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升初”的记忆

山妹子

<p class="ql-block">1987年,小升初考试。我们这批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全部集中在乡政府所在地的乍曲街,考场设两处,一处在乍曲初中,一处在乍曲高中。</p><p class="ql-block">我们东北片的学校,都在高中校园里进行。</p><p class="ql-block">前一天,老师反复强调,要5:30到校,集合后,统一出发步行去10公里外的考场。上世纪八十年代,有自行车的人家很少,农村还没出现过摩托,步行几乎是唯一的出行方式。</p><p class="ql-block">家里没有钟表,唯恐迟到,晚上辗转反侧,多次爬起来,扒着窗户,看窗外的天色,估摸着时间。</p><p class="ql-block">清晨6点左右,校长兼我们的数学老师陈金来和班主任别运甫,率领我们40多个十三四岁十五六七孩子,浩浩荡荡的队伍,迎着朝阳出发了。为什么同一年级一个班的同学,年龄如此参差不齐,甚至相差五六岁呢?</p><p class="ql-block">这与当时的环境有关。那时学校少,老师少,交通工具缺乏,多数孩子们上学远,家长也没空送。以我为例:上小学三年级,就必须到离家2公里的村小学去就读,每天往返三趟,步行。早上5点多起床,去学校,两堂早课后,回家吃过早饭,再去学校,中午12:00放学,回家吃过午饭后,再去学校午休后,上下午课,下午6:00左右放学,回家!每天都是这么过,年龄小的话,刚开始阶段,是非常受不了了,除了多哭几次眼泪外,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还有的学生,离家更远,尤其上五年级的时候,没有每顿回家吃饭的便利,就每周自己背柴住校,带着馍馍和面条,借老师住室自己做饭,晚上住在宿舍里,都是打地铺,没有床!所以多数学生入学晚;还有的家庭,孩子多,需要大的带小的,等小的离手了,大的才能入学;还有就是,如果学习成绩稍微靠后的话,是不能升级的,所以就出现了五年制的小学,上十年的学生都有。和我同年出生的一个叫应语的小伙伴,二年级上了三年。还有一个大我两岁的叫喜云的姐姐,除五年级外每级都是上两年,她上了九年小学,如果不是辍学的话,她应该还得五年级留个级,估计才能上得了初中!比我早上学一年,我上初中了,她还在小学。</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能够小学不留一级,直接上到初中的,简直是牛×之极的人物,好像在我的印象里,10年之内只有那么一两个。</p><p class="ql-block">能够在虚岁14前,实现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也是老师骄傲的对象!</p><p class="ql-block">能够愈挫愈勇,不畏留级坚持到小学毕业的同学,也是精神可嘉的!而这类同学,多数都在三四年级,选择了“知难而退”,辍学了[流泪]</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务工,还是没听说过的,辍学回家的孩子,割柴、放羊、喂牛、跟着父母种地,再大点,结婚成家!饭后农闲的娱乐就是聚众打扑克,“五十K”“双升”很流行,12岁辍学的同族弟弟,人小个低,啥活儿也干不了,就在牌桌上混到16岁。打牌时,喜欢坐在矮墩上还用脚蹬着小桌拉撑,把身体折成三折,正长身体的年龄长期如此,毫无悬念地长成这个家族唯一的“上背锅儿”</p><p class="ql-block">也有,从课堂,直接到婚姻殿堂的,</p><p class="ql-block">五年级时我们班还有一对17岁的同学,五年级第一学期,冬,他俩就回去“结婚”了,第二年秋我们进入初中不到两月,他们的女儿就出生啦。</p><p class="ql-block">话题拉回来。</p><p class="ql-block">一个多小时,我们到了考场</p><p class="ql-block">第一场,语文,这是我的强项,顺顺溜溜,应该不错。</p><p class="ql-block">第二场,数学,本就是我的短板。晚上没休息好,又起早赶路,四五点钟时吃的那两个馒头,这会估计也消化完了,困意袭来,阻挡不住,意识渐渐散乱,掐手臂拧大腿,效果也不好。不知过了多久,同庄的小伙伴雅琴,估计是看到了,就用一枚小石子偷偷掷我,就那么一下,我一个机灵,瞬间清醒。</p><p class="ql-block">但为时已晚,还没做完,就被收卷了[流泪]</p><p class="ql-block">结果可想而知,重点初中的梦,是不想啦!进了普通初中,坐进了庙湾初中的课堂!</p><p class="ql-block">话说,当年我们一班40多个学生,考上重点初中的,也只有两人,其中一个叫付红彦的同学,平时里,成绩的确不错,大家不意外。而另一位同学,确实不怎么显山露水。我们当时都归结为:他是超常发挥!</p><p class="ql-block">高中时,我和他殊途同归,又坐一个班级一个教室,这时知道他姐,就在那个重点初中教学,他姐夫在乡政府工作。走上社会多年后,回想起来,心里不由感慨:原来人家有双保险啊!</p><p class="ql-block">最让人意外的是,我们的班长大海,学习非常好,人也敦厚勤奋,对集体工作很负责,竟然也落榜了,和我一样,只上了普通初中。真让人唏嘘不已,扼腕叹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