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我没有见过林岫先生,只是2016年仲秋,我请山东籍书法家周传亮老师,精心书写了一幅‘百寿图“先送到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委托办公室领导转交给先生,以示我对林岫教授的敬仰之心!</b></p><p class="ql-block"><b>时近两年音信皆无,我更也没把这一件事挂在心上。那时也曾经想过,林岫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并且还曾经担任北京市书协主席,对我的这一份‘小小心意’也不可能当一回事,甚至早就忘却了。可2018 年6月16日我突然接到了林岫先生专门给我寄来的她的墨宝,真有点受宠若惊。这意外地惊喜不啻一声霹雳,瞬间让我感受到了先生那颗热烈奔放平易近人的心,自此更使我仰慕先生了。</b></p><p class="ql-block"><b>我爱从网上写文章,这一嗜好大概也坚持了10多年了。虽然文章写得不好,甚至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可每一遍文章我都是从真心里流出,自然也就情真意切。就这样我的拙文它竟然成了我跟许多文人雅士、官宦名流认识沟通的桥梁。我国美学大师杨辛老从网上读我文章后,我们竟然成了忘年交;向李学勤老惠赠我‘大象无形’四字,对我以资鼓励;北大原中文系主任张兴根老更是对我倍加呵护;我,一个名微才薄不堪一视的小人物,得到了三位国宝级的大学问家的厚爱,真是缘分不浅了。当然还有许多全国对我关心呵护的同仁、师友,也同样使我感激不尽!他们无论是谁?都给我留下了对他们的深深敬意!</b></p><p class="ql-block"><b>“柳茅书屋”陋室虽旧,但名扬四海;我人小位微,可笔惊上帝。他们一长串的英名和墨宝,在“柳茅书屋”之内熠熠生辉,我真可谓幸福之致了!明天我将把林岫教授的墨宝装裱起来,挂在我四壁皆书的雅室之内以示恭仰!当热不是以此炫耀,因我是一个最厌恶博取虚名的人。</b></p><p class="ql-block"><b>我的生活十分简单,我的生活便是读书,我是一个十足的不折不扣的从来也没有狂思妄想的人。对于追名逐利耍奸使计沽名钓誉,我这一生从来没有想过,甚至根本没有想过!我,就是一个贫下中农的后裔,一个从柳桥峪深山沟沟里走出来的草木之人,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本事和能耐与其他人一争高低了。独守一份清苦,独守一颗平常的心,独享书香给我带来的心灵滋润,坚持读书求索,乐此不疲地从网上写文章,这就是我最大的理想,甚至它是我生命中的一份执着。我也算对得起自己一份良心,对得起热爱读我拙文而且还经常指教我、鼓励我、鞭策我各位文学前辈了,这其中就包括林岫教授。</b></p><p class="ql-block"><b>2018年6月26日写于柳茅书屋。</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