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津门走马,塘沽行书(二)十八街麻花都正宗

听雨发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二,十八街的麻花都正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天津的路上,我就向十岁的A米大吹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其中麻花有腰那么粗,身高那么长,青红丝如条条彩带,冰糖似颗颗钻石……说得她的小嘴一动一动的,其他人窃笑,夸张了。</p><p class="ql-block">吃过包子,已是华灯初上。突然发现,马路对面灯火阑珊处,一排大约有十余家十八街麻花店,细看,家家都堂堂正正地自称正宗,也算一景。</p><p class="ql-block">但问题是,谁正宗?常识告所我们,李逵只能有一个,其他应是李鬼。</p><p class="ql-block">只能问问路人。他操着正宗天津腔,大手一挥:“嘛呀,都是正宗”。</p><p class="ql-block">那就查查百度,谁知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却意外查出了三个关于十八街麻花的传说,有点意识。略删改后附下:</p><p class="ql-block">传说一:</p><p class="ql-block">说是十八街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两兄弟。这哥俩在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一间麻花店,一为“桂发祥”、一为“桂发成”。由于制作的麻花很有特点,受到了百姓的欢迎。一问“在哪买的麻花”,回答说“十八街”。时间长了,“十八街麻花”就成了人们的习惯称呼了。1937年范贵林、范贵才两兄弟各自开设麻花店。范贵林开了一家起名“贵发祥”。范贵才开了一家起名“贵发成”。由于他们之间的竞争,促进了麻花质量的提高。范贵林屡经探索,终于研制了夹馅和半发面的新品种。兑碱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增减配比方法,使炸出的麻花一年四季保持质量稳定。</p><p class="ql-block">传说二:</p><p class="ql-block">说是清朝末年,有一个叫刘老八的人在今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开了一间麻花店,店名“桂发祥”。这刘老八人很聪明,研究出了很多种麻花的做法,尤其在掌握好麻花酥而不艮上有一手绝活。至于麻花的称呼,与上述相同,这里就不赘言了。</p><p class="ql-block">传说三:</p><p class="ql-block"> 说是十八街麻花有个少掌柜的,一次出去游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饿,就要点心吃,可巧点心没有了,只剩下一些点心渣。那少掌柜的灵机一动,让人把点心渣与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锅炸。结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样,既酥脆,还不艮,而且香气扑鼻,很是可口。后来就按照这个方法摸索出了一套绝活。从此,十八街麻花的名声也就越叫越响了。</p><p class="ql-block">后来一想,人家天津人心大,十八街也就是个地域名,大家都按传统做法炸麻花,一样好吃,就都是正宗了,何必非争个南阳襄阳?传说就有三个,也无论真伪,也就是让你吃着麻花图个乐。</p><p class="ql-block">几个店逛下来,也真服了。大的有一百多斤的,小的只有拇指大小,各种口味,各种成份,看的眼花缭乱,早就忘了什么正宗不正宗。</p><p class="ql-block">随机在一个店里停下,总得买一点吧。女老板更有意思,她问我是送人还是自个吃。</p><p class="ql-block">我问这有什么讲究吗?</p><p class="ql-block">她说,送人就买整根的,有样儿。自己吃就买这,碎的,一样好吃,整的也得弄碎吃。但是价格不一样,完整的六十多一斤,碎的十八。</p><p class="ql-block">看来,女老板比有些农家乐实在多了。</p><p class="ql-block">最后还是买了一根大的,四根小的,高高兴兴回宾馆,掰碎了全家吃。还不错,外层是脆的,里面是酥的,油虽大,没有什么“哈”味。</p><p class="ql-block">那一带很热闹,一路逛一路说笑,逛着逛着,忘了买耳朵眼炸糕,留个理由,下次再来。</p><p class="ql-block"> 2023.5.</p> <p class="ql-block">满街十八街大麻花都正宗</p> <p class="ql-block">买哪家的麻花,真是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没有最大,只有更大。</p><p class="ql-block">没有最炫,只有更炫。</p><p class="ql-block">没有最好吃,这个吃不到。</p> <p class="ql-block">麻花的世界也精彩。</p> <p class="ql-block">忘了买耳朵眼炸糕,下次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