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0日我和发小杨桦、徐玲玲约好了去国家博物馆参观“心影传神——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我提前在网上购好了这天的参观票(优待票99元一张)。我们约在上午10点半集合,现在进入国博有专门的预约观众安检通道,看到进入国博的人流络绎不绝,感到工作日来国博看各种展览的人出乎意料的多。 我们仨直奔主题,来到位于国博二层的“心影传神——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展厅。此次展览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馆藏中精选了文艺复兴至当代的50幅画作,包括拉斐尔、提香、贝尼尼、鲁本斯、伦勃朗、安格尔、莫兰迪、夏加尔、草间弥生、蔡国强等50位艺术大师的自画像。我虽对于这些艺术大师知之甚少,但能在家门口跨越时空、近距离欣赏艺术家们“不朽的面容”也感到很难得、很兴奋。 展厅起始处最显要的位置留给了这幅举世闻名的拉斐尔·桑齐奥的自画像,据介绍,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尽管他英年早逝,但在其绘画生涯的二十多年中仍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拉斐尔·桑齐奥</font></b></h3> 拉斐尔自画像的旁边是拉斐尔画的堪称文艺复兴巅峰时期之代表的《雅典学院》(示意图)和《椅中圣母》。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拉斐尔画的《雅典学院》(示意图)</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拉斐尔画的《雅典学院》中有他自己的自画像</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拉斐尔画的《椅中圣母》</font></b></h3> 这是提香·维切洛自画像,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提香·维切洛</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提香画的“花神”</font></b></h3> 这是詹洛伦佐·贝尼尼《自画像》1598-1630,他是欧洲17世纪才华出众的雕塑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舞美设计师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詹洛伦佐·贝尼尼</font></b></h3> 这是巴乔·班迪内利《自画像》,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画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巴乔·班迪内利</font></b></h3> 玛丽埃塔·罗布斯蒂 《自画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玛丽埃塔·罗布斯蒂</font></b></h3> 这是彼得·保罗·鲁本斯 《自画像》(1577-1640),17世纪初,他活跃在意大利,为巴洛克风格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彼得·保罗·鲁本斯</font></b></h3> 伦勃朗·凡·莱茵 《自画像》,作为一位以明暗对照法来还原真实的画家,伦勃朗以其肖像画最富盛名。这幅自画像作于画家去世前不久,当时他已无意美化自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伦勃朗·凡·莱茵</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伦勃朗的作品《夜巡》</font></b></h3> 迭戈·委拉斯凯兹(1599-1660),他是西班牙的巴洛克式画家,也是西班牙具有贵族威严的绘画巨匠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迭戈·委拉斯凯兹</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迭戈·委拉斯凯兹的作品</b></font></h3> 乔瓦尼·曼诺齐 的自画像(1615-1620),他是为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和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制作壁画的艺术家中的佼佼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乔瓦尼·曼诺齐</font></b></h3> 卢多维科·卡尔迪自画像(1559-161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卢多维科·卡尔迪</font></b></h3> 乔瓦尼·巴蒂斯塔·萨尔维,(又名萨索费拉托) 《自画像》l609-1685<br>萨尔维以其经典的圣像画作品闻名,是技艺精湛的肖像画家。<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乔瓦尼·巴蒂斯塔·萨尔维</font></b></h3> 雅克·路易·大卫 《自画像》,他的代表作《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画面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气氛庄严,光影、质感和色彩层次丰富且艳丽辉煌,人物服饰、表情和环境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显示了大卫高超的写实技法和扎实的绘画功底,堪称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雅克·路易·大卫</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雅克·路易·大卫画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font></b></h3> 贾斯图斯·苏斯特曼斯的自画像,他担任美第奇宫廷的御用肖像画师达60年之久,对佛罗伦萨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贾斯图斯·苏斯特曼斯</font></b></h3> 克里斯托福罗·穆纳里自画像,画家以擅长绘制水果、花卉、东西方瓷器,以及精美银器和玻璃器皿等静物闻名遐迩。难怪他手中的玻璃杯画得相当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克里斯托福罗·穆纳里</font></b></h3> 安东尼奥·乔奇 《自画像》,这幅自画像与其他人有很大的不同,画家的肖像悬挂在右上方的木架上,隐藏在多个暗示他职业身份的物品中,并不在意通过位置、大小或光线强弱来阐明自己是画中主角。安东尼奥·乔奇本身就是错视画领域的专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安东尼奥·乔奇</font></b></h3> 让·巴普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自画像》(1796-1875),柯罗运用对比强烈的色调和阴影来强调画作中每一个组成元素的独特能力,赋予这幅小型作品一种如伟大杰作般的力度和强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让·巴普蒂斯特·卡米耶·柯罗</font></b></h3> 安德斯·莱昂纳德·索恩 《自画像》(1860―1920),1889年,29岁的佐恩完成了这幅自画像。