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郑州商城遗址公园

乐山好水

<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6日,这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来到郑州商城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因博物馆九点开门,趁着空隙,走进郑州商城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商都遗址公园位于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东南城垣内,北至东大街,西至塔湾路,总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商都遗址公园主要体现三个功能﹣﹣观游城墙遗址、室外文化展示、聚集休闲活动。</p><p class="ql-block">在观游城墙遗址方面,园内有一环城墙木栈道,并与城墙上面的木栈道相连,使游人不仅可以近距离感受古朴的城墙,还可登上城墙俯瞰公园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室外文化展示方面,公园以"玄鸟生商"为主题,通过玄鸟广场、商文化浮雕墙和考古名家雕塑,以及北入口处的文化墙展示商都文化。同时通过具有商文化元素的标识牌、垃圾箱及抽象的商代青铜器纹饰符号石凳,处处体现厚重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聚集休闲活动方面,公园内设置不同功能的广场、健康步道、亭廊等满足游人运动、健身、休闲等各种活动需求。</p> <p class="ql-block">青铜模范</p><p class="ql-block">青铜在中国古代是指铜与锡的合金,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制品。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青铜时代,青铜铸造技术达到顶峰,中国的青铜器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在世界科学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p><p class="ql-block">"模范"是后人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汇,常用来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如劳动模范、模范事迹等。但追根寻源,"模"和"范"则来自先民们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制作器物的母型为"模",而铸就铜器的外型为"范"由"模"和"范"铸就了青铜器。几千年过去了,中国古代灿烂的青铜文化,已成为我们今天创新的重要源头。</p> <p class="ql-block">在郑州商城遗址博物馆,游览了石窟里的绝唱,古都新生,考古先贤,中华牙章。</p> <p class="ql-block">“石窟里的绝唱——中原黄河沿岸石窟造像高浮雕拓片艺术展”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开展,展览集中展示了“大国工匠”李仁清先生多年来走遍河南各地完成的石窟高浮雕传拓艺术作品和成果。</p><p class="ql-block">传拓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这项古老的技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李仁清先生四十年来致力于现代传拓技艺的传承创新,解决了对高浮雕、圆雕石刻进行立体传拓的难题,通过水墨传拓使雕塑作品回归到平面构图“粉本”,解析、还原了一大批珍贵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巩义石窟的飞天,主要分布在窟顶和造像龛四周,五个窟一共有飞天190余身,雕工精致、风格独特,特点突出,动感与安详并存,构成了动静对比,以飘带托起的飞舞姿态显的更加自由流畅,给人一种缥缈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3600年前的郑州,是商王朝开国之王成汤的亳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商文明在这里形成与发展起来。日前,郑州通过“一环一园六街六片区”建设,对商代王城3平方公里核心起步区通过“留改拆建”实施全景建设、全域更新,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典范,树立中心城市文化主地标。再现中原地区古遗址,考古的丰硕成果。</p> <p class="ql-block">考古先贤,主要介绍郑州,河南,乃至国家级的考古先贤。他们为揭示中原古文明,付出了聪明才智。</p><p class="ql-block">他们是:</p> <p class="ql-block">韩维周(1908—1961年),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考古学家,郑州商城的发现者。</p><p class="ql-block">新中国建立初期,韩维周调到郑州市南学街小学任教。课余时间,他还是倾心于考古,经常到郑州城外施工现场去搞调查。1950年的秋天,韩维周再次来到郑州城南二里岗一带察看,结果发现了一些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当时他初步推测这些陶片应是商代遗存,事关重大,他立即向省文化部门汇报,请求深入调查。这些不起眼的陶片和石器,无意中撩开了一座商朝王都的神秘面纱,立刻引起了考古专家的注意。 1951年春天,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河南调查发掘团,来到郑州对该遗址进行调查,他们根据采集到的标本,进一步推断这里为重要的商代遗址,时代要比安阳殷墟更早。这一重大发现,立刻引起国内考古界的重视和一片哗然。韩维周因此契机被调到当时的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即现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p><p class="ql-block">1952年夏天,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全国第一届考古人员训练班,经过3个多月的培训后,全体师生分批到郑州、洛阳两地进行实习。郑州实习分队,以二里岗遗址为重点进行了试探性的发掘。自此以后,郑州商代遗址考古发掘缓缓拉开了序幕。1954年春,郑州市城市基本建设工程全面开展,考古学家安金槐带领郑州市文管会的工作人员在二里岗一带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1955年发现城墙遗址,确定此为商代都市。并断定郑州商城东北部,就是商代二里岗时期王室贵族的宫殿区。</p><p class="ql-block">韩维周后来的命运则是在1957年被划成右派,遣返回乡劳动改造,当时报纸上给他定名为“冒牌考古学家”,可想其处境艰难。他的儿子韩其逸说起这一段生活自是不堪回首,对考古学家变成“爱好者”这一身份改变的疑问,他回答说:到了1958年,与韩维周一起工作的考古学家裴明相先生在写郑州二里岗考古报告时,坚持尊重事实要写上韩维周的名字,但又恐其右派身份而有妨碍,就委曲求全地冠之以“小学教师”的幌子,他的功劳才得以记录下来。韩维周回乡之后的生活,困苦窘迫,1961年1月饥病而死。两个月之后,郑州商城被国家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起来。80年代,韩维周的“右派”帽子被摘掉,而“小学教师”的名分却越做越实。</p> <p class="ql-block">中华牙章</p><p class="ql-block">牙璋是璋的一种。璋是古代礼玉"六瑞"之一,有祭天、拜日、祈年等多种用途,也是社会等级与权力的象征。牙璋是中国史前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分布地域广,跨度时间长。自新石器时代出现以来,牙璋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山东龙山文化、石峁文化、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代表性礼器。具有祀山川、祭祀求雨、起军旅、治兵守、造赠宾客等功能。</p><p class="ql-block">牙璋研究从无到有,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尤其近年来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有关牙璋的命名、形制与用途等一系列问题,取得了令学术界瞩目的成果。牙璋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世界著名博物馆均有收藏。牙璋在论证有关中华文明尤其是礼仪制度的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在中国考古学中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郑州商城遗址公园,虽说内容不够祥尽,就像一棵梧桐树,正在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浏览与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