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汴京,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我们路过开封,一是停下歇歇脚、用个餐;二是顺便看看开封府,这叫一举两得。哈哈!</p><p class="ql-block">开封府,史料记载,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历史上著名包拯、欧阳修(江省吉安人)、苏轼等先后在此任职。尤以包公打坐南衙而驰名中外。</p><p class="ql-block">原开封府经过一千多年历史变迁及战火洗礼,早已不复存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开封府,是在原址北边复制重建的。</p><p class="ql-block">来到威严的开封府门前,但见朱门红墙,彩旗飘飘,两个威武的石狮子蹲坐在府门前,增添了几分肃穆之气。</p><p class="ql-block">面对府门的是一堵上面雕刻着独角兽——獬豸影壁墙,獬豸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额上通常长有一角,俗称独角兽。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p><p class="ql-block">踏入府门内,一组典型仿宋风格的古典建筑群映入眼帘,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厢廊、大殿、东西展殿、假山瀑布……</p><p class="ql-block">进入公堂,正面摆了三只铡,龙头铡是斩皇亲国戚的、虎头铡是斩贪官污吏的、狗头铡是斩地痞流氓的。</p><p class="ql-block">有一尊威武高大的包公铜像,蟒袍冠带,正襟危坐,一手扶持,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那一刻,我感觉有一股浩然正气迎面扑来。</p><p class="ql-block">一千多年前宋朝尚处于封建王朝,皇权至上的年代,那时法治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仍有不少的正义之士凭借内心的正义在法治道路上前赴后继,廉洁为公,主张正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尤以包公打座南衙而驰名中外。今日重建的开封府,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呼应,同碧波荡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秀美景观。</p><p class="ql-block">2020年2月,为致敬广大医务工作者,自疫情结束景区开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区将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1]</p><p class="ql-block">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其座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2020年2月,为致敬广大医务工作者,自疫情结束景区开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区将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所有医务工作者,凭有效证件实行免票入园,为医务工作者团队开设绿色通道。</p><p class="ql-block">铁塔公园</p><p class="ql-block">铁塔公园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城区的东北隅,是以现存的铁塔(开宝寺塔)而命名的名胜古迹公园,占地面积51.24公顷,是中国100家名园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1月,开封市人民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其中包括优化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整体发展环境,试行将铁塔公园委托给河南大学来管理。</p><p class="ql-block">中国翰园碑林</p><p class="ql-block">中国翰园位于开封市龙亭湖风景区西北隅,是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发起创建的一座融山水艺术景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古今中外诗词、书画、碑刻艺术之大成的文化园林,园区占地120亩,南部为园林风景区,北部为碑刻展示区,展出书画碑刻3800余块,长达六华里的碑廊以朝代为序,镶嵌了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碑帖,同时以书体分镶的现代碑廊全面展示了现当代书法大家的艺术风采,被评为“河南省文化旅游先进单位”、“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获“中国驰名商标”。2021年10月,入选首批河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拟认定名单。2022年2月16日至3月31日,参加“豫见春天·惠游老家”活动,对游客实行首道门票免费。</p><p class="ql-block">青岩山,又名云梦山,位于河南省淇县城西十五公里的太行山东麓,主峰高584.5米。青岩山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五龙口</p><p class="ql-block">济源五龙口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东北15公里的五龙口镇境内。是一处以自然为主,以猕猴、温泉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2002年8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主要包括盘古、沁河、愁儿沟、阳落山、白涧沟五大景区。景区内建于唐代的香岩寺、北靠香炉峰,五代、宋初至明清,寺院香火旺盛,吸引了众多僧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门票60元,节假日有优惠。在济源市区有旅游专线到达。2016年1月,被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p><p class="ql-block">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p><p class="ql-block">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轩辕路1号,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汉代建轩辕故里祠,历代迭修;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新郑市多次对黄帝故里进行改造扩建,景区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整体布局突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主题,从北至南依次有拜祖广场、故里祠、中华姓氏广场区,构成了“天、地、人”三大板块。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圣地之一,当代一些文化学者、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上巳节设立为“中华圣诞节”,呼吁普天下华夏儿女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共同纪念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等称号。</p><p class="ql-block">查看更多</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布局节目景点美食小吃旅游信息TA说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开封府,又称南衙,初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五代时期,后梁太祖开平(907年)以汴州为都城,号称东都。汴州升为开封府,辖15县,浚仪、开封均为附廓县。</p><p class="ql-block">内部陈列</p><p class="ql-block">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迁都洛阳,改开封府为汴州。</p><p class="ql-block">后晋高祖天福3年(938年),仍以开封为都,称东京,洛阳称西京。汴州复升为开封府。后汉建置一如后晋。</p><p class="ql-block">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以汴州为东京。</p><p class="ql-block">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陈桥兵变后,以开封为国都,称东京。开封府建置不变,辖16县(开封、祥符、尉氏、陈留、雍丘、封丘、中牟、阳武、延津、长垣、东明、扶沟、鄢陵、考城、太康、咸平),祥符(原浚仪县)、开封两县仍同为附郭县。</p><p class="ql-block">从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到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东京历经9个皇帝,历时167年。</p><p class="ql-block">金代,置行台尚书省于汴京,并设汴京路开封府,辖15县,路治、</p><p class="ql-block">元代,置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省治开封。撤开封府,由南京路直辖郑、许、陈、钧、睢等5州21县及直属之17县,共38县。南京路治为开封。</p><p class="ql-block">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明代改汴梁路为开封府。置河南行中书省,后改为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省治、府治、县治均设于祥符(今开封市)。</p><p class="ql-block">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开封城池,将省治、府治、县治迁至祥符(今开封市)。</p><p class="ql-block">开封府题名记碑记载了二百余名开封府府尹的任职情况。其中,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都曾潜龙在此,先后有寇准、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大批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在此任职。</p><p class="ql-block">在建筑形式上,开封府依照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修建,布局规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它以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楼宇,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九个展区:</p> <p class="ql-block">肇庆包公祠是人们为了纪念宋代名臣包拯所建立的祠堂,位于肇庆城西,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正殿塑包公金身坐像,东西配殿绘包公政绩及民间传奇壁画,并塑宋代名将岳飞、文天祥像,是古端州名郡一处重要名胜古迹。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