作品技艺高超,用骤然的色彩照明来增强画面效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安德斯·莱昂纳德·索恩</font></b></h3> 加埃塔诺·基耶里奇 《自画像》1838―1920,加埃塔诺、基耶里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肖像画家、从这幅自画像中可见一斑。此画展示了他在捕捉人物脸部各种真实性细节方面的非凡技巧。1881年,基耶里奇完成了这幅自画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加埃塔诺·基耶里奇 </font></b></h3> 塞西莉亚·博克斯《自画像》,她是一位美国艺术家,被誉为最杰出的肖像画家之一,曾描绘众多政治、艺术、文学界的卓越人物。她是乌菲齐美术馆自画像藏品中唯一的美国女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塞西莉亚·博克斯</font></b></h3> 卡尔·奥洛夫·拉森 自画像,卡尔·拉森是瑞典艺术界的领军人物。在成为职业插画师后,他决定以法国当代绘画为典范革新自己的具象绘画技艺。这幅1912年捐赠予乌菲齐美术馆的1906年的自画像,画作名为《自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卡尔·奥洛夫·拉森</font></b></h3> 马克·夏加尔 《自画像》,在马克·夏加尔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共创作了三十多幅自画像,乌菲齐美术馆收藏的这幅也许是其中最令人回味的。自1959 年起直至 1968 年,该作品历时九年才得以完成,它既是对法国的致敬,也是对生命的歌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马克·夏加尔</font></b></h3> 罗伯托·法韦洛 《我的一部分》,看到这幅自画像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怪异,原来是这位艺术家的特色。<br>法韦洛以其为文学作品绘制的精美插图而闻名,他集插画家、水彩画家、油画家和雕塑家的身份于一身。他笔下经常诞生出人意料且荒诞的场景,充满奇异的艺术主题,带有一种模糊的后超现实主义感:在天马行空的梦幻世界中,人类身体与鸟类、昆虫以及神话生物交织组合在一起。<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罗伯托·法韦洛</font></b></h3> 草间弥生 《自画像》<br>草间弥生通过日本漫画般的、充满色彩与魔力的凝视,她再次使用最具特色的圆点构建自己的脸庞和上半身,搭配画作背景里的网格状图形。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不要近看哦。<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草间弥生</font></b></h3> 蔡国强 《炸蔡》<br>这是这次展出的作品中唯一的中国艺术家的自画像。<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蔡国强</font></b></h3> 乔治·莫兰迪的《自画像》,在这幅自画像中,35岁的莫兰迪身穿衬衫和马甲,目光专注,仿佛全神贯注于用平淡柔和的色调将自己的形象转化到画布上。具有典型低饱和度“莫兰迪色”的特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乔治·莫兰迪</font></b></h3> 翁贝托·布鲁内莱斯基的《自画像》,此画作于1936年,布鲁内莱斯基57岁,正处于事业巅峰期。他站在巴黎工作室窗前,以自豪的姿态与骄傲的神情表现自己作为一名成功的画家、插画家和舞美设计师的身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翁贝托·布鲁内莱斯基</font></b></h3> 乔瓦尼·博尔迪尼(1842-1931),从19世纪90年代起,博尔迪尼以肖像画家的身份声誉鹊起,以其为人物注入精致、优雅且不失神秘感的能力,使得巴黎最著名的女性们争相请他为自己画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乔瓦尼·博尔迪尼</font></b></h3> 卡洛斯.杜兰的自画像,他很自信,目光坚定。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卡洛斯.杜兰</font></b></h3> 让·路易·哈蒙的自画像,作品展露了他极为细腻的手法,通过红、灰、白等朴素色调,以敏锐有力的笔触,精准捕捉了人物的犀利目光、蓄胡的脸庞以及略显愁容的前额皱纹。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让·路易·哈蒙</font></b></h3> 特蕾丝·施瓦茨·范杜伊尔1851-1918,画中人物一只手遮挡阳光,另一只手拿着作画工具,颇具新18世纪气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特蕾丝·施瓦茨·范杜伊尔</font></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路易莎·格蕾丝·巴托里尼 《自画像》,闪烁着珍珠光泽的面庞,在浓密栗色头发的映衬下楚楚动人,一双黑色眼眸流露的宁静与沉思,在这无瑕的脸上更显庄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路易莎·格蕾丝·巴托里尼</font></b> </h3>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自画像》 安东·拉斐尔·门格斯 《自画像》 玛丽·路易丝·伊丽莎白·维热·勒布伦 《自画像》<br>这是这些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幅自画像。作品捕捉了她正在工作室内为路易十六的妻子、著名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绘制肖像的一幕。此作既展示了画家本人的美貌,也彰显了她身为肖像画家的身份。<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玛丽·路易丝·伊丽莎白·维热·勒布伦</font></b></h3> 《维热-勒布伦夫人和她的女儿》路易丝-伊丽莎白·维热-勒布伦<br>这件作品是肖像画家玛丽·勒布伦的出色代表作,也是她的自我写照。画中的女画家装束朴素典雅,端庄秀丽,正俯身坐着,怀抱着女儿。女儿的脸庞天真可爱,紧贴着母亲,双臂搂着母亲的脖子,十分亲昵。<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维热-勒布伦夫人和她的女儿》</font></b></h3> 展厅内 这个展览既有实物真迹,同时又有沉浸式体验部分,当我们走进沉浸式展厅以后,就仿佛来到了佛罗伦萨,走进了乌菲齐美术馆,这里用光影再现了乌菲齐美术馆里收藏的几百年来的艺术珍品,非常惊喜,非常震撼。 观看这个展览的感受就是非常值得,非常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