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月盛夏将青春翻涌成诗

刘佳依☆.

<h3><br>“那一年,我十八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br>“思文!我班上两个男孩特别想去军校,分数跟你那时候差不多,你这位‘传奇’学长可得给点建议啊!”距离高考还有20天,我接到了高中班主任的一通电话。<br>想成为军人的男孩子不少,但下定决心要将军人作为自己职业的不多,每年报考军校的学生更是少部分。电话挂断后,我的内心是激动的,是欣喜的,也是复杂的。<br>高考对你来说是什么呢? <br>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是一次公平的对决?还是一次改命的机会?对我而言,高考是我为自己做出的第一个选择……<br>那一年,由于眼睛不符合条件,我的飞行员梦想彻底破灭。从初选到复选,如同做了一场无比真实的梦。“我就差一点,就差……一点!为什么不让我早早戴上眼镜断了这颗心!”我向父亲疯狂的倾述。十八岁的我,怎会想得通那些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就是人生的主角。<br>“爸,回家吧。今晚我不想去自习了。”父亲没有说话,默默调转了方向盘。我摇下车窗,任凭狂风冲击我的双眼,刺鼻的尾气充斥我的一呼一吸。城市的中心车水马龙,我却觉得陌生孤独。<br>我的高中和医院仅一街之隔,路过那里父亲有意放慢了车速。在夜色之中,教室和病房的灯光格外明亮。他说:“文文,这两排灯光之中,一方充满了对生命的希望,一方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失败、失利、失落贯穿人生始终,但沿路的街灯只有你自己能点亮。”<br> 回到家后,父亲打开顶柜。把盒子箱子一个个搬下来,搬到最后一个带着灰尘味道和古旧气息的红褐色皮面箱子,父亲将它缓缓打开……<br>这么多年来,父亲从不向外人展示皮箱里的东西,也极少谈论他当兵时的经历。<br>接过父亲的“宝箱”,里面的军功章朴素厚重,散发着光芒。“宝箱”里还有一本本厚厚的相册,里面是年轻的“父亲”和战友们的照片。照片中,父亲和战友们正在抗洪一线举手宣誓。<br>“这几个叔叔现在怎么样了?”翻看照片时,我问起父亲和战友的故事。<br>“你说他呀?后来去了新疆,现在算来也有20多年了。”,“他在抗洪时,他用自己的身躯……”,那一晚,我和父亲聊了很久。现在回想起来,他总是故意把“甜”说得多一些,把“苦”说得少一些。<br>2021年2月,网上报道了陈祥榕的英雄事迹。那里的官兵说,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就像一个超级过滤器,滤去了心中所有的浮华,最后只剩下对这片土地清澈的爱。<br>“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那一年我也是同样的十八岁。<br>深夜,我久久不能入睡。我想,是该为自己做个选择了。在同样的十八岁,我也要将自己奉献给祖国!去成为那边境雪山下真诚的足迹,去成为那滔天洪水下挺拔的身躯。<br>阳光不再刺眼,轻柔地洒落在倒计时板,距离高考还有10天,我郑重的将陆军工程大学的校名,一笔一划地写在愿望树最高的那片叶子上。<br>那颗愿望树,到底实现了多少人的梦想呢?我不知道,可我仍然记得,在我触摸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内心的虔诚,和母亲开心到手舞足蹈的样子……<br>少年当立凌云志,青春常怀家国情!为国选才的高考,承载的是激情与梦想,一约既定,便万山无阻。<br>愿你,提笔挥洒自如,落笔清风徐来。<br>愿你,在六月的盛夏,将青春翻涌成诗。<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