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位朋友说:在教育中,普通人去除功利主义价值观有点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你们怎么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不是有点难,而且是很难,但可以做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教育去除功利主义价值观,教育就会丢失很多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那么教育就会成为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教育本身的目的也容易达成了。所以在子女教育这件事上,很多人都想放弃功利主义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难,给了我们很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很难,给了我们更多更多的机会。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下去的人很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次听董老师重点讲“功利主义价值观”是在2019年《爱与女人》课程上,紧接着研究生课也开始强调,甚至疫情期间给孩子们讲的《生命成长课》也深入讲解,听了好几年,总觉得自己知道了:教育不能带有功利主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2022年9月孩子正式进入一年级,10月疫情间断性的风控,11月班级小型传染病导致的隔离,12月一片“喜洋洋”的居家学习,我发现自己慢慢沦陷了。面对孩子写作业东摸西摸,开始反复提醒了;面对孩子长时间玩游戏,开始焦虑了;面对孩子上网课东奔西走,开始恼火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博瑞智三年,陪伴很多家长的成长,终究还是训练出了敏锐的嗅觉,很快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恐惧。但意识到,也只能是隐隐藏着那份迷茫。我坚信博瑞智的理念是正确的,符合人性需求,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我迷茫的是如果真的任由孩子发展,万一将来碌碌无为,或者过着像我们父母那一辈的生活,那么辛苦,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到今年参加董老师《爱与孩子》课程后,我问了自己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答:现在读书的机会那么多,不是说通过高考走上去的才叫上大学啊!只要想读书,有个高中文凭,一样可以通过自考、成人高考等方式获取学历。我在读书期间虽然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但我压根不爱学习,靠着侥幸完成专科学业。直到22岁才真正意识到“女人还是要多读书,读好书”,于是开启了主动学习生涯。10多年没停下来,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特别享受这个过程,虽然觉得辛苦,但带来的成就感很高。(此处省略一万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经想过:倘若我当年稍微努力一点,多考10分,我走出校门就是本科生,无需再用两年的时间自考本科了,我的起点就不一样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人生没有如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人生每走一步都算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我当年侥幸上了本科,或许我会有更好的工作机会,挣更多的钱,遇上一群高等学府的同学,嫁个更加优秀的人,但谁能保证,剧本就朝同一个方向书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许我还会更加迷失自己。因为高三毕业压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一定还会按照“这个专业吃香,毕业后好找工作”选择学习方向。以我的个性,不喜欢的,能保证毕业,更能保证毕业就面临重新择业,还会迷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谁说得准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很庆幸的是爸爸培养了我上进心,让我离开校门那天就制订了五年规划;我也庆幸,爸爸很重视我的教育,但从不会因为我没努力学习而对我失望,让我保持学习美好的感觉;我还很庆幸,爸爸给我足够多的机会自己选择要走的路,让我自己体验人生!在我看来,这些比我获得本科学历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即使考不上大学,不代表我的孩子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有幸福的能力,不代表他永远不学习!找不到“好工作”,那就鼓励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鼓励他做到极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如果连高中都考不上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答:那有啥怎么办的!正常过日子呗!鼓励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给他勇气坚持做喜欢的事情啊!给他更大的勇气尝试更多喜欢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难道不以上大学为目的的教育就一定考不上大学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答:当然不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孩子有期望是非常好的,但当我们的目光时刻盯着期望,眼里只有目标的时候,就容易因为急切忘记其他,包括孩子本身!通往期望的路径千万条,千万别选最痛苦的那一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不以上大学为目的,放弃功利主义的教育,我们反而不设上限,看见孩子,看清孩子,看懂孩子,帮助孩子发现最好的他自己,因势利导,开发孩子潜能,成就最佳的他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不以上大学为目的,放弃功利主义地培养孩子学习,教会他学习的能力,拓宽学习的认知,帮助他在学习过程中收集成就感和快乐的感觉,反而容易让孩子爱上学习这件事,反而能让孩子在学习方面取得更优秀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为什么会难以放弃功利主义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答:因为,我们除了功利主义,确实不知道教育还能依靠什么了!原本的价值观坍塌了,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建立稳固,所以难免混乱迷茫,所以难免焦虑,不敢放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把教导孩子当成养育孩子的唯一任务。我们忘记了教育最大的利器是爱,我们忘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我们忘记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六大精神软件,我们忘记了家长的六大角色,我们忘记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放下功利主义之所以难,还有一点可能是对自己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很优秀,不相信自己能培养出很优秀的孩子,不相信自己的优秀能足够影响到孩子成为优秀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那我可以做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我们能做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断成长自己,让自己越来越优秀,为孩子提供成长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我们能做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扩大教育的知识背景,用科学的理念指导教育行为,开发潜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我们能做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先想着如何好好爱孩子,然后再想着如何影响孩子,以人为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根雕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创造更多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充满美感的相互滋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祝愿大家都能享受教育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实现教子成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文中所提的①六大精神软件指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同情心、良好习惯;②家长的六大角色指物质供养者、精神供氧者、人生导师、啦啦队长、生命教练、知心朋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