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的由来 <p class="ql-block">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p> 芒种的习俗 <p class="ql-block">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p> 主题班会 <p class="ql-block">各班级开展“芒种”节气主题活动方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为幼儿讲解“芒种”的由来和习俗</p> 主题活动 <p class="ql-block">带幼儿去参观麦田,观察农民伯伯顶着烈日麦收的情景,体验农民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带幼儿观察麦穗的构造,为幼儿讲解小麦变成面粉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让幼儿尝一尝麦粒的味道和我们吃的馒头是不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麦粒粘贴画</p> <p class="ql-block">背诵古诗《悯农》,通过古诗的情景告知农民伯伯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表达对农民伯伯的敬佩和爱戴,农民伯伯辛苦了</p> 手工作品 儿歌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张静</p><p class="ql-block">终审:兰书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