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5.11.28日于江苏无锡</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惠山古镇(彭庆辉摄) </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2023年6月2日上午9时,在万州殡仪馆送孟老最后一程(手机拍摄)</h1> <h1><p></p><p style="text-align: left;"></p></h1><h1> 2023年5月30日上午,惊闻我的摄影启蒙恩师孟学箴老师于5月29日夜11时仙逝,简直不敢相信!记得5月5日中午,朋友永慧请我们一起在文君酒楼吃饭。饭后,我与吴永之老师一起陪着孟老下楼。当时我牵着孟老的手下楼梯,只是觉得孟老有点瘦弱,但精神、气色、思维都不错,根本不像93岁的老人。<br> 5月7日晚,孟老在微信给我发来《如何用摄影讲述中国故事?我的尝试和思考》一文,他说:“我希望你编一个有一定深度的专题。我期待!!”我告诉孟老:“现在已经不行了,我的腿不能经常出去拍照了,只能是附近平坦地方玩玩!”他说:“把你历年拍摄的,组成一个专题。在组织过程中去发现应补拍的,这样就不会漫无头绪,节省时间和精力。”而后,孟老又就摄影专题问题对我进行了指导,提出他的建议。<br> 5月18日、19日,孟老在微信中给我推荐了有关外出安全和防疫的文章。<br> 5月24日下午,孟老在“一个不能少”微信群告诫我们:“举机按下快门前,应观察到这张图片要形成什么效果,哪些前期解决,哪些后期可弥补、改善,这就叫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就会信心满满,不慌不忙地拍摄,如果心中无数,立马按快门,就常有失误,即便后期也难改善!我想可以给自已立个规矩(操作规范),举机照办,久之,就养成好习惯!”<br> 谁知才几天时间,孟老就与我们阴阳两隔。一想到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对我们摄影进行悉心指导,再也听不到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心中便充满了悲伤。孟老对摄影艺术的执著、精心培养摄影爱好者、以及十七年来我跟随孟老学习摄影与采风的往事,也一幕幕涌上心头……</h1><p></p><p></p> <h1></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孟老从事专业摄影六十多年,获奖无数,成绩斐然。从胶片到数码、从手工洗印到电脑制作,从点、线、面布局,到光、影、色运用,每张作品他都驾驭娴熟。<br> 长江三峡是孟老长期关注的题材,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涉足大小三峡,拍摄下许多珍贵镜头,世纪末又拍摄了大量三峡库区城镇淹没前的乡土照片。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眺南门口 孟学箴摄 2000.7</h1> <h1> 在得知万州多半老城将因三峡水库蓄水而淹没之后,孟老利用业余时间,自备摄影器材,自购胶券,起早摸黑,栉风沐雨,走街串巷,用几年时间,拍下了数万张照片,为即将永远消失的老城留下了全面详实的影像资料。2017年,86岁高龄的孟老师,耗费大半年时间,扫描与整理了海量胶片。在他家客厅,我看见几个大书柜中装满了整理好的照片档案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抹不去的乡愁 老万州》画册</h1> <h1><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h1><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18年10月,孟老用收集到的历史资料和他自己拍下的照片,编辑出版了《抹不去的乡愁 老万州》画册,用影像全面再现万州淹没城区所有历史建筑、大街小巷和许多家庭院落,以及社会生活与城市建设发展变化,为万州城市移民搬迁史以及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照片历史资料。正如画册扉页中所写:</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那些逐渐消失的记忆<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见证了一座古城的千载岁月<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那浩淼的水波下面</span></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p><span style="color: inherit;"><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沉淀着历史不朽的深深印记……</span></h1></span><p></p><p></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1年出版摄影画册《忆江南》</h1> <h1> 继《老万州》画册出版后,88岁高龄的孟老又抓紧时间编辑摄影画册《忆江南》,这是一本反映我国江南题材、相当精美的画册,于2021年初出版。孟老一生始终对江南情有独钟。在他看来,江南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文化符号之一。为拍摄画意江南,孟老几十年来多次前往江南摄影采风,用光影记录人生,用镜头抒写情怀。</h1> <h1> 2021年,收到孟老亲笔签名的《忆江南》画册,让我爱不释手。不但自己经常翻阅,还推荐给一些摄影朋友。我认为这是目前我所看到的最唯美、最具诗情画意的摄影画册。</h1> <h1><p></p><p></p><p></p><p></p><p> 孟老一生好学善思,是一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摄影家。他经常给我们讲:摄影最讲究立意,追求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在《忆江南》画册中,具有过硬摄影技术的孟老善于捕捉、定格美的瞬间;在数码后期制作中,运用他高超的PS技术对作品精心处理,进行第二次创作;同时他充分发挥自己熟悉中国古典诗词优势,全部采用七字富有诗意的作品标题,精选一首与作品意境相符的古典诗词,再附上一篇自己所写几百字的优美散文,抒发他的拍摄感受与心情,使《忆江南》在光影艺术之外,更多了一份清新瑰丽和文化厚重。</p> 孟老《忆江南》画册中精选了108幅作品,大多采用留白、极简、宁静的构图,低饱和、清新淡雅的色调,运用PS后期处理的高超技术,使其更具有中国国画淡泊、入禅的意境,把江南的美表现到了极致。