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间有天堂,天堂无疑在西藏——-朝圣之旅游记

荷月

<p class="ql-block">西藏,这个被我积攒了五十多年之久的美好夙愿、神秘之旅、心心念念的梦想,终于成真了。</p><p class="ql-block">西藏,梦中的天堂,让多少人魂牵梦萦;</p><p class="ql-block">西藏,心中的圣地,令多少人顶礼膜拜;</p><p class="ql-block">西藏,现实的净土,使多少人望而却步;</p><p class="ql-block">西藏,生命高危区,致多少人爱而不得!</p><p class="ql-block">西藏,她从来不邀请你的欲望和身体,却在冥冥中呼唤你的灵魂,让你不再吝惜时间,去接近她,去爱上她。</p> <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26日,我们一行7人从宜宾出发,沿著名的318国道,一路向西。因为川内的风景大家都熟悉了,所以没有多停留,经过8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了当天的目的地---雅江。</p> <p class="ql-block">稍作休息,大家迫不及待的去品尝当地的美食——松茸炖鸡。雅江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非常适合松茸等食用菌生长,因此被授予“中国松茸之乡”称号。松茸炖鸡也是当地非常出名的一道菜。我们找了一家网红餐厅,品尝了这道菜,果然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离开雅江,继续沿318国道前行。天路十八弯在四川境内318国道上。它是雅江通往理塘的路,海拔4659米,所以被称为天路;而十八弯是因为它的道路十分曲折,像剪刀剪出来的山路,到处乱弯,道路十分艰险。景有多美路就有多刺激!</p> <p class="ql-block">理塘,号称世界第一高城,据说,这里是六世达赖喇嘛一生最后留恋的地方,《洁白的仙鹤》也是他的最后一首诗。</p><p class="ql-block">理塘确实很美,不愧天空之城,天上的云和天仿佛爬个梯子就能够着,蓝白分明,没有雾霾蓝这个词语。</p> <p class="ql-block">姊妹湖位于理塘和巴塘之间,海拔4685米。我们经过时是中午,是太阳光最强烈的时候,雪山与天地的壮阔衬托着湖的静谧,让人顿时失去思维和语言。</p> <p class="ql-block">由雅江县城出发经过理塘县、巴塘,驾车通过金沙江大桥,就正式进入西藏了,晚上顺利到达如美镇。途中经过了天路十八弯、翻越了4718m的卡子山。全程450多公里,行驶11个小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澜沧江蜿蜒而过的如美小镇出发,翻险峻著称的觉巴山,过318线上最高海拔的东达山垭口,下左贡穿邦达翻业拉山,再过怒江72道拐和怒江大峡谷穿行……沿着无边的田野山涧崇山峻岭,晚上到达然乌湖小镇。</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桥是一座有血有肉的桥。当年一位战士修桥时不慎掉入了正在浇筑的桥墩中,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办法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最后只得流着泪将他筑进了桥墩。没有人生来伟大,只有人做出了伟大的牺牲。</p> <p class="ql-block">怒江72道拐是川藏线上最险的一段,也是无数人梦想来挑战的山路。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长约12公里。作为川藏南线必经之路,对许多骑手或车手来说,正是因为它的险,才更具有挑战价值,每年从这路过的行人无不对这条路充满感叹。</p> <p class="ql-block">如美到然乌的一段路,柏油路和碎石路交叉出现,驾车需要特别注意,一路上山下山,非常考验司机的心理素质。有时候人和车已经下到山底,但是灵魂还停留在山顶。形容的可能有点过分,但自驾这条线,确实有“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巨大落差感。眼睛看到的全是石头山,密密麻麻的大石头斜插在山里面,甚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临近傍晚时,到达入住的然乌镇(海拔3800多米)。由于住宿地紧靠有名的然乌湖,故在当天傍晚和第二天的早晨以及离开然乌湖的路上这三个时间段,在然乌湖的不同位置,欣赏并分别拍了些湖景照片,满眼呈现出不同的别样美景,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全长25公里,分上、中、下三段,由三个梯级形相连的湖泊组成,分别是阳措湖、傍措湖和冷安佳布湖,但当地人还是习惯叫上然乌、中然乌和下然乌。