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宁家槽写生记

三月陶陶海)

<p class="ql-block">  在宜丰,如一地名带“槽”,十之八九这里曾是造过土纸的地方。究其原因可能是浸泡捣烂的植物纤维需要槽,故槽多或大因而得地名,如:潭山的茜槽,石花尖的洪源槽。潭山镇上山田村的宁家槽得名想必也是如此。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村部上山一去二、三里,山路盘旋而上,山不高却林密,开车一支烟的工夫便到了宁家槽村口。几乎所有读过《桃花源记》的文化人,都会不自觉地驻足于村口石崖大树下感同身受文中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所不同的是武陵捕鱼人是从俯视的角度看桃源村的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而眼前的宁家槽是仰视,一条山涧携着水声缓急流来,屋舍伴山涧依坡俨然,层次而上,鱼塘、菜园秩序井然,中间夹杂果树,村舍最后消失在山脚高地。两条山涧溪水则从山脚高高低低、百转千回地流来,汇合在村口也叫水口处,颇有几分三江合流之气概!</p> <p class="ql-block">  在三江会合上横撑一双桥,说撑是因为两边都是山体.桥似乎要把山体撑开。一桥有些老旧可通小汽车,一桥为新铺就的平板水泥桥,桥上建一新农村凉亭,凉亭蔽荫在山崖边两棵不一样却又连生在一起的大树下.大树虬枝苍劲有些神奇,青墨色的厚叶增添几分神秘,不知啥树?如在有名景区有心人定会契合出一个名字一一合欢树,然后刻字于树底石壁,红漆勾勒,以勾起游客的男欢女爱的情愫愉悦心情,在树下路边再摆一小摊专出售男女信物红绳之类,钟情的男女则把感情紧紧的高高低低的系在大树枝干上。感情纯朴的村民不喜欢这些花花草草的词语,以及这飘飘荡荡的红绳子,凉亭是他们的中意之所,一年四季人闲花落时在这里议事、趣话,再说点乡间野逸之闻,无话时还可听这三江汇合的流水声。</p> <p class="ql-block">  这诗意的生活,正是我们画画之人心底挥之不去的向往和挚爱,但在这里我们只能做短暂的停留,把村景留在画布,挂于墙面,卧看神树蔽凉亭,听鸟鸣于山涧,遐想山风徐来……</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友情客窜(此次未亲临写生现场)作品分享</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择日,携妻儿来游,小儿红足陷细沙,涉水黄石溪瀑下,合欢树前留双影,佛子岭下看卧佛,春夏秋冬宁家槽。何日更重游!</p> <p class="ql-block">  后记:用艺术点亮乡村,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感谢上山田村委会对本次宜丰美协写生活动的支持!同时也谢谢您的翻阅。</p><p class="ql-block"> 2023.6.5三月陶编写于理想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