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王健,中国好人

寒地山人陈良

<p class="ql-block">战友王健,中国好人</p><p class="ql-block">文/陈良整理</p><p class="ql-block">王健老战友,​退伍故乡归。</p><p class="ql-block">初心一团火,正气一身随。</p><p class="ql-block">过往三十载,见义能勇为。​</p><p class="ql-block">救人愈四十,弘扬我军威。</p><p class="ql-block">于今奔古稀,三代同一居。</p><p class="ql-block">尽情享天伦,专业户独具。</p><p class="ql-block">中国好人榜,人人都赞扬。</p><p class="ql-block">好人有好报,幸福万年长。</p> <p class="ql-block">一、“拦江河的平安守护神” </p><p class="ql-block">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城区,沿着白安河上溯43公里,有一个偏远而美丽的集镇一一拦江。小镇因水得名,沿水而建,百姓靠水而居。白安河流经此处也换了名字,被这里的人们亲切地唤作“拦江河”。河流深情婉转,给小镇平添了几分灵秀,也滋养出了许多传奇。</p><p class="ql-block"> 王健,比我小几岁,1958年生人,1978年入伍,也是我们连队五班的战士,不过那时我以经是在连队当文书,印象中他是一个个头不髙但很结实很帅的一个小伙子。那一年我又调出了,所以和他接触的不是很多。但他退伍后的精彩人生却令人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战友的微信群聊中得知王健是当地的明星人物,引起了我的好奇。这次战友们在长春聚会中我与其见面并聊了很多,今年年奔7旬的王健,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显得更年青一些。方脸型,黝黑透红的面庞;两道平直的浓眉带着几分英气,依稀可见当年当侦察兵时的样子;眼睛不大,迥迥有神,虽然说不怎么善于言谈,但浓重的四川口音,听起来很是铿锵有力。平头顶留成的发丝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立着。 如果不是在微信视频中聊过天,我怎么也不会想到面前站着的这位四十几年前的战友竟然就是传说中的“拦江河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 我又在网上搜索到不少关于他的事迹,战友聚会后又得到了不少关于他的相关事迹资料,于是东摘西取,选择一些典型事例,重新形成了如下文字,介绍给战友和朋友们。 </p><p class="ql-block"> 王健家住的拦江镇原叫兴隆场,明末清初以来,人们就在此赶场(赶集),逐年扩建场镇,因当时本地的盐业和手工绵织发展很快,场镇日趋繁荣,逐渐兴隆,因而命名为“兴隆场”。当时白安河蜿蜒围绕场镇流径大码口,经常造成水灾,在乾隆年间,就填河改道直往下流,因场镇拦断了原河,故称之为“拦江”,随着盐布业的发展,成为遂宁的四大镇之一,现如今已经发展为四川的百强名镇。</p><p class="ql-block"> 王健 他家的房子就座落在拦江河畔,不到100平方米,是拦江街上最老的几间小青瓦房之一。紧靠着金龙桥,门口就是一条从金龙桥通往会元桥的小路。小路差不多三四步宽,这三步之外就是蜿蜒的拦江河。</p><p class="ql-block"> 这条街人口密度大,常住人口有五、六万,从孙家桥、陈玉桥到金龙桥、会元桥,还有猴儿湾、吊石岩,那些在河边洗东西的、耍水的、钓鱼的、过路的,尤其是夏天里小娃娃洗澡的常常发生有人落入河中溺水的事故。</p><p class="ql-block"> 让时光倒流30多年前,回到1985年春节的前一天,这天按公历是2月19号大年三十,该逢莲花场。用老百姓的话说,“腊月三十天逢花子场”,就算是叫花子,一年到头了也要在这一天办点年货。但这天特别的冷,下了一夜的小雪,直到天亮依然没有停。</p><p class="ql-block"> 自从1982年退伍以后回到故里,王健他就一直在拦江、马河、莲花几个镇上成为流动的地摊小商贩,就像蜜蜂赶花一样,哪里“逢场”就往哪里跑,在附近的几个场镇上赶场卖些衣帽鞋袜之类的日用小商品。</p><p class="ql-block"> 这天王健起了个大早,站在灶边稀里呼噜地喝了一碗滚烫的红苕稀饭,就急匆匆收拾东西准备去马河场镇上的大集摆摊。由于来的早,占到了一个好位子。这天的人特别多,</p><p class="ql-block"> 过年嘛,图的就是个闹热!人们纷纷从家中走了出来。不挤、不挨、不笑、不闹还叫什么赶场?算什么过年?尤其是桥上,人挤人人挨人,简直连插根针的缝都没有, 由于王健早早占到了一块摆滩床的“风水宝地”,因而这天的生意又特别好,很快就把所带来的货销了个精光。