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是思想高度重视、坚持一线指挥。实行镇、村一把手负责制,镇党委书记潘攀带领班子成员,逐村研究、部署工作,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积极配合项目快速推进。指派专人对接项目建设单位,项目伊始,就发动党支部引领作用,要求村两委干部,明确各自责任分工,把工作地点驻扎在项目建设一线,营造良好施工氛围。</p> <p class="ql-block"> 二是深入走访调研、认真细致规划。坚持“结合实际、有效规划”的原则,逐村组织村两委干部、群众代表与设计院进行座谈。同时,进行走访调研时每村安排乡干一名和熟悉村情村干部两名陪同设计人员,务求摸透村情,材料详实,确保基础扎实。结合调研的基础,根据各村的大小、布局,按照“重点示范、先小后大、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规划,以全镇整体引导各村个体,以各村个体之间相互有机衔接,确保规划整体合理有效。</p> <p class="ql-block"> 三是打造“三个示范”、树立工作标杆。供排水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通过规划设计,有机整合资源,形成了一沟门村为示范村的“管网+镇区管网”模式、以董寺村为示范村的“管网+污水处理站”模式和以瑶子头村为示范村的“管网+大三格”模式的三种建设模式,树立工作标杆、积累工作经验,为全面落实供排水一体化工作打牢基础。</p> <p class="ql-block"> 四是抓好“两个结合”、突出工作成效。一是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全力推进工作落地,与厕所改造、污水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结合,为达到“农村美”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科学、合理、长远规划全镇供排水一体化工作,与集镇建设、农旅发展有机结合,一体化推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基础支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