</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树影婆娑水茫茫 孟学箴摄</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如:《树影婆娑水茫茫》一图,选择了南宋词人刘过创作的词:</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芦叶满汀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寒沙带浅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十年重过南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柳下系船犹未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能几日,又中秋。</div> <h1><p></p><p style="text-align: lef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附上孟老所写散文:</span></p><p></p><p><br></p></h1><h1> “远水如烟,秋意正浓,天光水色,一片迷蒙,空气中流转着一抹微薄清香。湖堤旁高大的槐树,树叶飘零,残留在枝头的稀疏金红,从高空低垂到水面,透着阳光熠褶发亮。正值红树迎霞的金秋,色彩斑烂靓丽,真是妩媚可爱。湖水清澈,烟波浩渺,远与天邻,在万顷柔波之上,一二小舟轻轻掠过。<br> 我在水岸树下倚石静坐,这是我一个人的江南。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处。时而左右顾盼,时而纵目远眺,烟云渺渺水茫茫,尽情享受着这西子湖的幽逸情致。享受着这静好时光。点点红叶,撩起你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心弦,这些散落在唐宋诗卷里的记忆,仿佛伸手即可触及。江南是诗,江南是画,江南的内在情韵,好似无声的诗行,又如跳动的音符。诗情过笔当千里,这里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绵绵情思……<br> 同样的风景,可能每个人拍出的照片都不一样,除了曝光构图外,重大的区别就在于摄影师对风景独有的视觉感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邀得红颜闹春风 孟学箴摄</h1> <h1><p></p><p></p><p></p></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又如《邀得红颜闹春风》一图,选用唐·白居易的杨柳枝词:</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一树春风千万枝,<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嫩于金色软于丝。<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永丰西角荒园里,<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尽日无人属阿谁。</span></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h1> 你看:画面中一树树怒放的玉兰花,春风吹佛下刚发新芽随风飘飞、婀娜多姿的万千柳丝,以及湖对岸隐隐相见的春堤,不正是白居易诗中“一树春风千万枝”的意境吗?!</h1><p></p><div><br></div><p></p><h1> 附上孟老所写散文:<br> “春雨初霁,天朗气清。微风轻拂,柳丝袅袅,仿佛江南人家垂下的珠帘,随风摆动,隐约地遮挡着远山近水。千万条陌头细柳,柔软地抚摸大地。“春色先以柳荫归”。人们还没有来得及细细观赏,忽然间,整个柳树就变得轻盈婆娑,孤寂的寒冬悄然不知了去向。随风起舞的柳条,姿态婀娜,柔软缱绻,撩乱舞晴空,像在召唤大千世界的伙伴同赴人间,共度春光。你看,依偎柳树身旁,睡眼惺松,刚刚睁开一只眼的紫玉兰,也被东风唤醒。面对如此盎然的春意谁都会相信,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美好景象肯定不会太远了。<br> 我依偎在柳树下,忘却今夕何夕,身在何处,尽情让春风沐浴着脸庞,弱柳扶风,春光潋滟,仿佛诗写的画卷。那随风飘动的柳条,不知不觉潜入心扉,惹得心头随之荡漾,那种快乐捂也捂不住了。有人把绿色称为生命的颜色,还有谁会不喜爱大自然乃至自己的生命呢!世间万物的美,可能就在你不经意的散步途中。”</h1><p></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枫一夜尽愁眠 孟学箴摄</h1> <h1> 在《江枫一夜尽愁眠》一图中,唐代诗人张继脍灸人口的《枫桥夜泊》处,孟老在后期处理为油画风格,将枫桥堤岸、垂柳堆烟,袅袅运河表现得如此清幽舒缓。</h1> <h1> 细细品读孟老《忆江南》画册中的篇篇美文,寓情于景,风格清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谁会想到这竟是一位九旬老人所写呢?!</h1> <h1> 孟老六十七载为摄影事业孜孜以求,奋斗不辍,奉献了自己毕生心血。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孟老为培养万州区老年摄影爱好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我就是受孟老教诲与影响而走上了这条追光觅影之路的摄影爱好者之一。</h1> <h1></h1><h1> 2005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合并,人手多了,我也从繁忙的工作中开始有时间考虑退休后的生活。2006年5月,退休老同事袁教授正在参加万州区老年大学摄影班学习,于是“鼓吹”我一道去老年大学摄影班学习。这一邀请正中我意,学习摄影不正是几十年前我的梦想吗?!此时我还没退休,就大着胆子去与分管领导王云校长商量,能否让我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去参加区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学习,学好摄影技术以便更好地为单位摄影。王校长一听满口同意,他说:“彭老师:有时间你尽管去学,说不定将来你还真能学出一个摄影家来!”<br> 有了领导的支持与鼓励,2006年4月,我就名正言顺地中途插班“混进”了区老年大学摄影班,成为这个班唯一一名在职学员,同时也是开了万州区老年摄影协会首次吸收在职人员加入区老摄协的先例。