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棣花古镇

沧海

<p class="ql-block">去商洛出差,行驶在商丹路上,在导航图上意外发现不远处有“商於古道”景区。早就知道商洛是著名改革家卫鞅的封地,旧称“商於”,卫鞅也因此称“商鞅”,当年纵横家张仪就是穿梭于该古道上周旋秦楚之间,并以商於之地忽悠楚王与齐国断交而坐收渔翁之利。遂动念前往,到了却意外发现古道景区是一座小镇,名为“棣花古镇”。</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大门抬头就是一座“修旧如旧”的旱石拱桥,桥边巨石正面刻“宋金桥”,巨石背面刻“宋金街”,该街南北走向,应是古镇的中轴线了,街面用砖砌而成,向前望去意外发现路面沿中线东侧竖向平铺,西侧则是呈“人”斜砌。</p> <p class="ql-block">沿路向前不远是一广场,广场旁有亭,亭内一井,井圈上刻“宋金古井”,井边一牌上的解说揭示了“宋金”系列的源由。原来该古镇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南宋时期秦桧主导的“宋金议和”,以该镇的小河为界一分为二,东面为宋所有,西侧由金管辖,当地人善经商,便开始经营起“国际贸易”,随着贸易发展,小河也就成了小街又扩成了集镇。今天深圳的“中英街”也是如此,都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最终归于一统。通常古镇都有烧香拜佛的寺庙,此镇也不例外,在街最南段有一座古庙,只是庙内并列分建两座殿,东边殿是宋人的其供奉的是关公,西边殿是金人的其供奉的是二郎神,大有“关公战二郎”之势,却也相安无事。</p> <p class="ql-block">两殿中间立一石碑上刻“嘉庆二十年九月吉日立”便无它言,大约清为金后裔,如此立碑即记录了这段历史又不伤及当时汉人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返回路上又走到了广场,在古井亭对面有一高台,台上有几座青砖黛瓦、飞檐高挑的民居,意外在高台侧壁上看到有两块牌子,分别写有“平凹老宅”、“贾平凹文学馆”,顺台阶而上,穿过一道拱门,便是一座四合院,这就是“贾平凹文学馆”。正屋和两侧的厢房内均陈列了贾老的大作,还有一个贾平凹等身的彩色剪影,手握一支巨笔。</p> <p class="ql-block">从四合院另一侧门过去,又是一小院,小院中间有一块似卧龟的斑斓大石,忽地想起这应是中学课本《丑石》中贾老所感慨“以丑为美”的那块丑石,果然旁边的牌上描有全篇的《丑石》短文。</p> <p class="ql-block">而院子边有一青砖门楼,门额匾上题有“嘉祥延集”,这应是贾老的亲笔所写,门内也就是“平凹老宅”了,特别的是门楼与木制大门并不平行,相互呈10°左右角度,走进门也是一座四合院,且有人居住,迟疑间一个与剪影相似的大叔从屋内走出,攀谈后知道他是贾老的族弟,并打趣的说“现门前的那块丑石也和他一样,不是当初的那块了,只是相仿而已。”</p> <p class="ql-block">小镇南面正在大兴土木,有荷花池、游乐场、摩天轮,看来小镇也像那丑石,虽然有着千年的历史,却也抵不过岁月消磨慢慢沉寂了,随着社会发展,更是出了蜚声文坛的巨匠,人们又开始重新审视小镇,发现这里居然有着如此文化历史,于是小镇又以一种新姿态继续着往昔的繁荣,却也给我这次意外之行处处增添了意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