然乌湖清澈无比,最美的就是雪山环绕,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雪山倒映在湖面,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的色彩非常丰富,草地森林、碧蓝的湖水、皑皑的雪峰以及白色的水禽,湖岸浅滩五颜六色的鹅卵石以及湖边的尼玛堆,构成了如诗如画童话世界。据当地人说,湖水会随季节的不同,河水也呈现出或碧蓝或青绿等数种颜色。</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随时可以停车,虽然都是同一个然乌湖,但是角度不同,景色也不相同,相同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美,所以有“西天瑶池”的美誉,名不虚传。我们一行人被惊艳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前行,离开了美丽的然乌湖,经过了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山口,一路欣赏美丽的草甸民居和林海。一路而上,青山绿水,空气新鲜氧气充足。随着海拔上升又见皑皑白雪。在色季拉山口,我们非常幸运的看见了远处的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海拔7782m,素有众山之父、羞女峰之美誉。其地处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交会处,据说,365天,能看到南迦巴瓦山峰尊容的时间仅有60天!我佛显灵!预示着我们西藏之行一路顺利。</p> <p class="ql-block">通麦大桥是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著名通麦天险路段上的咽喉工程。通麦至排龙约15公里路段,遍布雪山河流,山体疏松,脆弱,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该地质疏松带有“死亡路段”的天险之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没有走过川藏线的通麦天险,就不知川藏线艰难。“你以为你有能力走川藏线,实际上是老天爷放过了你一马”……每每提起川藏线,无不令人唏嘘。</span>随着国家建设,通麦大桥已经由天险变通途,所以通麦天险已成往事,“通麦天险”路段由过去平均通行时间需要2小时到如今只需要20分钟。</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时常有一种现象让人感动,甚至温润你的灵魂,化解尘缘和功利,这就是藏民信徒朝圣之路。他们为了一个最朴素的愿望,用最慢的方式走向心中的圣地。一路朝拜,从不回首。有的耗尽家财,有的途中抱恙,但依然向前。</p> <p class="ql-block">拉萨,我们来了!拉萨,藏语意为“圣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平均海拔3650米,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园林”,始建于1751年,历史上是达赖喇嘛专用的园林。七世达赖喇嘛每年夏天到此沐浴疗疾。1751年七世达赖在“乌尧颇章”的东侧,修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贤杰宫),并取名“罗布林卡”,是为建园之始。七世达赖喇嘛晚年时,奏请清世宗皇帝批准,允许他每年夏季在格桑颇章处理政务。从此,罗布林卡逐渐由休闲疗养之地演变为处理政教事务的夏宫。</p> <p class="ql-block">此后的历代达赖也遵从了七世达赖的定制,均在每年的藏历三月十八日从布达拉宫移居罗布林卡,处理政教事务,举行庆典,消夏避暑,享受布达拉宫以外的轻松生活。直到十月底再迁回布达拉宫。因此,罗布林卡也被称为是“夏宫”。此外,亲政之前的达赖喇嘛则常年在这里学修佛经,聆听上师的教诲。罗布林卡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古景最多的园林。</p> <p class="ql-block">游布达拉宫。布达拉宫,西藏历史的博物馆,又是世界上最大土木建筑之一,是集中西藏宗教、政治、历史和艺术诸方面于一身,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更是独一无二的雪域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按照红山的自然地形由南麓梯次修到山顶,海拔3763.5米,主楼高115.7米,其中红宫外显13层,宫内实具有9层之高,东西白宫最高处达7层。布达拉宫东西长360多米,南北宽140多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群占地36平方米。