</h1> <h1> 2006年4月18日在金龙公园,孟老现场教学时为我拍摄的照片。(那时我都还没有单反相机)</h1> <h1></h1><h1> 自2006年以来,我一直跟着孟老学习摄影、学习后期处理。孟老也经常对我所拍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不足,让我在摄影与后期处理上能够快速进步。</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2018年3月19日下午,我在尼泊尔从加德满都到拉萨的飞机上航拍了珠峰(上图)</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孟老及时给与指导:</span></h1> 阳光灿烂这张大片很有气势,很好!但我觉得还可作些改进:1,远山歪斜,应调整水平,我把它拉平整些。2,远处的浮云太死板,高原上的浮云应有流动感,即飘浮的,不要处理得太死,我把它改动了一下,让远处山顶很清哳,前景的白云有漂动感。像这样的片子,不要忙于调整,先审视一下,看看应获得什么效果,仔细查看前期拍摄有哪些不足(比如风光水平是基本功),然后再着手调整。在飞机上拍,已很不容易,但后期更要仔细、严谨。仅供考考!<br> 2018年3月22日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为孟老调整后的珠峰图</h1> <h1> 在孟老的悉心教诲与指导下,我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光影世界。通过摄影我结识了一群热爱生活、充满自信的摄影人,看到了他们对摄影的执着与坚韧,看到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看到了摄影人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由此自已也多了一份对摄影的向往,着迷于摄影的魅力,更加坚定刻苦地学习摄影。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孟老在摄影班课堂教学</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孟老对人像拍摄现场教学指导 2007.5.22</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孟老在沙龙公园实地教学“动感摄影”2006.12.19</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孟老在室外进行人像拍摄教学 2007.6.5</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现场教学时,孟老为我拍摄的人像 2007.6.5</h1> <h1>2008.5.6日,带着摄影班学生拍摄李河镇孙佰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8.9.2日,参加摄影小组交流活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班毕业合影 2009.12.28</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孟老与老年大学摄影班班委合影 2007.6.24</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孟老与老年大学摄影班第三组学员毕业合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7.11.27日,孟老与摄影班第一组学员合影</h1><div><br></div> <h1> 退休后孟老创办了万州区老年摄影协会,经常组织带领区老年摄影协会员走三峡、下江南、闯东北、入云贵川桂、去大西北等地,爬山涉水进行摄影采风创作活动。</h1><h1> 永远难忘跟随孟老同行同摄的日子......</h1> <h1> 2006年12月4日,我第一次跟随孟老去巫峡青石拍摄三峡红叶。</h1><h1> 老摄协40名会员在青石村村民宋清贵家住了4天,翠屏峰,飞凤峰,神女溪观景台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尽管那时连相机基本功能我都没搞懂,拍出来的片片一点不清晰,更不会拍全景接片,但我在这里第一次欣赏到了长江三峡巫峡中的满山红叶,宛如艳丽的彩霞一般,饱了眼福,从此也爱上了拍摄三峡。</h1> <h1> 2007年3月8日,孟老带领30多名万州区老摄协会员下江南摄影采风,历经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五省,饱览了江南美丽风光。我是这个摄影采风团中最年轻的一个,细心的孟老担心我是初学摄影不习惯这种行摄采风,还专门安排摄友黄启珍随时关照我。</h1> <h1> 2007年3月18日在江西婺源清华镇鄣公山宾馆点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西婺源赋春镇庄门店采风 2007.3.19</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采风路上</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浙江千岛湖采风 2007.3.24</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锡灵山大佛孟老夫妇合影 2007.03.30</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2007年9月下旬,孟老带领十一名老摄协会员去北疆以及内蒙额济纳胡杨林摄影采风。(桂本运摄)</h1><h1> 我们去了新疆乌鲁木齐,中国最美的雅丹地貌魔鬼城、西北第一村白哈巴、“人间仙境、神的花园”喀纳斯、素有“中国第一村”美称的禾木村、五彩城、五彩滩、内蒙的额济纳金色胡杨林等风景区采风,那万山红遍的醉人秋色,搭配着清晨薄薄的晨雾,不是仙境,胜似仙境!</h1> <h1><div> 赴新疆摄影女组员在五彩滩合影 桂本运摄 2007.9.28<br></div><div><br></div></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2007.10.1日,孟老在乌鲁木齐与此行为我们开车的司机小葛合影</h1><div><br></div><div><br></div>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南凤凰古城 2008.3.12<br></p><p> 2008年3月,孟老带领30多名万州区老摄协会员到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四省摄影采风。