正当他准备收摊子时,就听到仅仅三四十米外的河桥上一阵人声喧哗,赶场的人都往那边涌了过去,有人在高声大喊:“不好了,快点!有人掉到河里去了!”</p><p class="ql-block"> 王健丢下摊子,疾步冲了过去。河边已经挤满了人,他从人缝里钻了进去,挨近河岸,只见河里有一个小女孩,正惊慌失措地尖叫着,挥舞着双臂奋力扑腾。冬季的拦江河水面并不宽,不过六七米的样子。但是这一段的河水因为地势的原因水流比较急,而且小女孩不识水性,毫无章法的挣扎不仅没有让她获救,反使她离岸越来越远,还加快了下沉的速度。岸上的人有的拿着竹竿,想要递给女孩;有的拿着绳子,想要扔给女孩;人们七嘴八舌地喊着,“你手别乱动!”“把气吸进去了要憋一会儿!”“脚要用力踩!”</p><p class="ql-block"> 眼见得女孩越沉越深,越冲越远,河面上只剩一个脑袋忽上忽下了。王健来不及迟疑,衣服鞋子来不及脱就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河水中。在当侦察兵的时候,他就练出了一身好水性,这样宽的河面,就是武装泅渡几个来回也是轻而易举。</p><p class="ql-block"> 但就在入水的一刹那,他依然被冰冷的河水冻得牙关一紧,浑身一颤,几乎失去了知觉。刺骨的河水从领口、袖口、裤腿口灌进来,很快浸透了衣服,他只觉得浑身象被挂满了石块在下坠,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要冻得僵直了!</p><p class="ql-block"> 他不顾一切的很快就游到小姑娘的身边,抓住她的衣服拼命上举,并迅速回身向岸边游去。</p><p class="ql-block"> 他拼尽全力终于把女孩托到了岸边。在岸边的村民们帮助下将他们俩拉上岸,人群迅速把女孩围拢起来,有的敲背,有的捶胸,有的递衣服,有的拿毛巾…… </p><p class="ql-block"> 11岁的王红梅小姑娘得救了。此时的王健上岸时由于连累带冻,站立不住一下子也摊倒在地上,当他看到小女孩吐出几口水,渐渐恢复了神志,被村民们抱回到附近的家中,估计已没什么大碍,这才悄悄地走出去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在人们的帮助下,脱下浑身湿透的衣服,裹上一件军大衣,找了根麻绳拦腰系上,准备赶回家,这时他才发现自已身上的钱包不见了,也不知道是掉在岸上还是掉在河里了,一天的赶场所得就这样赔了个精光。</p><p class="ql-block"> 虽然有些懊恼,但 一路上,他还是觉得心里有一座火山被点燃了,那是他第一次救人,他兴奋得想要尖叫,浑身的血液也像是要喷薄出来。就此点燃了他心中深埋的英雄情结。</p><p class="ql-block"> 由于下河受凉,王健在春节期间还是患上了一场重感冒。</p><p class="ql-block"> 最危险的一次救人发生在1992年4月,王健经过拦江镇的会元桥边,桥边有几个妇女在洗衣服,并没有注意到河中有什么情况。王健在桥边看到河中一个地方在冒泡泡,当时他以为是条大甲鱼,没想到看到有头发漂浮出水面。</p><p class="ql-block"> “不好,是一个落水者!”王健迅速奔跑一边脱掉身上的大衣到距离落水者最近的岸边,纵身跳入水中。 趁着那个女孩的头冒上来那一刻,他看准了位置,划动双臂奋力游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落水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很快,他靠近了女孩身边。正当他伸出双手准备托起女孩的时候,女孩因为极度惊惶,本能地想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因此反身就用双手死死箍住了王健的脖子,双腿紧紧地盘在他的腰上!</p><p class="ql-block"> 王健完全没有料到,前一刻还近乎昏厥的女孩,怎么会一瞬间就有那么大的力气。他的脖子几乎要被女孩勒断了,完全喘不过气来!他的腰被女孩的腿盘得很紧,根本没办法放开手脚。之前下水太急,王健只脱掉了外面的军大衣,现在浑身的衣服被浸湿后,本来就加重了身体的负担,难于上浮,双手双脚活动不便,被她这么一抱,立刻呛了几口水,他感觉力气在一点点消失,身子渐渐往下沉,再不想办法,就只能和女孩一起沉下水底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低下头狠狠地在女孩胳膊上咬了一口。女孩吃痛,手松了一点。王健赶紧把头钻出水面猛吸了一口气,然后迅速潜下水去,双手托住女孩的腋下,把她头朝上反身背在自己背上,一手抓住女孩的手臂,一手用力往岸边划,此时洗衣服的几个妇女也过来帮忙,终于将她营救上岸。</p><p class="ql-block"> 类似的救人场面王健遇到不止一次,救援中被呛水、划伤、冻感冒是家常便饭,有时还会遇到很“棘手”的情况。