整个宫宇结构为土石结构,由多层的矩形平面毗连而成,层次错落,弯弯曲曲,平面组合十分复杂。宫墙主体外墙为高原盛产的优质花岗石砌筑,中间灌注铁汁,故十分坚固。墙头的颜色为白、黄、红三色,与佛教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我们由山脚无字石碑走起,踏着无数活佛留下的足迹,抚摸着无数朝圣者洒落的汗渍,怀揣着无数旅行者一样虔诚的心愿,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p> <p class="ql-block">1300年的历史画卷,在气势雄伟、恢弘博大的群楼重迭、殿宇嵯峨中,一点点铺陈开来。透过壁画、彩画、雕塑,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古代藏族人民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和西藏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西藏的第一座寺庙,建造时只是为了供奉佛像和藏经,从来不属于哪个教派,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庙,每年这里都会举办传昭法会,历世达赖或班禅的受戒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从“到拉萨不去大昭寺等于没去过拉萨”的传言中,不难看出,大昭寺在藏民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大昭寺,也是汉藏文化融合交流的一个佛法道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位于拉萨市旧城区的八廓街,又称八角街,是一整片旧式的、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最初它只是一条环绕大昭寺的普通街道,后来成为朝圣者的转经道。如今这里已成为西藏最著名的转经道和拉萨的旅游商业中心,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八廓街很短,全街呈不规则的圆形,周长约1000米;八廓街又很长,因为走进八廓街,便走进了千年历史。在古老的八廓街走走,看那一路的转经人,无需多言,便已觉圣洁。</p> <p class="ql-block">离开拉萨,我们前往羊湖。羊卓雍措,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拉萨市西南70多公里处,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其湖水碧波如镜,湖滨水草丰美,是一个丰饶的高原牧场。车辆驶过海拔4990米的岗巴拉山口,就来到了素有天鹅之湖美称的圣湖羊卓雍措。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当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赞美羊卓雍措:“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p> <p class="ql-block">神用了怎样的颜料,才画出这样的杰作?是神用了怎样的染剂,才染出这样的绸缎?是神用了怎样的蓝宝石,才在这群山之中镶嵌出这样的镜面?阳光下的湖水波光粼粼,好像无数的水晶、宝石在闪烁。想在群山和羊湖之间画上一笔,竟然无从下手,蜿蜒的公路,仿佛没有尽头!面对她,你只能把眼睛和心都交给她,然后沉醉在这温柔乡,不知归途。</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因其常常跟布达拉宫相提并论,被大家所熟知。</p> <p class="ql-block">扎什伦布寺还是后藏地区规模最为宏大的寺庙。这里有一座宏大殿宇,这就是强巴佛殿,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铜塑佛像。有一世到四世班禅的灵塔祀殿,四世至九世班禅的合葬灵塔祀殿,以及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灵塔。这里,没有布达拉宫的拥挤,但绝对是一座让人惊叹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进入寺内,阳光照射下的寺庙给人一种安详惬意之感。有朝拜的藏民,有参观的游客 ,还有坐在凳子上休息的僧侣。游走在寺院里,听着隐约传来的经声,时不时响起的钟声,会让压抑已久的内心瞬间得到释放,一种自然,放松之感从心流露。</p> <p class="ql-block">晚上回到住地,就去不去珠穆朗玛峰营地,同游的伙伴们发生了分歧,主要是考虑行程安排和担心高反带来的风险。在餐馆吃晚饭的时候,老板听到了我们的讨论,主动过来跟我们说,你们还那么年轻,缺的是氧气,不缺的是精神!这句话大大的鼓励了我们。回到宾馆,大家热烈讨论并献计献策。