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十一日大环游记

秋秋

这次晋陕大环游早在去年就开始策划了,都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为了一网打尽地看到山西厚重历史和好山好水,团友章昌辉下了很大的功夫,查资料定制行程,结果定金都交了,因为新冠疫情最终没能成行,为此当得知这次终于可以出游了,别提有多么期待了,可惜的是方案设计者章昌辉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同游。我们在祝他早日康复的同时,感恩他的辛勤付出。 2023年5月8日早上乘坐高铁G1920前往三门峡,一行三十五位亲朋好友,满怀思古之幽情,期待着,兴奋着。 <p class="ql-block">到达郑州站,因为有八分钟停车时间,下车放松的十八位团友在站台上合影留念。</p> 抵达山西的第一晚,入住运城红杉树酒店,这一晚我们自己找了一家酒店,品尝山西的美味佳肴,期许探访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山美水美的景致。 次日来到了山西段的壶口瀑布,早在九年前就来看过陕西段的壶口瀑布,都说山西段的壶口瀑布更加壮观,为此充满期待。 果然,我们还没有到黄河边,就已经听到雷霆万钧轰轰然的咆哮声,越走进壶口,怒吼的黄河越发振聋发聩。原来是四百米宽的河面,突然漏斗一样被压束成不足三十米的水柱,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径直地砸向三十米深的峭壁之中,真是“天下黄河一壶收”了。 出发前老团友陶永兴就建议我们一定要从龙洞走下去,那就能真正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了,很可惜这天因为潮水水位高,龙洞关闭,没能如愿。 但即便没有下龙洞,汹涌的波涛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水流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在山谷中久久回荡,恰如万鼓齐鸣,同样感受到了黄河奔流到海不复还的磅礴气势,其声、其势、其景,动人心魄。 看完壶口瀑布,我们早早地回到靠近陕西的壶口朱朝晖民俗酒店,酒店位置依山傍水,最大的特征在酒店门口有一个悬壶,不知是否取悬壶济世之意?打听到酒店附近有古渡口景点,午休起来后, 叫出租车前往陕西孟门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岛上有大禹塑像。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 北依孟门山景区,就是古渡口(又名圪针滩古渡口),是连接秦晋两地的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是连接秦晋的商埠重镇。带我们来的出租车司机说是跨省出境,原先说好四位二十元的包车费要加到四十元,不然就送到山西界的桥头。我们为了争一口气,多走了二里地。 古渡口是刚刚修建好,还没开放的景区。明清时期,圪针滩古渡口极为繁荣兴盛,店铺林立,艄公聚居,商贾云集, 与东、西龙王辿一样,同是壶口河船商贸集散地。 当时有钱庄、当铺、皮店、染房、盐店等商号六十余家, 根据如今修缮的规模来判断,很有可能古渡口小镇将纳入孟门山风景区,成为收费景观。 第三天游览亿万年前地壳运动形成的陕北甘泉雨岔大峡谷, 当地人称峡谷为沟。目前这里发掘了桦树沟、牡丹沟、一线天、龙巴沟、花豹沟、凤凰沟。真正开放的是桦树沟和龙巴沟两个沟。 几亿年前这里曾发生过强烈的地震,使其中的一座黄土大山分裂成了一道道大裂缝,又经过数万年的雨水冲刷、风的蚕食,渐渐地形成了如今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大峡谷。 这是大自然经过数亿年风、水雕琢而成的奇特地貌。 无论是形状还是色彩都能与美国羚羊峡谷媲美。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峡壁凹凸有致, 线条优美流畅,一切都显得那么淳朴、和谐、自然。 美女团友在此凹造型,与自然融合,拍照留念。 在阳光的照射下,峡壁居然显现出绸缎般的质感, 望着那似被雕刻过的石壁会让人想到,水虽无形,但它流过的地方总会留下痕迹;光虽难捕,但它照射到的地方总会有它明亮斑斓的影像。 光与影的交织,使这里的景物如梦如幻,美不胜收!众多摄影爱好者纷纷举起单反、手机,从不同的角度捕捉最美的瞬间,完全陶醉在这瞬息万变的美景之中。 峡壁上有的地方生出一些苔藓,在阳光的照射下,石壁五色交辉,色彩斑斓。 两边的峡壁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化出各种奇特的景观。我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形象。 这漫长精彩的峡谷恰如历史的长河,时间的隧道。 我们穿越时空,兴奋不已,感慨万千。比照这两个沟,华树沟远胜于龙巴沟,怎么说呢,不走心不甘,走了悔不迭。 