曾有一次,他从河里救起一个被山石砸进河里的男子,当将其捞起时,虽然已经不见了生命体征,脑袋被砸破了的如同血人,村里的一些大老爷们都不敢靠上前去,但他却俯身去为其做人工呼吸,尽最后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一开始是因为救上人来感到快乐,后来便觉得这是一份责任。”</p><p class="ql-block"> 从青壮少年到年愈花甲,王健在拦江河畔守护了整整30多年,时至今日,每逢遇到雷雨天气或闲暇时,他还是要到河边去巡逻去转转,在他眼里,拦江河就是生养自己的母亲河,是属于自己的“亲人”,自己要负起应尽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1991年,王健救起了在河边洗衣服时落水的拦江街村人杨先琼;</p><p class="ql-block"> 1995年,王健救了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的拦江街村5岁男孩刘东,还因此被河底的石头划伤了手臂.留下一条永久的伤疤;</p><p class="ql-block"> 1995年救了在河边洗脚不小心滚入河里的拦江村人罗秀荣;</p><p class="ql-block"> 1997年救了和小朋友在河边玩耍不小心掉入河中的拦江街陈玉桥村人唐娇娇;</p><p class="ql-block"> 1997年救了在河边玩耍,掉入河中的拦江街村人赵春秀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1998年,救了学游泳时误入深水区遇险的拦江街村人陈跃刚;</p><p class="ql-block"> 1998年救了拦江9村的在河边洗药罐子不慎落入河中的杨详珍; </p><p class="ql-block"> 2003年,救了在金龙桥上洗锅时落水的邓众兴;</p><p class="ql-block"> 2005年,去河桥上打望,偶然发现河中有人被淹,冒险出手相救,被救人是柏林8村5社的彭商梅;</p><p class="ql-block"> 2008年,在孙家桥救了钓鱼时落水的莲花乡柏林村一位姓邓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2009年,救了因和家人吵架气愤跳河的拦江街村人田某…… </p><p class="ql-block"> 王健下河救人这样的事情简直多得说不完。</p><p class="ql-block"> 为此人们把他称之为“拦江河上的平安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二、拦江街村的“救人专业户”</p><p class="ql-block"> 在广大的农村,有各种各样的生产专业户,但“救人专业户”还鲜为听闻。但在遂宁市拦江镇几乎无人不知王健就是当地见义勇为的“救人专业户”。</p><p class="ql-block">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个成语的大慨意思是救人一条性命,比为死去的人造塔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我当过兵,身体壮,胆子大,这些事情我不做,谁去做?”对于救人,当过4年侦察兵的王健有些“大男子主义”,他觉得这是他该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王健的善行义举从水上延展到了陆地。如果说水上救人需要的是胆量和技能的话,那么在陆地上的出手救援则需要的是勇气和担当。</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中,王健每逢遇到了有人需要帮助的危急事情,他绝不袖手旁观,他绝不怕摊上事而躲避,他总是甘冒风险风风火火,撂下自己手中的事情在第一时间出手相助。</p><p class="ql-block"> 1988年的夏天,拦江镇农机站的职工杨志友家里突发火灾,附近的村民们都赶来帮助救火和抢运东西,王健也赶过来救火。大火很快烧到了屋棚,人们只能从室内撤出。扬志友的爱人哭着喊着想要抢回为儿子读驾校准备的几 千元钱,竟然不顾旁人阻拦,冒然冲进了火海。危急关头,王健抱着拼命挣扎的女人,硬是把她拖了出来。就在他们逃出来不到半分钟,房屋的横梁就被烧断了,整个房顶全部垮塌下来。杨志友当场吓得几乎昏死过去。如果不是王健及时果断的出手相救,后果不堪设想!</p><p class="ql-block"> 只要看到别人有危难,王健总是非常热心地奔上去给予帮助,从来不贪图什么回报。</p><p class="ql-block"> 2002年的一天,他去遂宁市区办事,碰巧在市医院的门口前看到一辆出租车拉过来一对二十左右岁的青年男女,由于车辆不能开进,下车时只见那男的身上有多处刀伤(可能是被歹徒刺的),浑身鲜血直冒,那女的又急又怕,眼泪鼻涕和男人身上的血弄得她满手满脸都是。惊慌失措的的女人想把男人送进医院,可试了几次都背不起来,急得直哭。