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心怀大医精诚,力争生命奇迹</b></h1><h5> ——脊柱骨科团队成功救治2例脊髓外伤合并截瘫病人纪实</h5><h3> 2018年3月14日凌晨,空气中还渗透着初春的寒冷,人们还沉浸在刚刚过去的元宵假日氛围中。李某,中国有色一冶建设公司一个极其普通的员工,因高处坠落伤,颈椎严重受损,刚被救护车送到省中医院白银分院急诊科,他已处于昏迷之中,“颈椎骨折脱位,四肢瘫痪,颅内出血,头皮大面积撕脱伤……”这类病人高位截瘫率极高,除非有奇迹……这也成为了脊柱骨科医生连日来的积极行动。</h3> <h3><br></h3> <h3> 因为病情严重,李某被转入ICU(重症监护)室,全身插满了各种管子、监护仪导线。经过入院后紧急抢救,李某渐渐有了意识。死神,刚刚从他身边离开,但是李某的四肢没有一丝丝活动能力,四肢肌力0级(正常5级)。中医院的医生没有放弃,仍在拼尽全力,捕捉生机。脊柱骨科温剑涛主任及时赶到医院,紧急召集李明汗主治医师和方鹏飞主治医师先后多次讨论会诊,结论是:病人颈椎5、6椎体骨折脱位,骨折块向椎管内占位,颈髓神经受压损伤,已经造成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为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决定急诊行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神经外科专家会诊来了,结论是:头部外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暂时可以保守治疗。麻醉科专家也来了,认为病人颈椎骨折,气管插管存在困难,且在搬运过程中易出现二次损伤,手术危险性极高。经过脊柱骨科和麻醉科一次次讨论,终于制定出一套合理、安全、有效的麻醉和手术方案。</h3> <h3> 经过ICU术前补液、输血、缝合头皮外伤、止血等抢救,病人生命暂时趋于平稳。脊柱骨科医生团队决定利用有利时机紧急手术。晚上21时,病人接入手术室。麻醉科闫永宏医师带领手术室骨干人员倾力合作,成功为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并全身麻醉。22时,手术正式开始。一分一秒,时间流逝的那么快却又那么煎熬。手术台上温剑涛和他的团队正聚精会神地为病人进行止血、减压、固定…… </h3> <h3> </h3> <h3> 当夜幕缓缓退去,东方现出一片鱼肚白,时钟指向凌晨6时,辛苦了一夜的脊柱骨科医生们,眼睑布满了血丝,脸上挂满了倦容。温主任宣布手术顺利结束,大家紧绷的心情顿时轻松了下来。病人转入ICU病房继续监护治疗。 </h3><h3> 然而,与高位瘫痪拼搏并非易事。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在国际上也是医学难题,脊髓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是很复杂的,往往手术后并不能显示出神经恢复的效果。术后第一天查房,病人四肢肌力仍为0级。第二天,下肢肌力也仅恢复到2级,双侧上肢肌力仍为0级。这时从江西老家赶来的病人子女也对手术效果和病人预后产生了怀疑,“手术有没有做好?我爸能站起来吗?”,面对这一提问,温主任没有生气,而是耐心细致为家属进行解释,他把深奥的医学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病人家属逐渐信服。温主任和他的团队医生每天都到ICU病房床旁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和ICU医生协商治疗用药计划。时间一天天过去,病人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也由ICU病房转回普通病房。</h3> <h3> 病人四肢瘫痪,不能自主翻身和吃饭,容易引起褥疮,皮肤溃疡;长期留置尿管,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大便失禁,更易引起皮肤腐蚀及溃破;四肢肌力下降,会出现废用性萎缩……更重要的是,病人心理状态极为不稳定,出现灰心、沮丧、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表现。这一系列面临的问题,都落在了脊柱骨科年轻的护理团队肩上。在病人转入科室病房之前,强东林护士长召集全科室护士开会,再次系统学习了截瘫病人的护理措施,为李某准备了休息更方便的单间,制定了每日护理计划和流程,指定了护理专科小组和责任人。当病人转入科室病房后,气垫床、翻射拍背、尿管护理、肢体按摩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均有条不紊地进行。病人家属对脊柱骨科的温馨的医疗环境和周到的护理服务感到由衷的满意和感激!</h3> <h3> 术后1周,病人的双下肢肌力恢复到3级,能够在床上屈伸活动。左侧上肢肌力恢复到2级,能够做抓握动作。右侧上肢肌力恢复到1级。年轻的史泽鑫医生每天为病人做电针治疗,并鼓励病人充满信心,坚持进行功能锻炼。</h3> <h3> 术后2周,病人的双下肢肌力恢复到4级(接近正常),能够抵抗一定力量,并保持平衡。双侧上肢能够抬起,做梳头动作。</h3><h3> 术后3周,病人能够坐起,在家人搀扶下站立,并保持平衡和稳定。</h3><h3> 术后4周,病人能够自主下地行走。</h3><h3> 好消息接二连三传来,随着病人活动能力的增加,陪床的家属也由3个人逐渐减少到1人。</h3> <h3><br></h3> <h3> 现在,病人完全能够自主行走,能够自己抓握勺子和牙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每次医生和护士查房,病房里总会响起了一阵阵舒心的笑声,医生与病人的心,此刻是如此相通,医患关系是如此的和谐。</h3><h3>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1个月过去了。30多天的生死竞速;30多天奋力拼搏;30多天医患的心灵相通,让一个几乎失去希望的四肢瘫痪的病人重新站立起来,突破了白银地区同类病例几乎恢复的记录,创造了一个新的医疗奇迹!</h3><h3> 脊柱骨科医疗团队创造这一奇迹已经不是第一例。2016年8月5日下午,一名从被高空坠物砸伤的农民工张某,被120急救车送入我院。经脊柱CT及X片检查,该病人“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其中第4腰椎体爆裂性骨折,骨性椎管狭窄,考虑脊髓截断可能性大”,该病人还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出现呼吸困难,血氧下降,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均丧失,肌力0级,大小便失禁,生命垂危。</h3> <h3> 来到我院后,脊柱骨科医生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解除了呼吸困难的原因。当晚,温剑涛主任会同全科室医生为病人制定了手术方案,连夜进行手术。手术后病人在脊柱骨科病房进行康复性恢复治疗。经过近3个月的治疗,病人双下肢感觉逐渐恢复,但运动恢复仍不理想,肌力仅为3级。病人和家属几乎要绝望和放弃了。脊柱骨科医生和护士们没有放弃,他们每天坚持为病人做电针和关节功能训练,鼓励病人树立必胜的信心。病人后来出院回家休养,脊柱骨科的医护人员仍定期电话随访,指导功能锻炼。今年4月15日,也就是术后1年8个月,病人来医院复诊,已经能够扶双拐自主行走,生活也能基本自理。</h3> <h3> 这2例病人奇迹般的恢复,仅仅是脊柱骨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除了中医院脊柱骨科医疗团队高超的医术和细心的护理外,“大医精诚”是创造这一奇迹的至要。尽管时常,医院里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显得匆忙而渺小,可我们知道,在生命面前,脊柱骨科的团队是昂首向前、挺直腰板的,因为他们一直在争分夺秒为生命保驾护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