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狂野肯尼亚,寻觅自然奇精灵(兽类篇)

山水之间

<p class="ql-block">  来到肯尼亚, 就进入了一个野兽和人类共生共息的荒野国度,数以万计的原生态生灵在安博赛利、马赛马拉等广袤无垠的草原中逐鹿,成群结队的大象、长颈鹿、猴子、瞪羚等随处可见,著名的“非洲五霸”非洲狮、非洲象、非洲水牛、黑犀牛和非洲豹及各种动物在这里各显神通,在这片野性而神秘的原野上,动物界每天都在上演速度与力量的比赛、智慧与勇气的较量,更有生存与死亡的的拼搏。非洲大草原食物链顶端的肉食动物,可以称霸草原,体格强健的大型动物,即使是食肉动物也要对其退避三舍,而那些弱小动物或凭灵活或凭速度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这里丛林法则主导生存,弱肉强食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洲豹</p><p class="ql-block">东非大草原上有两种非洲豹:猎豹和花豹。</p> <p class="ql-block">猎豹属于猫科猫亚科猎豹属猎豹种。</p><p class="ql-block">猎豹的脸上有两道明显的黑色“泪痕”。</p> <p class="ql-block">猎豹是陆地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最高时速可达110-120公里/小时。在高速奔跑中,他们以每步大约7米的距离前进,可以在3秒内从0加速到最高速度。</p><p class="ql-block">因为栖息地的消失,猎物的减少以及与人类的冲突不断,猎豹数量在不断减少,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濒危物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豹</p><p class="ql-block">花豹属于猫科豹亚科豹属花豹种,</p><p class="ql-block">花豹面部没有两道明显的“泪痕”,它身上的斑点是中空的、玫瑰状的,而猎豹身上的斑点都是实心的。</p> <p class="ql-block">花豹喜欢在树上活动,除了捕猎外,它休息时在树上,储存猎物也是将猎物挂在树上,而猎豹不会爬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洲象</p> <p class="ql-block">成群结队数百头大象在草原上漫步的场景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成年非洲雄象高于3.5米,最高可达4.1米。体重约为2.7至6吨,最重记录有13.5吨。耳朵非常大,上下可长达1.5米。雌、雄均有长獠牙,但雌性的小得多。</p> <p class="ql-block">大象是典型的群居性动物,且属于“母系社会”,雌象在群落里处于领导地位。每天的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活动时间等等,都由做首领的雌象负责。雄性在象群里没有任何的话语权,绝大部分的雄性成年之后,会被赶出象群,只留下少数几个,负责象群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洲狮</p> <p class="ql-block">非洲狮是非洲最大的猫科动物。</p><p class="ql-block">狮子躯体均匀,四肢有力,有“兽中之王”的美誉,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全长可达3.6米,肩高1.2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洲野水牛</p> <p class="ql-block">非洲野水牛是群居动物,牛群中最强壮的公牛会成为族群的领袖,统领牛群,并享有吃最好草粮的权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河马</p><p class="ql-block">河马是杂食性淡水物种。体型巨大,体长2-5米,包括一条长约35厘米的尾巴,肩高1.5米,体重1,300-3200千克。</p> <p class="ql-block">河马的头硕大,眼、耳较小,嘴特别大,尾较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犀牛</p><p class="ql-block">体长约3-3.75米,肩高1.4-1.8米,尾长约70厘米,体重约800-1400千克。尽管名叫黑犀,它们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于灰白色,这个名字一般被用来区别于白犀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疣猪</p><p class="ql-block">因眼部下方具疣而得名,且雄猪吻部多具一对较小的疣,在挖土取食时,这些疣可能有助于保护眼睛。头较大,占体长的三分之一。背部具鬃毛。獠牙长而锋利。</p><p class="ql-block">独居或成群穴居,善于挖洞。以青草、苔草及块茎植物等为食,偶食腐肉。喜泥浴。生存能力很强,非常适应高温和干旱环境,可连续数月不饮水。繁殖力很强,但幼崽死亡率很高。天敌如狮、豹、土狼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鬣(liè)狗,</p><p class="ql-block">常被称为“非洲二哥”。</p><p class="ql-block">鬣狗为什么会被称为“非洲二哥”呢?因为它们是非洲大草原唯一能与狮群抗衡的食肉猛兽,有着陆地食肉哺乳动物中最强的咬合力,平均可达460千克。作为对比,非洲之王狮子的咬合力也仅为360千克。</p> <p class="ql-block">群体出动、共同狩猎是鬣狗的捕猎战略,一旦选中猎物,它们会以时速60公里的速度发起追击,把猎物追赶至精疲力尽后围起来,一只从正面骚扰,其他成员从不同方向进攻,猎杀大型动物也丝毫不在话下,真不愧是非洲草原上的顶级猎食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背胡狼</p><p class="ql-block">也叫黑背豺,</p><p class="ql-block">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小型的犬科动物,虽然很弱小,但却被称为非洲“最强路人王”,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种纪录片的镜头里面,它就是黑背胡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獴</p><p class="ql-block">獴以吃蛇为主,也猎食蛙、鱼、鸟、鼠、蜥蜴、昆虫及其他小哺乳动物。獴是蛇的天敌,它们不仅有与蛇搏斗的本领,而且自身也具有对毒液的抵抗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颈鹿</p> <p class="ql-block">长颈鹿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长着豹纹的骆驼”。它们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6-8米,体重约700千克,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斑马</p><p class="ql-block">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没有任何动物比斑马的皮毛更与众不同。斑马周身的条纹和人类的指纹一样——没有任何两头完全相同。</p><p class="ql-block">斑马为非洲特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瞪羚</p><p class="ql-block">身高60-110厘米,体重13-29千克。该属物种有像小鹿一样的浅棕色皮毛,身体的下部一般是白色的,有些个体在背部和腹部的相邻部分有一个长长的黑色标记。雄性瞪羚有长而弯曲的角。</p> <p class="ql-block">瞪羚体质强壮,是非常敏捷的动物,有适合长跑的腿,适于奔跑。可以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持续奔跑。</p> <p class="ql-block">转角牛羚</p><p class="ql-block">又称南非大羚羊或黑面狷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岩羚</p><p class="ql-block">它们体态娇小,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灵活的大耳朵,灵敏活泼的小岩羚是非洲草原上的乖巧又可爱的存在,在大自然当中堪称“萌主”的存在。然而在残酷的竞争中,它们不得不练就一身本领逃避天敌的侵扰。当它们察觉到危险时,幼崽常采取趴卧的隐蔽策略,躲在草地里,观察并聆听;当危险过于逼近时,小岩羚会沿Z字形路线快速逃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非狒狒</p><p class="ql-block">体型较大,在灵长类中仅次于猩猩属。</p><p class="ql-block">狒狒是日行性动物,主要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草地、开阔的林地、石砾山地等区域,通常在地面活动,亦会爬树。群居动物,每群的大小通常为30-60只,雌性数量较多,但是雄性地位较高。雄性的东非狒狒借由打架来决定彼此的阶级,只有高阶的雄狒狒才能与发情中的雌狒狒交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尾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鬣蜥</p> <p class="ql-block">动物名称查询于万物识别APP及百度,如有谬误,敬请谅解并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