路旁边的人却都怕惹祸上身,没有一个敢上前帮忙。这时王健不顾一切走了过去,伸手背起那受伤的男子就往急救室跑,鲜血染红了王健一身。送到急救室后,他也没有顾及到血上的血迹,就悄悄的离开了。由于身上沾了很多血,去办事时对方惊讶的看着他,走在路上的行人也指指点点,回到街区人们还以为他受了什么伤。事后那个被救助的家人打听到他家表示感谢,他说这是举手之劳,帮帮忙也是应该的。</p><p class="ql-block"> 1999年,离王健家不远处的金龙桥头的面摊上,正在吃面的拦江镇医院老人江徐请,忽然患脑溢血病倒下,神态不清,王健听到人们惊慌的呼唤声后立即赶了过来,将老人送到镇医院,并及时通知了她的家人,由于救治及时,使其转危为安。</p><p class="ql-block"> 2013年的元旦,王健正在拦江小学门卫的岗位上执班,有人告诉他说有个老年人在步行街不慎摔倒了,流了一滩血,没有人敢去扶起,怕惹事上身,王健听到后让身边人照应一下门岗,就立马跑了过去打算将其扶起来,旁边围观的人都劝他还是莫要去拉,怕惹上麻烦。于是他就慢慢蹲下去问老年人,心里难不难受,记不记得家里电话号码。老人说有点难受,王健看到老人神智还清醒,就连忙去找了个三轮车,并慢慢扶他坐起来,又扶到车上将其送到了医院,经过救治,老人脱离了危险。老人名叫郭红府(男)已经93岁了,是本镇的村民。</p><p class="ql-block"> 2003年7月,王健乘车到遂宁市进货,在途经东禅镇到二水磨村路段时,客车和一辆货车突然相撞,发生了车祸,客车司机被夹在车内昏迷不醒。由于车门变形打不开,乘务员急的直哭,有十几个乘客下车后多在观望或走掉。王健赶紧找到车上的扳手、管钳等撬开车门,把司机从驾驶室内扶了出来,由于这一段车辆拥堵,王健只好背着受伤的司机走出拥堵路段,接着又在附近顾了一辆三轮车把受伤的司机送到遂宁市的医院。由于司机太胖大约有170多斤,王健抱着他楼上楼下的作捡查,累的呼吃带喘,浑身是汗,经查发现是肠子断了需要立即进行手术,经过紧张的抢救,司机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一天王健在医院陪护看病有三四个小时,由于光顾着帮忙救人,自己的事没有办成,只好耽搁了一天。几天后,成都某车站的站长一行人找到王健家,在表示感谢之后将一个红包塞给他时,王健却毫不犹豫地谢绝了,不过站长一行人还是请王健无论如何要在一起吃顿饭,算是对他的答謝。</p><p class="ql-block"> 然而最惊险的还是发生在2002年,拦江镇中学的一起救人现场,事情的经过是一个姓谢的女生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偷偷从教学楼5楼的教室窗户上翻了出去,站到外面的遮雨板上。被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发现后都吓坏了,楼下很快集聚了数百人,人们纷纷抱来床垫、被子铺在地上,就怕她一不留神从遮雨板上掉下来。那女生似乎还不知道境况危险,也或许是心里有什么事情,在不足一米见方的遮雨板上来来回回地走动,把下面的老师和同学们吓得气都不敢喘粗气了,就怕一口粗气就把她从遮雨板上吹了下来。由于楼层高,想从下面徒手攀爬上去救援完全不可能,要等待消防队来救人,又怕时间来不及,情急之下,在学校当保安的王健主动和几个老师商量一起冲到楼房上的窗台处,他让4位老师分别抱住他的两只脚,然后他从窗上面倒立下来,趁女生不注意猛的抓住她的后衣襟,然后在4位老师的配合下顺势迅猛的将她拖了上来。把那位女生安全的抱到室内,交给几位老师后,这时王健才回过头来对下面的老师和同学们挥挥手,让大家放心。当时楼下有几百号人一起欢呼:“王健,不得了!”“王叔叔!大英雄”!那场面,令人震撼。可以试想,如果王健一不小心惊到那女生,或者他的臂力不够,把女生抓得不紧,又或者几位老师没有把王健拖住,不管哪一种情况发生,王健和女生那都是“掉下去就捡不起来了”!每当人们议论起此事,都说,真是太惊险了,这简直就是影视剧里才可能出现的画面。事后的当天校长立即召开大会开展安全教育和布置相关工作,在会上对王健进行了表彰,并当场对其奖励了一百元钱。</p><p class="ql-block"> 如此之类的出手相帮,在王健身上举不胜举。</p><p class="ql-block"> 为了弘扬正气,推动社会的文明建设,街村的直播视频让他和当事人每日讲一则他救助人的故事,他的回忆和表述很简单:</p><p class="ql-block"> “大概在2002年,我经过镇政府那条路时,听见有人大声呼救,我跑过去一看,发现一个老年人的头被5楼上掉落的砖头砸伤,这个老人是我们拦江街村罗顺阳的老丈人,我马上把他送进医院进行抢救,由于送得及时,老人才得以脱离危险。”</p><p class="ql-block"> “2005年保石镇的李某某从家里挑了几只鹅到街上卖了445多块钱,回到家后,发现400元都是假钱,他婆娘就骂了他,他一生气就喝了农药,婆娘把他弄到离医院不远处时弄不动了,正赶上我路过发现后马上帮忙一起将他弄到急救室,并联系医生进行洗胃,病人顺利的脱离了危险。”