足智多谋的王领队经过多方查证和分析,找到了一个既能满足大家的愿望又能把风险降低而且还不耽误行程的办法,大家一致决定,第二天去珠峰大本营。</p> <p class="ql-block">6月2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夜未眠,我们起了个大早,怀着忐忑的心情向珠峰大本营开发。刚到景区门口,便清晰地看到了远处的珠峰,大家都兴奋了起来。虽然海拔越来越高,天气越来越寒冷,空气越来越稀薄,但大家的情绪越来越高,俨然忘记了5200的海拔,在车里放声高歌,有的人嗓子都吼哑了。经过了著名的珠峰108弯,来到了加乌拉垭口。</p> <p class="ql-block">在当地藏民的指点下,我们找到了一个珠峰的最佳观赏点。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共有14座,在加乌拉山口观景台就能看到5座,从左至右依次是马卡鲁峰(8463)、洛子峰(8516)、珠穆朗玛峰(8848.86)、卓奥友峰(8201)、希夏邦马峰(8027)。极目远眺,会看到远处一条由喜马拉雅山雪峰勾勒出的银色天际线。突然,山顶有一团乳白色的烟云,像一面白色的旗帜在珠峰上空飘扬,这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旗云,可惜我们的相机没能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一路颠簸终于来到珠峰大本营,这里是为了保护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保护地带,位于海拔5200米,与珠峰峰顶的直线距离约19公里。当我们到达珠峰脚下时,心情确实无比激动,从小就念叨的世界屋脊,就在眼前了。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那么一天,会站在珠峰脚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透过五彩的经幡,眺望远处的雪山,心中开始虔诚的不由自主的念起了,哦嘛呢呗咩哄。一次又一次地祈求着,不曾改变的心愿,这感觉很真实不虚。</p><p class="ql-block">此刻,天地广阔无边。心,安静无比。如此近的距离,我们再次看到裸露在苍穹之下的珠峰的峰顶,那是一种极其悸动震动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坐观光车上山的时候,司机告诉我们:“珠峰没那么容易见到的,其实能否看到珠穆朗玛峰是要看缘分的。有的人来了很多趟珠峰大本营都没看到”。刚开始珠峰尚躲在厚厚的云层内,大家惴惴不安地等待,都在默默祈祷。终于看到喜马拉雅山上空的云缓缓飘过,珠峰慢慢露出顶峰,慢慢揭开它神秘面纱露出笑脸,渐渐显现出金字塔形的山体,阳光从山顶慢慢向下渲染,直到整座山峰都成为耀眼的金色,巍峨耸立。此时心中的喜悦,无以复加。</p> <p class="ql-block">珠峰顶终年积雪,远望冰川悬垂,银峰高耸,一派圣洁景象。珠峰如高大无比的金字塔,在四周冰川的衬托下显得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我想,这大概便可称之为世界尽头,想要再往前已绝无可能,只得在此处窥见世界另一头之容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离开珠峰大本营,我们又去赴神山之约——岗仁波齐。冈仁波齐峰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神山神秘之处在于,山的向阳面,不知缘何,终年积雪不化,白雪皑皑;而神山之背面,长年没雪,即使被白雪覆盖,太阳一出,随即融化,与大自然常规刚好相反。巍峨挺拔的神山既有气势雄峻之处,又有幽静肃穆之所,被众多的奇峰环抱,更有那奇妙的岩石、峡谷、灌木古柏、洁泉清流。</p> <p class="ql-block">几个世纪以来,冈仁波齐峰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还没有人能够登上这座神山,或者说还没有人胆敢触犯这座世界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峰经常被白云缭绕,很难目睹其真容,峰顶终年积雪,威凛万峰之上,极具视觉和心灵震撼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好赶上达瓦节。藏语称:萨噶达瓦节,意为月圆日。对于佛教信众来讲,是一极不平凡而又神圣的日子,乃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辰、成道及圆寂的日子。远道而来的藏区内外的朝圣者都要聚集于此,举行规模宏大的法式。巍峨的神山、盛大的法事、虔诚的朝拜,朴实的脸庞、坚毅的眼神、前行的脚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岗仁波齐是地球的拱顶;有人说,岗仁波齐是世间诸神的祭坛,更有人说,岗仁波齐就是活佛的宝座,在朝拜的信徒眼里,岗仁波齐就是整个宇宙和世界的中心。