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焦虑最好的方式

阳光天天灿烂

<p class="ql-block"><b>作者:domino</b></p><p class="ql-block"><b>来源:每晚一卷书</b>(ID: JYXZ89896)</p><p class="ql-block">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p> <p class="ql-block">知乎上有个高赞问答:人为什么会焦虑?</p><p class="ql-block">有个回答一针见血:</p><p class="ql-block">“焦虑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需求和真实拥有的无法一一匹配。才华撑不起野心,存款抗不过风险,整日抱怨空想却无力改变。”</p><p class="ql-block">那如何才能走出焦虑?</p><p class="ql-block">作家李尚龙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中给出了这样的回答:</p><p class="ql-block"><b>“打败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b></p><p class="ql-block">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人生也没有爬不上的坡。</p><p class="ql-block">与其原地焦虑,不如逼自己行动起来。</p><p class="ql-block">当你开始做以下三件事,焦虑就会慢慢被治愈。</p><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b>强制储蓄</b></p><p class="ql-block">三毛曾说过:</p><p class="ql-block">“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p><p class="ql-block">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缺钱开始的。</p><p class="ql-block">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真实故事。</p><p class="ql-block">一对中年夫妻不幸遭遇了车祸,被送往医院,妻子伤势很重,男子也鼻青脸肿。</p><p class="ql-block">看着急救室里亮起的红灯,男子眉头紧皱,妻子的安危让他心忧,可随之而来的手术费、疗养费更让他发怵。</p><p class="ql-block">他翻遍全身才凑够了几千块钱,但这远远不够。</p><p class="ql-block">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厚着脸皮向亲朋好友借钱,白眼遭了不少,钱却未借到多少。</p><p class="ql-block">男子想起从前,身边人劝夫妻俩要好好存钱,这样遇到麻烦事也能有个退路。</p><p class="ql-block">他总是不屑一顾,心里想着: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挣的钱何必留到明天再花。</p><p class="ql-block">等走进医院这一刻,他才突然意识到,当时的想法有多愚蠢。</p><p class="ql-block">毫无储蓄的观念,让他没有抵抗生活风险的能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走入绝境。</p><p class="ql-block">叔本华曾说过:</p><p class="ql-block"><b>“如若一个人拥有一笔独立的财产,他应当将其视作堡垒,用来对抗许多可能会遭遇的恶事和不幸。”</b></p><p class="ql-block">肆意挥霍自己的财产,只会慢慢毁掉原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而学会攒钱,才是成年人维持生活最好的远见。</p><p class="ql-block">《小狗钱钱》的作者舍费尔,年轻时就要求自己每个月存下收入的50%;</p><p class="ql-block">巴菲特还是报童的时候,便开始给自己定制存钱的计划;</p><p class="ql-block">投资之父邓普顿也表示,他做过最明智的决定,就是从结婚起存下每月收入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所有的致富都不是平白无故的,自己是否会陷入缺钱的僵局,其实都有迹可循。</p><p class="ql-block">正如《财务自由之路》中所说:</p><p class="ql-block">“真正能够让你致富的往往不是收入,而是你的储蓄。”</p><p class="ql-block">一个懂得存钱的人,才是在投资未来,而一味消耗的人,只是在透支未来。</p><p class="ql-block">没有钱,就相当于没有了与世界交换的筹码,在意外来临时,怎能不焦虑呢?</p><p class="ql-block">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p><p class="ql-block"><b>储蓄越多,我们遇到的危机才能越少,活得也能更从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b>深耕能力</b></p><p class="ql-block">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b>“大拇指法则”</b>。</p><p class="ql-block">它指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很多领域,如果你没有成为“大拇指”,就很容易被淘汰。</p><p class="ql-block">想要成为王者,不被他人取代,首先要学会沉下心来,在所属领域深耕细作,直至变成独一无二的存在。</p><p class="ql-block">威廉·怀拉是美国做销售的高手。</p><p class="ql-block">他原是一位棒球运动员,后因身体原因,被迫离开球场。</p><p class="ql-block">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去应聘保险公司的推销员。</p><p class="ql-block">威廉本以为靠着在赛场上积累的名声可以轻松入职,没想到却遭到了拒绝。</p><p class="ql-block">人事经理对他说:“威廉先生,面无表情是卖不出保险的,您连最基础的能力都无法达到!”</p><p class="ql-block">威廉当即展示起了笑容,却还是被告知不行,因为他的笑容毫无感染力。</p><p class="ql-block">回到家后,威廉虽然觉得挫败,担心未来的出路,却也没有因此坐以待毙,而是立志苦练笑脸。