</p><p class="ql-block"> “大概在2006年我在上海打工时,早上在去上班的路上,向上的陡坡处,碰到一个火三轮车,拉了一车菜,由于拉得太重,车子打滑上不去,开车司机的老婆张某就在后面使劲推车,由于张某的脚一打滑,就倒在了地上,三轮车由于没有人推了,就势必往后滑退了,一但滑下来就要轧到人了,我在一旁看到后马上冲上去使劲推住车,使车子停止滑退,并大声喊过路的人帮忙,将车子推过陡坡。避免了一起车祸事故。倒在地下的张某这时已爬了起来,但也吓的不轻。”</p><p class="ql-block"> “在2006年拦江街村的村民谢岗从马河骑车回老家,在从老家回街的路上,不小心撞到路边的一堆石子,跌得人事不知,当时我听到消息,从街上赶车过去,看到人很严重,昏迷不醒,马上就打了120,和120的车一起将他送到镇医院,经抢救脱离了危险。”</p><p class="ql-block"> “在2007年,拦江6村1社兰胜弟家突发火灾,兰胜弟为了把家中电视机搬出来,不听劝阻,冲入屋中,脸部都被火烧伤,发现他冲进去后,我也立刻跟着进去,强行把他拉了出来,脱离了危险。”</p><p class="ql-block"> “在2007年,拦江6村的聂先飞被一车辆撞后,倒在路边人事不知,是我同那个司机一起把他送进了医院。”</p><p class="ql-block"> “2011年,我开车去遂宁办事,行走到曾加垭口下面,看到路边躺着一个老大爷是拦江街村罗摩托的岳父,发生车祸后无人管,不远处有个自行车倒在一边,我马上下车,看到他浑身是血,头上有个洞还在滴血,还有个大包,我马上打120将其送到医院,安顿好住院后,联系到了家属,最后脱离了危险。”</p><p class="ql-block"> “在2011年,一天晚上约11点左右我散步回来,在金龙桥看到一个人(拦江5村的杨林)整个的上半身斜吊在桥的护拦外,头朝下马上就要栽入河中,此时我把他拉住,闻到他一身酒味,知是醉酒失态,我将他扶到挢下安全的地方躺下,然后联系到他的家人,待他的家人来了以后将他带走,我才回家,回到家中已是半夜了。”</p><p class="ql-block"> “2012年9月16日,我在拦江小学门卫上班,忽然听到有人高声喊:“摔到人了”,我听到喊声,跑到教学楼的楼梯口边,看到有一个人躺在楼梯边,可能是下楼梯时脚踩空了,摔下来,头摔破了,太阳穴处往外冒血。是拦江中学赵老师的家属周正红。我马上打了120的电话。当时街道正在修路,急救车来不了,我只好在校门口顾了个三轮车,把她抱上车,送到拦江镇医院急救室,经过包扎,止血后,又转送到遂宁医院,得到了有效的救治,最后脱离了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17日中午,在拦江小桥处我看到有个妇女抱个娃娃(是拦江5村的村民肖涵),她慌慌张张,边走边哭,我看到后上前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这个娃娃不小心喝到了蚊子药,小娃娃已是昏迷不醒,当时在社路上没有截到过往的车,我二话没说马上接过抱起小娃娃就跑向医院急救室,由于抢救及时,小孩脱离了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 “2013年,住在拦江车站附近的73岁老人罗井珍,在街上被一只疯狗扑倒,老人重重摔倒在地上,当时就昏迷不醒,我骑三轮车路过看到此事,马上打120,送到医院,脱离了危险。”</p><p class="ql-block"> “2014年7月3号约中午11点左右, 广福2村3社村民彩兰,突然晕倒在金龙桥上,过路的人呼唤我,闻讯赶到后,整个人的四肢冰凉,不醒人事,我当即迅速掐她的人中穴位,掐了一阵后人苏醒过来,坐在原地休息了一阵,后脱离危险。她说她有严重的贫血征,这次犯病,这次多亏了你出手相助。”</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次的出手相助,在他看来都是公民应该做的事,不过是举手之劳,对他来说是小事一桩。但对被救助的当事人来说,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p><p class="ql-block"> 我在查询,有关王健的事迹资料时注意到:拦江街坊的老人们在回忆王健这些年救过的人时能数出名字的就有40多个,再加上那些说不出名字的、被救人和王健自己都从来没有提起过的,还有因为年代久远大家都记不起来的,加起来应该不少于七八十个。更不用说那些普通的善行善举了,那简直数不清。</p><p class="ql-block"> 在30多年中被王健救助的人里面,其中在河里被救的有7人不知姓名;在学校中将突然患病的学生送到医院进行抢救的人中,已有4名学生不知道姓名了;在救人生涯中,其中有4次严重危及到了自身的生命安全的事件。在王健一生中大大小小助人为乐的事件有上千次。