当看到那如同金字塔般的山顶,不化的积雪把阳光演绎出奇异的光辉,你很难不相信,神明或许是真的存在的。双手合十,虔诚朝圣,在这一时刻会成为你的本能。其实每个人都是信徒,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神山</p> <p class="ql-block">经幡转动着信仰,码坭堆永远伴随梦想及追思。沉寂地上的片片风马,迎风浮动的五色经幡,似乎在向世人宣示着,诉说着……</p> <p class="ql-block">玛旁雍措位于冈仁波齐峰之南,清澈的湖水与蓝天相映,令人感到它的博大与坦荡,八座古寺庄严地守护在她的周围。</p> <p class="ql-block">周围雪山簇拥,远峰隐约迷茫,山光水色,出神入化。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称三大“圣湖”之一。历来的朝圣者都以到过此湖转经洗浴为人生最大幸事。信徒们认为,这里的圣水能洗掉人们心灵上的“五毒”(贪、嗔、痴、怠、嫉),清除人肌肤上的污秽。我也不禁用湖水虔诚地洗洗双手。</p> <p class="ql-block">与玛旁雍错只有一路相隔的拉昂错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咸水湖,被称为鬼湖,其藏语意思是“有毒的黑湖”。</p> <p class="ql-block">玛旁雍措一边水草丰美,水鸟无数,而拉昂措则是一片死寂,诺大的湖区见不到一人一畜,空旷的像是站在了宇宙边缘。</p> <p class="ql-block">神山圣湖仿佛都集中在一起了,圣湖的二位仙女本是邻居,但一个是咸水湖,一个却是淡水湖,当然崇拜者,信众也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珠峰大本营是震撼,冈仁波齐是神圣,那扎达土林便把瑰丽两个字刻在了每一座岩壁上。在一路上见多了神山圣湖之后,仍然被札达土林的自然风光震撼到无以复加。</p> <p class="ql-block">札达土林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分布高度海拔3750―4450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典型、保存最完整、形态最奇特、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地貌。高耸的土林像是拔地而起的众神,许多地方都仿佛是大自然雕刻出来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来到古格王朝遗址。荒凉、神奇、古老、壮丽……古格王朝留下的城堡和石窟,你每走一步,都踩着时光的风沙。</p> <p class="ql-block">这里完全不像属于地球的领域,象泉河谷的两侧,伫立着亿万年风雨雕琢后的岩层。霞光之下,大自然毫不吝啬地炫耀着她的鬼斧神工,雄浑、豪放、灵秀、精细。你每走一步,每看一眼,无不是第三极上的沧桑巨变。那个一夜之间,在战火里消失无形的王朝,仿佛气息犹存,并未离我们远去。</p> <p class="ql-block">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站在古格王国的最高处,刺目的日光洒下来,一股难以描述的庄严与肃穆就这样与眼前这苍凉古朴的世界融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海拔4200多米。这</span>是一条国际湖,因为他的413平方公里属于中国,191平方公里属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属于我国境内的为淡水,印控克什米尔处为咸水。班公湖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但他却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属于中国。真是赞叹造化之神奇。</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是鸟类的天堂。我们停留的时间不长,见的最多的是水鸟。它们时而翱翔蓝天,时而畅游碧波。嗅到有人抛洒食物,它们纷纷赶来,我们也毫不保留地将一大袋食物撕成许多小块扔出去。</p> <p class="ql-block">离开狮泉河没多久,天就开始下雪。对我们很少看见雪的南方人来说,又是一种惊喜,我们停车拍照。站在西藏的雪景里,不说话就十分美好!</p> <p class="ql-block">到达班公湖的时候,雪停了,可能是欢迎我们吧。听说我们当中有一个35年前在班公湖当过兵的朋友,正在班公湖边拿着国旗照相的另外一队人,都热情地过来主动要求跟我们拍照。快离开班公湖的时候,雪越下越大,短短几分钟时间,车上就覆盖上了厚厚的一层雪,从惊喜变成了惊吓!我们赶紧离开了班公湖,回到了狮泉河。