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故事的数学~

凤栖梧

<p class="ql-block">今天是集中培训第一天,同学们像是在等着开盲盒一样期待今天的培训内容,上课开始杜老师介绍主讲老师孙敬彬: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多次在全国、省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多年来在省级期刊上先后发表论文100多篇,有关“深度课堂”的研究实践曾获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p><p class="ql-block">他今天带来的课程是:做有故事的数学.查阅资料觉得这个从江苏省徐州市一个村镇小学一步步走到北京中关村三小的老师身上也绝对充满故事!</p><p class="ql-block">让数学有故事,用故事学数学。孙敬彬老师在开始与同学们互动沟通拉进距离,为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很快大家被故事吸引听得迷了印象比较深的是关于水池注水和放水的那道数学题,可能是每个孩子学分数应用题的一个噩梦,甚至被相声演员调侃过“这不有病吗?”但是仔细一想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吗?“家庭收支边挣边花、手机一边玩一边充电”等,原来数学只不过是个例子,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用数学来解决。</p><p class="ql-block">在二年级数学《连减》中,以小蜗牛上学记故事为教学情境,借以线段图展开,直观呈现数量之间的联系,带领学生从生活走向教学,从算法走向算理,真正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与魅力。</p><p class="ql-block">借助西游记讲故事猪八戒分桃子建立余数模型,:300只小猴子摘了1600个桃子,正愁不知怎么分的时候,猪八戒来了,并自告奋勇要给猴子们分桃。猪八戒列出了竖式,并用商不变性质很快算出结果,然后结合竖式告诉猴子们:“你们每只猴子分到5个桃子,还剩下1个不好分了,就当老猪的辛苦费吧。”小猴们一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0,商是不变,还余下1个就给八戒吧,于是愉快地接受了。 可后来一想,不对呀,可哪里不对呢?这个故事可以说是“猴王分桃”的续集,学生一听乐坏了——“这猪八戒也够坏的,居然用商不变性质来骗人。”“小猴子终于明白了商不变性质,可怎么不明白商不变,余数是变的呢?”……关于商不变性质的故事讲完后,我发现这节内容学生掌握得很好。这样的数学故事有很多很多,最让人想要了解的老师身上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课间休息孙老师播放了周杰伦最早的的一首歌《蜗牛》,歌曲里表达的情感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路走来每个人都不容易。歌曲表明了蜗牛坚定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而“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则让我觉得每人都要有梦,然后朝着这个梦去努力,然后用蜗牛的精神,一定可以办到!</p><p class="ql-block">孙老师是93年的师范生,毕业后在江苏省徐州市一个乡村工作,看他的故事得知:他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是在一个村小,当时的校长非常有想法,也很有魄力,在校舍与经费都不宽裕的情况下,硬是从学校办公室中挤出两间阅览室,订阅了几十种专业的报纸杂志,这在当时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正是这些报纸杂志,为身居僻壤的他打开了一扇扇向外看的窗。 记得一次在《江苏教育》杂志上看到了吴正宪老师《商不变性质》的课例,深为吴老师的教学艺术所折服。于是模仿着也上了这节课,效果很好。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一节课从镇级到县里又推到了市级一路走到省里的比赛,就这样一个寂寂无名的乡村教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十年前评上了特级教师又来到了北京市中关村三小,这样的故事很励志也很感人,只要努力真的就能成功!</p><p class="ql-block">下午先是用一张A4纸为主题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关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故事。从A4纸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它有多重?它是来的?等一系列问题发问。引导学生动脑筋解决问题。接着《复式统计图》的现场模拟课,将现场80多个听课的老师当做学生,孙老师通过日常生活情境自然地将学生带进课堂,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并提出“数据只有好坏,没有对错”的观点。</p><p class="ql-block">孙老师通过对《黄金比》这节课备课始末缘起、思考、实践、反思讲述,教会我们备课要广泛阅读,跨学科融合,每一节成功的课例背后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深入的思考。孙老师幽默风趣,老师积极参与。也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的无限魅力!</p><p class="ql-block">他说:数学是有故事的,我很喜欢为学生讲这些故事。时间长了,大家都说我是有故事的数学老师,我也把做有故事的数学当成了自己数学教学的追求。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他可能不喜欢数学,但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当数学披上了故事的外衣,便生动具体有意思了,自然就能让学生接受。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坎克说:“人类生来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逻辑,但是却能很好地理解故事。” 现在偶遇从前的学生,毕业那么多年,他们有时还会聊起老师怎样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故事的情景。可见,多年以后孩子们可能不会记起你在课堂上教给他们哪些数学知识,但他们不会忘记曾经和你一起经历的那些故事。做有故事的数学,就是要讲好数学的那些故事。 </p><p class="ql-block">专家的课堂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数学这门学科犹如一条一条线渐渐组成了面,面又组成了体,它从书本中走出来了,让我们能看得到,感受得到。也为老师明确了数学的教学方法,与其让学生学好数学不如让学生学会数学!</p> <p class="ql-block">仅凭个人所得记录下来,分享给数学教师们,课件上有他的电话和邮箱,据说他也带着数学老师们读书有好几个群,我问他有没有个人的公众号,他说这是他未来努力的方向!他经常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上发表课例论文,也值得去搜索!</p>

数学

故事

老师

学生

教学

不变

蜗牛

猪八戒

课堂

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