</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心中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王健就是一次次的见义勇为挺身而出,一次次的遭遇危险差点丢掉性命,一次次的跳入河中奋力救人而成为了当地的传奇英雄。生死存亡就在一瞬间,危机关头的出手往往是在用个人的生命作赌注来解除他人的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 人们称他为“救人专业户”名符其实!</p><p class="ql-block"> 人们称他为“平民英雄”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三、“大孝子”是“爱管闲事”的“中国好人”</p><p class="ql-block"> 在拦江镇只要稍微了解王健情况的人便知道,王健除了是“救人专业户”,“拦江河的守护神”,他也是一位受人称道的“大孝子”,是一位“爱管闲事”的“中国好人”。</p><p class="ql-block">  退伍后的王健没有固定的职业,摆过地摊、收过棉花,当过学校的保安、街区巡逻员,无论工作怎么换,干的大都是力气活,收入不髙,生活过得很清贫。但他从不抱怨命运,他对社会总是怀着感恩的心。他家的房屋十分简陋破旧,他的穿着也十分朴素,最爱穿的是军装,因为他曾经是一名军人。很长时间他以蹬三轮车作为谋生的手段,但也常常的免费帮人载物、拉老人和病人。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由其是“爱管闲事”的毛病始终改不了。</p><p class="ql-block"> 有着几十次救人经历的王健在家乡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乐于助人的他是拦江镇的“名片”,是村民交口称赞的英雄,但也让他遭遇了家人的不理解。他的前妻觉得下河捞死人晦气,希望他能少管点闲事,把时间用在挣钱上。可王健总是口头答应,遇上事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凑上去,正是因为王健对“人家”太过 “热心肠”,对自家缺少理解,前妻和他在观念上不合,闹了不少矛盾,并导至在1998年最终离他而去。</p><p class="ql-block"> 见他如此,一些好心的村民都纷纷劝他别再“冒险”管“闲事”,多为自己想想,“万一哪天救到的是个骗子,起来就要讹你怎么办”,“你救了这么多人也没见你得到什么好处,还把媳妇给气跑了。”……可他不为所动,总说:“我不怕吃亏,吃点亏没什么,人命才是大事。”</p><p class="ql-block"> 回忆当初,王健说,前妻离开后,他一个人既要照顾年少的儿子、女儿,还要照顾患病多年年迈的老母亲。为了挣生活费,他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出去蹬三轮…..,那是我这辈子最艰难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不晓得是怎么熬过来的!回忆起那些年的往事,王健忍不住的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 20多年前,王健的老母亲患病不能自理,三兄弟决定每月每家照顾10天,但大哥身体一直不好,王健便主动承担了大哥那一份,由他每月照顾母亲20天。母亲身体不好,王健时常会把母亲抱在轮椅上推着她到河边晒晒太阳。《遂宁榜样》一书中曾是这样描述的:“提起这辆轮椅,王健说那是2002年他救下拦江镇中学那位女学生之后,学校赠送给他的。校长开始非要给他一个红包,他拒不肯收。后来校长没办法,得知他家里有老母亲瘫痪在床,就去买了一辆轮椅送过来,还说这是学校捐给老人的礼物,不是给王健的报酬,一码归一码,允许你当英雄救人,就不许我们也学学雷锋献点爱心?王健这才勉强收下。”</p><p class="ql-block"> 王健对学校赠送的轮椅念念不忘,逢人便说,王校长真是好人,学校领导可帮了他一个大忙,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才是。文中说:“这个男人几十年如一日,救了多少人的性命.竟然对别人的一点举手之劳、滴水之恩感念不已,况且,他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那位女生,为学校解除了多大的困厄和危局,那岂是一辆轮椅能够换算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后来母亲突发脑梗塞,不能言语,不能自理,完全瘫痪了,王健便辞掉了学校保安的工作,全职在家照顾母亲,长久的默契让他通过母亲的一个眼神便能知道她的所思所想。</p><p class="ql-block"> 由于长年卧床,使老人家的脾气发生了变化,常常对王健发一些无名之火,“我瘫痪了,最好你们大家都莫管,我几下死了,你们好眼不见为净! ”脾气上来时拿着拐杖便抽打王健。王健忍不住抱着母亲痛哭流涕,七尺男儿有泪不轻弹。