</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从狮泉河出发不多久,就惊喜地看到了藏羚羊,大家小心翼翼地停车拍照,生怕惊扰了他们。藏羚羊可能看惯了这些场面,也不躲避,依然悠闲自得地在草原上漫步。接着野驴群也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还有人说看到了野狼!海鸥,黑颈鹤等野生动物也不时出现。大家从惊喜到平淡,足以见得我们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穿越无人区:为了体验一把穿越无人区的感觉,我们几个老人家在对无人区的定义不是十分理解的情况下,选择了从措勤穿越无人区到文布南村,行程约240公里,预计8个小时左右。离开措勤不久,柏油路便消失了,伴随着我们的便是没有任何路基和参照物的便道,只有别人走过的车辙痕迹,从而开始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羌塘无人区穿越。</p><p class="ql-block">荒芜永远是羌塘的背景,偶尔的奇异地貌和掠过眼前的动物只是衬托了荒芜。</p> <p class="ql-block">由于大家对道路不熟悉,没有掌握好驾驶搓板路和细沙路的技能,刚进入无人区不到10分钟,我们一行的一个车就连续被陷3次。大家没有互相抱怨,反而快速分工:两个女士负责拍照(这个时候也不忘拍照),男士负责救援,很快将车子从深陷的软沙中救出来,总算有惊无险。</p> <p class="ql-block">以后基本都在开阔的砂石戈壁上跑,车辙多,便道多,分叉多,没有路牌,很多地方没有清晰的路,没有轨迹,没有导航。历尽艰辛,又回到柏油路上的时候发现,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觉得柏油路是那么可爱。</p> <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路上行驶了差不多4个小时,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出现一条碧蓝色的直线,她好似泛着荧光,即使在太阳底下也呈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圣光芒。</p> <p class="ql-block">终于见到了扎日南木措。这是阿里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为广阔的湖泊,也是西藏自治区的第三大湖泊。湖体宽阔,无边无际,浩如烟海,水天相接成一色。不禁想起仓央嘉措的诗句,“第一次最好不想见,如此便可不相恋”......</p> <p class="ql-block">离开扎日南木措后,继续在无人区戈壁上或飞驰或蜗行,道路两边都是寸草不生的沙山,没有生命的迹象,只有高高的湖岸线,向人们昭示着曾经的 大湖 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前路无尽,直到当惹雍错出现在眼前。它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更是完全位于中国境内的最深的湖泊,是上帝遗落世间的百变玛瑙。</p> <p class="ql-block">天生丽质又兼历史沧桑、宗教渊源,造就当惹独一无二的气质,让人们因其美丽而想亲近,因亲近而想了解,因了解而爱上她。</p> <p class="ql-block">色林措,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 西藏第一大湖,有着天使般面庞,它神秘、纯粹、无暇、辽阔,是藏地万措之首。在色林措面前,浩瀚的湖面宛若碧波万顷的海洋,湖中离岛串点,浮光掠影,云幕低垂,顿生“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绝妙意境!水天相接,湖比天蓝,云岛交错,岛浮云间。一切如梦如幻,一切如诗如仙,远方天际的小岛犹如蓬莱仙山,遥不可及又近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色林措的蓝,是那种摄魂蚀魄的蓝,蓝得深入骨髓,蓝得溶化一切,蓝得让人无法自拨,蓝得让人情不知所起……</p> <p class="ql-block">路途中我很少睡觉,我想把觉放在该睡的时间段,不舍得浪费行程中看到,感悟到的一切,更不舍得和这些擦肩而过的山山水水这么轻易告别,我一路深爱着她们,更珍惜这块神圣的土地一路对我的眷顾。</p> <p class="ql-block">回程我们选择的G317。有人曾称“G318川藏线看景观,G317看人文”。自然风光很容易便能打动人,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它是不是漂亮,而对人文景观的欣赏就不那么容易了。进藏的收获,是大美的风光,是奇异的民俗,是缺氧的感受,每个人都在进藏的道路上发现了从未见过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