</p><p class="ql-block">他收集了许多公众人物的笑容照片,用来观摩学习。</p><p class="ql-block">他甚至每天在家放声大笑数百次,以至于邻居都以为他因失业发疯了。</p><p class="ql-block">日复一日,他终于练成了自己的招牌笑容,顺利进入了之前应聘的公司。</p><p class="ql-block">但这只是开始,在奔波数日后,威廉仍是零交易,这让他苦恼不已。</p><p class="ql-block">为了达成业绩,他开始要求自己每天去跟不同的人微笑,交谈,积累第一手资料。</p><p class="ql-block">在持续的精进之下,威廉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出众,笑容也极具亲和力,很多客户都会主动找他。</p><p class="ql-block">最终,他成了保险领域的金牌销售。</p><p class="ql-block">哲学家西塞罗曾说过:</p><p class="ql-block">“任凭怎样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使之有所成就。”</p><p class="ql-block"><b>能在自己的领域长期深耕的人,往往更能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b></p><p class="ql-block">孟晚舟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一位同事。</p><p class="ql-block">这位同事来自华为俄罗斯数学研究所,是华为早期高薪聘请的 “天才少年”之一。</p><p class="ql-block">加入华为之后,他没有醉心于交际,而是深耕技术,埋头做数字方面的研究。</p><p class="ql-block">十年时间过去后,他终于攻破了从2G到3G的算法难题。</p><p class="ql-block">他研发的这项成果,也让华为在当时的市场上遥遥领先。</p><p class="ql-block">在任何行业,只要我们愿意朝着一个方向不断打磨自己,就一定能飞奔向金字塔顶端。</p><p class="ql-block">而那些不停变换赛道、这山望见那山高的人,最后生活总不尽如人意,整日活在保不住工作的焦虑中。</p><p class="ql-block">杰克·特劳特也在《定位》中这样说道:</p><p class="ql-block">“如果什么都做,将会一事无成。最好聚焦于一个东西,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专家,而不是什么都干的通才。”</p><p class="ql-block"><b>欲当大事,必行笃实。</b></p><p class="ql-block">一个人沉浸于磨砺自己的技能时,才会停止胡思乱想,不断提升自身分量,从而在时代的洪流中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b>戒掉抱怨</b></p><p class="ql-block">《不抱怨的世界》里有这样一句话:</p><p class="ql-block">“抱怨从来不会吸引、带来那些你想要的东西;相反,抱怨会使你永远摆脱不掉那些你不想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焦虑不会因抱怨而远去,生活也不会因抱怨而改善。</p><p class="ql-block">除了让处境变得更艰难之外,抱怨,没有任何意义。</p><p class="ql-block">1955年,稻盛和夫从大学毕业,然而此时能供他选择的工作机会很少。</p><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通过层层阻碍,他进入了一家陶瓷公司工作。</p><p class="ql-block">刚进去却发现,这家公司却连连亏损,面临倒闭,这让稻盛和夫陷入了无尽的抱怨之中。</p><p class="ql-block">他常常跟同事聚在一起吐槽:</p><p class="ql-block">“在这家破公司一直干下去可不行,还是早点辞职吧。”</p><p class="ql-block">可是想到自己辞职后也无处可去,更烦闷了。</p><p class="ql-block">这时公司为了未来的发展,计划选人开展新的研发工作,稻盛和夫恰好也在其中。</p><p class="ql-block">他突然发现整日发牢骚并未解决任何问题,只是在浪费时间。</p><p class="ql-block">于是稻盛和夫决定停止怨怼,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p><p class="ql-block">他从宿舍拿来锅碗瓢盆,吃住都在研究室,将一切烦恼抛之脑后。</p><p class="ql-block">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开发出了新型陶瓷材料,把公司从濒临破产的边缘挽救回来。</p><p class="ql-block">而这项研究成果,也是他日后创立“京瓷”的重要资本。</p><p class="ql-block">稻盛和夫曾说过:</p><p class="ql-block">“自从我埋头于研究工作,不再发牢骚,以积极开朗的态度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后,我的人生明显开始好转。”</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一味地抱怨,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内耗之中。</p><p class="ql-block">戒掉无谓的抱怨,你会发现,那些你觉得棘手的问题,其实都藏着机遇和挑战。</p><p class="ql-block"><b>生活本不难,难的是我们带着满腹牢骚去看。</b></p><p class="ql-block">不如改变想法,转换心态,才能摆脱烦恼,把每一天都过得顺心如意。</p><p class="ql-block">王小波曾说过:</p><p class="ql-block">“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感到焦虑,就是因为现阶段的储备,无法应对未来复杂的情况。</p><p class="ql-block">但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搅乱脑袋,带来消耗。</p><p class="ql-block">不如将心中的杂念清空,从此刻开始准备。</p><p class="ql-block">存好对抗风险的本钱,摒弃无用的抱怨,同时深耕专业能力。</p><p class="ql-block">这样在危机到来之际,我们才能临危不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p><p class="ql-block">点个<b>在看</b>,与朋友们共勉。</p> <p class="ql-block">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