母亲打在背上的拐杖他受得起,但是母亲那些话却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知道母亲是觉得自己给儿子添了负担.不忍心他太辛苦,才故意这样说。但正因如此,他才更恨自己没有能力让母亲过上更好一点的生活。即便已经时隔多年,王健提起当年那一幕依然湿红了眼眶。</p><p class="ql-block"> 好人有好梦,好人有好报。因救人遭遇婚姻失败的他,却也因其善良再次收获了爱情和更多的亲情。不久以后,王健娶了现在的妻子邓秀珍,而邓秀珍欣赏的正是他的善良,“我就是因为他的心善才嫁给他的。我曾经有过一个儿子,因溺水身亡,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他这样的人,一切便不会发生了,所以我无条件地支持他去帮助别人,多做些好事。”</p><p class="ql-block"> 王健和他爱人在其母亲罗祖兰瘫痪19年以来一直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老人的生活起居,直至老人去世。</p><p class="ql-block"> 妻子邓秀珍说:王健最让她感动的事是在她父亲的最后两年里也把老人接过来和我们住在一起,像亲生儿子一样为老人养老送终。“他真的比我这个女儿还细心,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是不管是吃的穿的他都会先满足老人。我爸爸在世时经常对我说,我没选错人,王健对他比亲儿子还好。”正因为这个,这些年王健无论做什么事,邓秀珍都全力支持,绝不拖他的后腿。</p><p class="ql-block"> 王健是个“热心肠”的人,他说:“村里人穷,挣点钱不容易,大家怕摊上事,不敢去惹事,我能理解。可我是当过兵的人,我相信世上好人多,我扶了他们,他们不会讹我。”在王健的心里,从小就有一个“雷锋梦”,他觉得人活一辈子就该像雷锋,多做实事、多做好事,让有限的生命绽放无限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王健常说:“人活一辈子,就应该多做点实事、好事。我之所以救人,是因为做了好事之后,自己感到很快乐,不贪图回报什么的。”“有的人被救了之后,家人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自己也不觉得什么。也有个别被救助的人,偶尔提上两瓶酒到家里来探望,我还要弄点小菜与其共饮一蛊,就已经非常开心了”。</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我坐在屋边听到一个过路的老太婆说有人要跳河,我连忙跑到河边去,看到一个40多岁的妇女(于金花,拦江7大队村民),在金龙桥桥边上哭,看到她眼睛肿起,头上被打了个包,听说是两口子打架,想不通要跳河,当时下起大雨,我和老婆过去劝她,连劝带拉,拉到我家中,找出老婆的衣服给她换上,并作她的思想工作,最终劝服她找当地的派出所出面来解决,使她放弃了轻生的念头。”</p><p class="ql-block">“有一年,有一个外地的小伙子来到拦江,自称回家探亲被偷光了钱,又搭错了车,饿得三天三夜都没吃饭了。街坊们都说这个人多半是个骗子,不要去管他,但我还是默默带他去吃了饭,还给了他200元钱作路费。”</p><p class="ql-block"> 总之,王健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好人。有人打架他就去劝,看见小偷就冲上去抓,有人喝酒喝多了闹事他就去想办法给弄走,别人有了困难了他就去帮,从没想过自己会不会受伤,会不会上当被骗。</p><p class="ql-block"> 他在中学上班时,挣的是门卫的钱,干的是全职后勤的事,操的是校长的心。他不当班的时候就在校园里转悠,围墙上哪块砖松动了,走廊上哪盏灯不亮了,厕所里哪个水龙头坏了,他不出声就修好了。甚至哪个学生自习不认真了,哪个学生放学后抄作业了,他都要管。</p><p class="ql-block"> 来学校刚两个月时,全校1000多名学生的名字他能叫出一大半!你还别说,那些孩子还就听他的!有一次初二有个男生犯了错,班主任苦口婆心地教导,可他就是拧着一根筋,油盐不进,甚至故意跟班主任对着干。最后班主任把这个男生带到门卫室,让王健跟他说说。你猜怎么着?那孩子走出门卫室居然就跟班主任主动认错道歉,还保证以后绝不再犯! </p><p class="ql-block"> 对待邻里关系上,他和全家人都能够和睦相处,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子妹,情同手足。</p><p class="ql-block"> 80岁的邻居全大妈,儿女都不在身边,家中只有自己一个人。王建就当自己妈妈一样的去照顾,全大妈家的水全由王建包办。大妈生病没人照顾,他就背着老人去医院看病,帮老人抓药煎药,忙前忙后,从不觉得辛苦。有时为了让大妈不感到孤单,他和爱人常与大妈聚在一起聊聊天,解解闷。