在湖南张家界、凤凰古城,云南石林、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元阳、元谋土林、红土地、腾冲,贵州的黄角树瀑布、遵义、万峰林、青岩古镇,广西的桂林、南宁、德天瀑布等地都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p></h1><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云南元阳梯田采风 2008.3.22</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云南昆明东川红土地采风 2008.4.4</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2010年11月,孟老带领我们去湖北巴东大面山,以及巫山县巫峡摄影采风</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湖北巴东大面山摄影采风 汪昌隆摄 2010.11.27</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在海拔1200米的巴东大面山拍摄巫峡云雾</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巫峡东口云雾尽收眼底</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与巴东县巴人摄影俱乐部主席郑家钦交流</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孟老翻山越岭行摄在巫峡 2010.12.1</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2010年12月3日,万州区摄协在巫峡祝贺孟老 方老80华诞 成善平摄</h1>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亲近神女峰 成善平摄</p><div> 2010年12月2日,万州区摄协在巫峡与神女共贺孟老 方老80华诞</div></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2010.12.3日,巫山县摄协庆贺方老、孟老八十寿辰</h1><div><br></div> <h1> 2010.12.3日,巫山县摄协宋主席为方老、孟老八十寿辰祝寿</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孟老参加万州区摄影家协会组织会员在三峡大坝采风活动 2013.3.10</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 <h1> 2013.3.11日,孟老在湖北西陵峡摄影采风</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北西陵峡春色 2013.3.11日</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2013.3.11日在湖北兴山县昭君故里采风</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孟老在江苏寒山寺枫桥留影 2015.11.24<span style="font-size:20px;"><br></span></h1><div><br></div><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5年11月,我跟随人大退休的能贤主任共9名摄友下江南,在无锡与孟老汇合,然后我们又一道在江南摄影采风。</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苏寒山寺枫桥合影 2015.11.24</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苏无锡惠山古镇采风 2015.11.28</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锡鼋头渚小憩 2015.11.29</h1> <h1> 孟老在苏马荡避暑房与老摄协顾问、原人大副主任陈能贤,老摄协原主席向邦明交流 2016.7.26</h1> <h1> 万州区老干部摄影组在珍稀植物园合影 桂本运摄 2022.6.16</h1> <h1> 2022年6月16日,万州区老干部摄影组在珍稀植物园摄影采风,图为万州摄影界泰斗——年过九旬的方老与孟老</h1> <h1> 2022年6月16日,万州区老干部摄影组在珍稀植物园摄影采风,我与年过九旬的孟老方老合影</h1> <h1><p></p></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回忆自己摄影成长之路,如果没有像孟老这样一批摄影老师无私的指导与教悔,我是不可能有摄影艺术上的成长与进步的。感恩孟老,用我所有的真诚。</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r><span style="color:inherit;"> 为光影艺术鞠躬尽瘁辉煌成就垂青史,<br></span> 摄美丽风光泽留中华丰范永存启后人。<br> 尊敬的孟老您永远离开了我们,融入到您深爱着的祖国大地。从此,天堂里多了一位著名摄影家,我们只能送去一份不舍和思念。您的音容笑貌将长留我们心中,您对摄影艺术的执著追求与热爱将成为我辈学习的典范,激励我们继续进取。孟老的名字连同您的作品,将长久存于我们的记忆中!<br> 孟老:天堂路远,您一路走好!愿您在天堂继续做您想做的事!天堂有您更加精彩……<br> 谨以此文表达学生的哀思!<br><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6月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br></span></p><h1> 孟学箴简介:男,北京人,1931年生。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摄影,主要拍摄纪实及风光照片,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摄影刊物上发表。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重庆市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士,曾任重庆市万州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老年摄影协会顾问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