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四川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距离成都市约400余千米,总面积达650.747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扎如寺坐落于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扎如马道中途,宝镜岩下,是九寨沟附近最大的雍仲本教寺庙。据藏文史籍记载,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藏语全称叫“热悟贡扎西彭措林”(圣地吉祥圆满洲)。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寺院被毁后,寺址归附近的扎如村所有,故顺口称之为“扎如寺。现任住持为奔卡嘎桑仁静仁波切。</p><p class="ql-block">扎如寺由大殿、藏经楼、吉祥多门塔等组成,是一座具有浓厚藏族寺庙色彩的建筑,庙前挂有五色经幡,随风而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九寨沟去往都江堰的路上,路过这个小村子,我们在这村子里吃的牛肉面和奶茶。</p><p class="ql-block">我特别喜欢这个小村子,看样子没有几户人家,但是,寺院和僧人特别多,有着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和谐、安祥、宁静伴随着整个村庄,让人放心在此停留休息。想起来很留恋这个不一样的地方。再见了,不知道何年何月还能再去看看这个充满安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古城松潘县,古名松州,是四川省历史名城,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边陲重镇,被称作“川西门户”,古为用兵之地。史载古松州“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右达康藏”,“屏蔽天府,锁阴陲”,故自汉唐以来,此处均设关尉,屯有重兵。松潘县还是前往九寨沟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唐武德元年(618年)在此地置松州,两宋因之,元为松、潘、叠、宕、威、茂等处宣慰司,明置松潘卫,清改松潘厅。松州城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边陲军事重镇,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茶马互市的商贸集散地,是我国现存城樯中首屈一指的古城遗址。唐朝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者前往长安求婚。使者路过松州,被州官扣押,松赞干布大怒,亲率大兵二十万人入侵,唐都督韩咸战败,唐太宗命史部尚书统军抵达松州,经川主寺一役,唐军大胜。松赞干布返藏后又遣拾使臣送黄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晓以大义,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传为千古佳话。进入松潘县城,方圆十里的城门城墙高大古老,保存完好。在漫长的历史风雨中,这里的藏、羌、回、汉民族与古城一道历经了无数的战乱兴裒,古城墙记载和显示着风云变幻的沧桑和深沉豪迈的民族风格。</p> <p class="ql-block">松潘县幅员面积8486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06′—33°09′,东经102°38′—104°15′之间。东接平武县,南依茂县,东南与北川县相邻,西及西南紧靠红原县、黑水县,北与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接壤。县城南距成都335公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江堰(Dujiangyan),四川省直辖,由成都市代管,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市境东与彭州市、郫都区、温江区交界,西、北与汶川县相连,南邻崇州市;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 ,辖6街道、5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都江堰常住人口为710056人。 都江堰简称“灌”,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区,是古蜀国的发祥地之一。都江堰市以山、水、林、堰、桥浑然一体,体现城中有水、水在城中、“灌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为此有着“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美誉。都江堰—青城山在民国时期就列为川西风景名胜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