</p><p class="ql-block"> 他关心老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有需要的群众,谁家的下水道堵塞了,他去帮助其疏通下水道,有的邻居出门忘带钥匙把门锁上了,他就帮助其找人来维修开锁等等。</p><p class="ql-block"> 好人终得好报。自从与邓秀珍组成了新的家庭,两人相敬如宾,他们作为长辈对各自的晚辈爱护有加,为其儿女们做出表率。由于孩子们长大后长年在外务工,两孙女的生活学习也一直是由老两口来负担,为年轻人减少了很多的生活锁烦之事,他的家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p><p class="ql-block"> 2010年,王健的儿子和邓秀珍的女儿成婚,儿子也是女婿,女儿又是媳妇,实实在在的“亲上加亲”。他们一家的老两口小两口和两个小孙女6口生活在一起,虽然不很富裕,却也其乐融融,充满了天伦之乐。</p><p class="ql-block"> 好人有好报。他的事迹经过媒体的宣传报道,他成为了拦江镇上的“名人” 提到他的名字,拦江镇居民中十有八个都晓得“就是那个救人专业户嘛”……</p><p class="ql-block">当地的媒体多次报导和登刊过他的事迹,第一次登报说他是“救人专业户”、第二次登报说他是“活菩萨王健”、第三次登报是“好人王健”、第四次登报是“拦江河的守护神王健”、第五次登报是“平民英雄王健”。</p><p class="ql-block"> 十几年来他也获得了很多省、市、区镇的荣誉称号:2013年他被评为“四川省见义勇为模范”、2014年被评为“四川好人”、2015年被评为“遂宁建市30周年感动遂宁十大人物”、2016年2月,王健荣登中央文明办首期见义勇为“中国好人榜”。</p><p class="ql-block"> 每一项的荣誉和奖励都是对“好人王健”的认可,激励和鞭策。</p><p class="ql-block"> 从1986年到现在,王健已经救了43个人,但王健并不因此满足,他说:“我这辈子要救100个人,现在还差得远……”</p><p class="ql-block"> 好人有好报。很多被王健救助过的人都视王健为自己的亲人。 现在已经年近50旬的王雪梅是1985年王健在马河救下的那个11岁的小女孩,虽然两人相差近20岁,但因是同一字辈的王家人,便一直称王健为大哥,而这个妹子,王健也是十多年前才认上的。因为不图回报,很多时候,王健救了人总是默默离开,直到别人四处打听,找上门了,家人才知道他又做了好事。救王红梅时,除了名字,王健几乎没给对方留下任何信息,长大后的王红梅想要报恩,却不知该去哪里寻找恩人,直到有一年参加王氏宗亲大会,两人才意外相遇。每当从北京回来了,都要专门过去看看救过她命的王大哥。</p><p class="ql-block"> 28岁的唐娇娇在五岁那年意外坠河,被王健救起后,便一直视他如亲生父亲。“那时我被淹得人事不知,根本记不得王叔是怎么救的我,可是父母说我的命是王叔给的。”唐娇娇说,王健就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亲“父亲”。</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王健依然不改初衷,继续发扬着他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精神。他始终铭记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几天前我与王健视频聊天,我问他最近忙啥呢,他说他在一个果园帮工,果园就送给他一些桃子。我说你是想卖吗,他说不是,是将这些水果送给敬老院和邻居们吃。</p><p class="ql-block"> 不管人们称他为“拦江河的平安守护神”也好,说他是“救人专业户”也好,他都是当之无愧名符其实的“平民英雄”,新时代的“活雷锋”,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中国好人”!</p><p class="ql-block"> 虽然说王健在部队时只是普通的一兵,回到地方同样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但他的人生精彩动人,值得品读。</p><p class="ql-block"> 我被老战友的事迹所感动,我为老战友的义举点赞,我为有这样的好战友而感到骄傲!王健,你是我们的好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遂宁榜样一一山海男儿志》、《遂宁榜样一一遂宁道德模范展示》、《遂宁晚报》、《拦江镇“平民英雄”王健同志的先进事迹》、《王健的演讲稿》、遂宁文明网络资料、《平民英雄31年守卫家乡河》及其它与王健的微信聊天对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