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思维之花 ——思维导图展评活动

<p class="ql-block">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有利于学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改变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p> <p class="ql-block">      七年级(5)、(6)班的学生自课题实施以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思维导图多样的结构、鲜明的色彩,让学生的审美和创新意识有所提升。</p><p class="ql-block">      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班内举办了思维导图评比活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七年级下册重点学习虚词的分类及用法,课上引导学生认识并运用,回顾上学期学习的实词,充分了解词性。课后, 利用思维导图整合词性的相关内容,学生独立完成思维导图,有设计、有构图、有色彩、有层级,认真复习整合。</p> <p class="ql-block">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尝试,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很高。《海底两万里》整本书阅读结束后,我们举办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并进行解读、点评,最后评出特色奖。</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合理分工,有设计者、绘画者、梳理内容者、层级安排者,每个人都在为小组出谋划策,团结一致,赶超其他组。</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努力的样子都是可爱的,值得被赞美的!看,学生们在专注的制作。有趴在地上的、有蹲下指导的、有激烈讨论的,让课堂多了几分活力,让学习多了几分乐趣。</p> <p class="ql-block">       用时两节课,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了《海底两万里》思维导图的制作。看着他们满意的笑容,急于和老师分享的样子,我觉得有必要再上一节展示评比课。于是,就有了小组分工解读思维导图制作的设计意图、层级安排、内容呈现等。</p> <p class="ql-block">       一个个解说、一次次介绍,让全班同学赞不绝口。看清了他们的设计,明白了他们的意图,也能让其他组取长补短。这节课,让思维导图制作的意义延伸,每个组对《海底两万里》的内容更熟悉,思考更认真,逻辑更清楚。</p> <p class="ql-block">       这么精彩的展示,怎么能少了学生们的点评呢?一定要让有感受的学生更多的去表达、去评价,可取之处在哪?有什么建议?别说,学生从创意、内容、书写等多方面评价,对其他组的思考结果进行再思考。</p> <p class="ql-block">       比赛在学生们激烈的点评中结束,最后学生们根据各小组思维导图的特点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内容奖、最佳团结奖、最佳书写奖等。为了鼓励每个参与的小组,每个小组都得到了奖状。</p> <p class="ql-block">       学生们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面对问题的一种积极思考。这种积极的心态,已经远远胜过知识的获取。拥有了积极的思维品质,主动的创新意识,一定的审美创造,在未来的语文阅读学习中才会读到位、想具体、多角度解读文本。</p><p class="ql-block">       路虽远,行则将至!课题研究的路上,有行动就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   </p>

导图

思维

学生

小组

学习

层级

两万里

制作

内容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