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伏尔泰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儿童有自己的哲学,儿童的哲学对儿童自己和世界都有重要价值,儿童的哲学不仅需要成人接受,而且有待成人去发现和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普及科学的育儿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营造浓厚的《指南》宣传氛围,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发展,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教基厅函[2023]5号)以及幼儿园工作安排,现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引导广大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以及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相关要求,全面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广泛宣传、家园共育、共促成长”为原则,以更新科学育儿观念,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为目标,认真做好我园学前教育宣传月工作。</p> <p class="ql-block">二、活动主题 </p><p class="ql-block">倾听儿童,相伴成长</p> <p class="ql-block">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p><p class="ql-block">教师:走进孩子内心,从倾听开始。</p> <p class="ql-block"> 01你是“小话痨”,我是好听众 </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主动分享一些事情时,教师的回应态度很重要,如果教师认真对待和倾听,孩子就会被激发出更强的倾诉意愿,并且会受到鼓励、积极表现,获取更多信息。所以,孩子爱说话,说明他跟你相处是放松且愉快的,并且也对你充满了信任。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好好珍惜那个有点“小话痨”的孩子,成为他们的一名好听众,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02你多元表达,我倾听支持 </p><p class="ql-block">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自由创设符号,把自己活动中所见、所乐、所想、所悟等感受,用动作、语言、符号、图案等,代替内心的话,进行多元表达,即游戏表征。游戏表征是儿童思维内化的过程,他们用特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幼儿的一百种语言需要教师的一百零一次看见。幼儿表征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语言,是幼儿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读懂幼儿的关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况和需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惑,以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p><p class="ql-block"> 儿童的情感更需要沟通,儿童的心灵更需要呵护。当我们学会以平等、开放且耐心的态度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才是真正地帮助孩子探索、发现和成长的开始。 </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相伴成长!</p> <p class="ql-block"> 家长:相伴孩子成长,从倾听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就是,给他时间“胡思乱想”,</p><p class="ql-block">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p><p class="ql-block">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p><p class="ql-block">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p><p class="ql-block">教育是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发光。</p> <p class="ql-block"> 01要给孩子诉说的机会 </p><p class="ql-block">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说出口的机会,给孩子倾诉、解释、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倾听孩子心声的第一步。 </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和家长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总被家长无情的打断。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了:“ 你管别人做什么,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但是真的等到孩子不愿意对自己诉说的时候又开始责怪孩子。 </p><p class="ql-block"> 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p><p class="ql-block"> 02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倾诉 </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或发言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但是家长为什么能心安理得地打断正在发表言论的孩子呢?有时候家长想要打断孩子是担心孩子说出不合适的话。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新奇的思想和做法不仅不会令事情变得糟糕,反而会令其变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03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沟通 </p><p class="ql-block"> 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和孩子沟通交流,很多家长在孩子想要与其交流的时候总是说“很忙”,忙不是借口,为什么有时间做别的事情,反而没时间听孩子说话呢!以“忙”为理由拒绝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04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有诚意 </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会表现得很敷衍、心不在焉等等。孩子愿意和家长分享、愿意向家长诉说心声,是因为信任家长,把父母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 </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孩子主动说话倾诉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聆听姿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用诚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具体怎样做呢?</p> <p class="ql-block"> 首先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p><p class="ql-block"> 其次用眼睛看着孩子,再者时不时的做出回应,但一定要避免“嗯”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微笑等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 </p><p class="ql-block"> 最后用心听孩子表达,不要一副不耐烦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社会适应</p> <p class="ql-block"> 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根据《入学适应指导要点》为幼儿做好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的准备,重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内容,让幼小衔接从陡坡变为缓坡,从单向变为双向,为幼儿入学做好全面有序的准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