进长江,殊不知它其实是外来物种,在本地没有天敌,很容易大量繁殖,让本地的土著鱼种越来越少。因此,违背科学规律的盲目放生,危害极大。</p> 启动仪式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6月6日“全国放鱼日”,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指导下,湖北省慈善总会、上海诺亚公益基金会、CCF,阿拉善SEE西南、重庆、东海、长江项目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长江大保护同步科学放流”活动,首次联动昆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5个城市,同步开展科学放流示范活动,倡导公众参与合规化、科学化、常态化的放生行动,营造全社会支持并参与长江大保护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巩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成果。</p> <p class="ql-block">通过浏览现场海报,你发现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长江有鱼”66同步科学放流活动在昆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同步启动放流的分别是哪种鱼?为什么每个地区放流的的鱼,各不相同呢?这样选种有什么科学依据?</p> 专家报告 <p class="ql-block">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理事长危起伟为大家做了题为《科学放流--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展望》的科普报告。</p><p class="ql-block"> 危起伟研究员详细介绍了“长江有鱼”项目的情况,他表示,为了让“消失”的鱼类重回长江,各方力量必须携手同行。未来,也欢迎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长江大保护,为生命长江的生生不息而共同努力。</p><p class="ql-block"> 危起伟研究员细致介绍了中华鲟的特点、生存现状以及如何科学保护中华鲟。危起伟认为,中华鲟是代表长江生态最具标志性的物种,曾经长江、金沙江每年有1万余尾中华鲟洄游产卵,如今,因为各种原因,已经连续6年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科学放流中华鲟将有助于促进恢复其野外种群繁殖。</p> <p class="ql-block">  通过聆听渔政科学放生专家团的报告,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想法,原来放鱼并不简单,放流水域条件、操作程序、放流品种等都有严格要求,菜场买的鱼在长江中不能成活,对水资源恢复毫无益处,甚至那些看起来特别的野生鱼,可能是外来入侵物种,会给本土物种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p> 科学放流   守护生态 <p class="ql-block">  奔腾的江水里,近千尾中华鲟被放归长江,开启它们生命中重要的旅程。它们将从武汉出发,踏上充满艰险和希望的回家之路。</p><p class="ql-block"> 活动现场,我们分批参观了长江公益放流科普展厅,观摩了工作人员给中华鲟注入PIT芯片的过程,爱心认养者与自己认捐的中华鲟合影,并将认捐中华鲟放流至长江。他们还获颁了刻有认养PIT标号的专属中华鲟木雕和长江保护大使证书。</p> <p class="ql-block">  据近十年观测,目前中华鲟自然繁殖群体数量已不足20尾,中华鲟的人工放流变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放流中华鲟对放流水域条件、操作程序、放流种类都有严格要求,如操作不当会对长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p><p class="ql-block"> 本项目所有放流活动将确保放流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并将助力搭建中华鲟江海洄游追溯系统,协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监测中华鲟野外生存状态。</p> <p class="ql-block">放流“中华鲟”的小组伙伴!</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与“中华鲟”的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中华鲟”的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学习与“中华鲟”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学习与“中华鲟”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李涵宇同学与“中华鲟”的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朱一先同学与“中华鲟”的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与“中华鲟”的道别……</p> <p class="ql-block">放流“中华鲟”进入倒计时……</p> <p class="ql-block">鲟光中华,重游长江!</p> <p class="ql-block">放流“中华鲟”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将铭记今天的“鲟游长江”放流活动,持续关注长江的生态环境,为长江大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作为长江流域的标志性物种,一条中华鲟,从溯江入海,再到成长至性成熟回到长江产卵,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放流后的每一步前行,面临的都是自然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随着长江大保护、长江保护法、长江十年禁渔、长江水生生物工程规划等政策出台,给中华鲟自然种群恢复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p> <p class="ql-block">  拯救濒危物种、共建生命长江。我们每个人都是构建和谐生态的责任人,都应该为了美好愿景而持续努力。</p> 回顾活动历程 <p class="ql-block">铭记“鲟光中华 重游长江”的放流历程</p> 诚挚感谢 <p class="ql-block">  诚挚感谢CCF联合湖北省慈善总会、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共同发起“长江有鱼”项目,感谢上海诺亚公益基金会、CCF,阿拉善SEE西南、重庆、东海、长江项目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长江大保护同步科学放流”活动,感谢武汉长江日报楚才文化教育的邀请,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物种的保护正在形成合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文字: 杨帆</p><p class="ql-block">摄影: 刘昶 </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p><p class="ql-block">海报: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p><p class="ql-block">视频: 刘昶 、杨帆</p><p class="ql-block">素材: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p><p class="ql-block">编辑: 杨帆</p>

放流

中华鲟

长江

科学

保护

有鱼

放鱼

活动

公益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