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看一个

翠珍

文/符翠珍 <p class="ql-block"><b>  引言:在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手机已经是我们联通世界的首要工具,那么在下面的一个小小的故事是否出现在你们身上呢?从中又有什么感受呢?</b></p> <h5>  “再看一个,就一个。”我在心里默念着,一个短视频最多就几分钟而已,很快就过去了。</h5><h5> “ 你挑战过这样的游戏吗?今天我就来挑战……”电视里面的画面正在播放着一个以挑战吃美食的主播,他正喋喋不休地叙述着要去挑战吃什么美食。孩子眼睛直盯着前方的大屏幕,响亮的声音在屋里回荡着,他手里还拿着遥控器,大拇指停留在下一曲的按键。</h5> <h5>  “学习靠的是自觉,整天需要我来喊又有什么用。看他认真的表情,都被短视频迷倒了!”我心中不由得发出阵阵的感叹。孩子是无法知晓我此刻有多么的无奈。</h5><h5> 作为孩子的母亲,我不愿意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他长大后,回忆起小时候都是甜甜的味道。他现在什么都不需要思考,只要无忧无虑地生活就行。他不需要整天埋头苦读,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h5><h5> 因为孩子小,专注力差。他们在学习时,常常神游天外,发愣、玩玩具,他们甚至是把完整无缺的橡皮擦“大卸八块”,或是“碎尸万段”,刚用的水性笔会无端不出墨,或者是不见了某一个部件……就让他再看一个视频吧。</h5><h5> “你看完这个就把电视关了,今天已经看了几个小时了。”我叮嘱他道。</h5> <h5>  “好的。”他头也不抬,应付式地回应我。</h5><h5> “记得就看一个。”我再次大声叮嘱道,说完就往外走。</h5><h5> 就一个短视频而已,花不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他多看一个短视频能换来他认真写二十分钟作业,这笔买卖还是可以的。</h5><h5> 一分钟悄然从我的脚步下溜走了。六十秒又在我的思索中闪开了。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十分钟过去了!我伸着头直视着大门,试图找出孩子的身影,静静地聆听着,有没有孩子的脚步声。没有,安静的大门敞开着,连风吹的声音都静止了。一股怒气从心头开始蔓延,我用力地紧握着双手,指甲随着力度的增加插入手掌的深度越深。当我发现时,两个掌心已经留下了几个指甲痕迹。</h5><h5> “不能生气,孩子是自己生的。”连续深呼吸了几次后,我告诉自己。刚刚冲上脑门的怒气随着深呼吸后,慢慢在消散。</h5><h5> 我在心里对着自己说:“就看一个,可能那个视频比较长,有耐心一点。再等等。”</h5><h5> 我从裤兜里拿出了手机,指纹解锁后,习惯地翻开了微信页面,随便浏览了一下工作群的动态,看到没有什么新的信息,心便放松下来。接着我打开了微信的“视频号”,也刷起了视频。我也沉迷在一个个视频……</h5><h5> 一分钟悄然在刷视频里面中溜走了,六十秒又在观看视频里轻轻地消失了。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十分钟犹如眼皮上下一碰就过去了!</h5><h5> </h5><p class="ql-block"><br></p> <h5>  “就再看一个视频就去叫孩子写作业。”我心理默念着。</h5><h5> “叽叽……”几只黄色的小鸡在绿色的草地上悠闲地唱着歌。什么时候这些小鸡跑来这里,我关闭正在播放的视频,安静地看着前面的小鸡。再仔细看手机屏幕的时间,原来我已经刷视频半个多小时了。怪不得孩子喜欢看短视频,魔力太大了。作为成年人都无法抵御短视频的魅力,一看就是半个多小时,更何况是小孩子呢。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那么差,还不会约束自己。在他们心里其实就和我一样想:“就再看一个,看完一个就好”。结果往往是想法无限循环,那孩子不就沉迷了。</h5><h5> 如果不是自己打开视频看得入迷,是不是会生气地过去指责和骂孩子呢?学会换位思考,如果孩子舍不得放下遥控器,就跟他说:“看完这个就关机,我等着你。”然后静静地等着孩子,让孩子知道说到做到。</h5><h5> 我们人都会有依赖性,都希望等等,有时可能是一分钟,有时可能是十分钟,甚至就是一瞬间。我们就是在浪费了无数个一分钟,没能立即行动起来,只是一直在等待着。最后却是蹉跎了岁月,悔不当初!</h5><h5> “就看一个”,多少人因为这样的理由,三更半夜还在刷视频,不按时休息,把身体熬出病了;多少人因为这样的借口,闲暇时间没有利用好,全花在视频上,该完成的工作没有做,该学习的知识也没有学;多少人因为这样的念头,没有好好地陪伴孩子,造成一辈子的遗憾。也许还有更多的事情,仅仅是因为“就看一个”而耽搁了……</h5><h5> 古语有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如今却是“一刷视频误万事”。</h5><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