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茂名市金塘镇锡塘村粤剧团重新成立五周年的年庆,茂名各地的曲艺朋友应邀前来祝贺。本人也于几天前便被该团团长亚银哥诚邀到来。</p> <p class="ql-block">锡塘粤剧团的五周年庆既有传统仪式又有新的改革元素。传统仪式是剧团舞台后面一直敬有粤剧师祖华光的神像,农历每月初二十六都敬以香火水果。</p> <p class="ql-block">今天五周年庆在剧场中,舞台前举行。因为师祖华光像是固定在后台的,便先在后台简单拜祭,然后出来剧场进行。改革亮点是不用三牲,奉上生日旦糕一个,大家便围过来朝舞台和舞台后面的华光师祖虔诚礼拜。</p> <p class="ql-block">参拜师祖,都说些祈祷的说话。有的说,请华光师祖保佑我们锡塘粤剧团的艺术不断升华,越玩越强大,声名远播,为父老乡亲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有的说请师祖保佑锡塘粤剧团艺术辉煌,多出新作引起政府重视给予经济支持排练新节目……</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文章开头便说“锡塘粤剧团重新成立五周年”呢?跟团长亚银哥聊起来才明白。原来锡塘村在上世纪1960年便成立了一个粤剧团并且人才济济热情高涨。不久便涌现出文武生贵哥、花旦芳姐等一批名演员。一口气排了几个戏,逢年过节,特别是年例期,台期满满。凡演出周围村的群众都涌来“睇戏”,一时间声誉鹊起。</p> <p class="ql-block">锡塘村人永远不能忘记一段最自豪的时光。当年、提起锡塘村,远近都是羡慕的目光和交口称赞。哪时周围村的姑娘都往锡塘跑,而锡塘村的美女呢?更是“白雪公子”受到靓仔们的热捧追求。更有,追到锡塘花旦的便是一条村的殊荣。</p> <p class="ql-block">不久,文革开始,粤剧停演了十年。时间一晃便到了五年前,哪时的文武生贵哥也年近古稀了,花旦也成他姓人的婆婆级人物。而当年才七岁,背着妹妹跑来看排戏的亚银哥也过了花甲年华。但这代老人怎么心中都无法释怀一个粤剧的情结。恰遇一个民营粤剧团经营不善,便被壮心不已的锡塘人以两万元人民币将这“一担箱”(剧团的全部设备)买了下来,于是重新成立锡塘粤剧团。</p> <p class="ql-block">于是锡塘人雄心勃勃,重振雄风。在私营粤剧团班主日辉兄和师傅文笙兄的无私奉献下,帮重光后锡塘粤剧团排练一些剧目。锡塘人也刻苦发奋,勤学苦练。作为朋友的我们几位也曾为他们这尽些微力。</p> <p class="ql-block">然而,锡塘人的粤剧梦还在圆梦的途中。原因是演员年纪稍偏大,中老年人多,年青人少(年青人大多跑到城里创业了)。更重要的是缺乏经费支撑,无法补充更新戏服灯光音响布景,乐器等设备。但五年来该团每月起码开展两至三场曲艺活动,还不定时的举办大型曲艺邀请交流展演,将茂名地区各市县区、甚至阳江湛江等外地艺友都邀请过来,繁弦急鼓,粤韵悠扬。从上午开始玩到下午、晚上。既拉动粤西曲艺活动的发展,也给本村以及方圆数十里的父老乡亲营造欢乐气氛和美美的享受着他们喜爱的艺术。更为我们岭南文化粤剧粤曲的传承振兴作出贡献。让我们一起点赞感恩锡塘粤剧团,祝该团长盛永昌,步步辉煌!(完)</p> <p class="ql-block">掌板师傅指挥全场!</p> <p class="ql-block">各路前来的艺友,在丰盛的接待中无所不谈,成为挚诚的好友。</p> <p class="ql-block">吃着甜甜的旦糕的两位亚婆可能是当年的花旦或热心观众。</p> <p class="ql-block">这位是锡塘村当年往外输送(外嫁女)的花旦,现在还是我们茂名曲艺界响当当的中流砥柱!</p> <p class="ql-block">最香最美的宴席是是曲艺饭!</p> <p class="ql-block">这两位美女是锡塘妹的茂名唱家,风釆依然,更依然是锡塘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银哥、当年背着妹妹看村里排戏的小孩,现是锡塘粤剧团的团长。</p> <p class="ql-block">嘉宾乐手都是演奏高手,有时被邀来各种乐器高手都有三几位,轮番上阵,交流技艺,一玩就是一天。</p> <p class="ql-block">声情并茂!</p> <p class="ql-block">声腔悠扬!</p> <p class="ql-block">笛子师傅!</p> <p class="ql-block">声情并茂!</p> <p class="ql-block">祝锡塘粤剧团兴旺发达,步步辉煌,早圆粤剧梦,造福一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