下午在导游鼓动下又一次去延安杨家岭(这是大家对他服务的肯定,九年前2014年11月曾经到访过),观瞻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旧居和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厅大楼、中共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旧址; 远观清凉山、宝塔山革命圣地。缅怀当年陈毅《咏“七大”开幕》诗的意境:“百年积弱叹华厦,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我们在杨家岭的第七次全国党代会名录碑石前合影,他们是(自左至右):周一峰、明在兹、周忠善、陆瑾、李小蘋、吴澍黎、方国明、陈秀玲、施惠芬、方国珍、励珍红、翟建国、林爱珍、陈红、杨霞菊、周玉华、丁宗民、王玲萍、王小红、匡文华、袁珠芬、骆行、梁意敏、徐平、宋学通、沈云娟、宋海秋、丁宗英、王恒生、俞惠良、张刘宝。之后自我调侃:碑石上的人物应该全都进了八宝山烈士陵园了(不,有团友反驳还有睡水晶棺和海葬的),到了这把年龄说起话来百无禁忌。 第四天,游览陕北靖边波浪谷,海浪一样的奇妙地质,是大自然岁月打磨的痕迹,古老的沙丘随着平原的上升,漫长的风、水侵蚀雕刻,砂岩的层次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我们团队分成两组,六位勇士徒步全程, 其余的走在玻璃桥上(可以节省少走四十分钟的体力),眼前是奇异的火焰丹霞地貌覆盖方圆百公里;脚下是被风水千万年侵蚀形成的一条条神奇的波纹;以及时不时传来模拟的玻璃炸裂声。 深深的沟壑都是雨水冲刷而成的奇特线条,如同胶片的纹路,记载着这一片土地变幻的时光。多姿多彩的奇异景色,就像是上帝雕刻的系列作品。有的纹路呈螺旋状包裹住山包,被称为“上帝指纹”; 有的外观上呈现出一层一层蜿蜒的纹路,层层重叠的波纹如同汹涌的海浪,亦静亦动。 不同的光线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姿态,看上去非常壮美。 一弯弯的向山丘和沟壑涌去,那炫目的纹理和线条灵动流畅,缕缕清晰,有曲有直,千回百转,并呈现出梦幻般的缤纷色彩,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于时间刻在岩石上的纹路,和陕北历史古迹的厚重。 波浪谷果然是名不虚传,很是壮美,美的出奇……难以想象大自然会以这样的大手笔,勾画出精美绝伦的浩瀚波浪,一层一层,充分展现了大海的波涛,这种以忠实于原貌的复制,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状态。 我们走过地心丹霞,探火星秘境,看一步登天,过流沙桥,望亲台,黑鹳栖息地,拾光台,丹霞石峰, 走过闫家寨子,看曾经开凿的佛龛,看一线天(一部分体力好的团友), 在平台上汇合合影, 走出波浪谷,惊现如此干枯的红土地上居然有这么几株充满生命力的绿树。不由得感慨:生命力的顽强。看一眼,千年;再回头,永远。<br> 从波浪谷风尘仆仆赶往碛口古镇,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夕阳余晖,很美。可惜体力一直很棒的团友菊身体不适,车上呕吐,晚饭没吃,晚餐后夜游黑龙庙,俯瞰碛口小镇全景,也不能前往。 第五天早上再次观瞻碛口古镇,古镇依山而建,三条主街和十一条呈陡坡状的山巷,使各个窑院相通相连,错落有致,这张照片把碛口古镇的风味都拍了出来,我非常喜欢,这是团友俞惠良拍摄, 黄河因“碛”而生险,碛口因“险”而成镇。明清时期,西北各省的物资由河运到达碛口后,转陆路运到太原、京津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运到西北。故此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名传遍南北。 繁花落尽,商贾离散,“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喧闹终归宁静,并略显萧瑟与颓废。但是走进碛口,步行老街,仍然能感受到昔日强烈的商业气息。我被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所吸引,可惜少了朱雀,最终没有请回。 观瞻碛口古镇后,历经四个多小时(其中一个小时不明原因的公路封路)车程,抵达王家大院,大家纷纷在砖砌的照壁前拍照留念。王家大院,素有“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和“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美誉。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是典型的晋官宦建筑文化,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三百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二十五万平方米,</p> 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层楼叠院,错落有致; 房院相依,豪华气派。有的院为前园后院,巧借江南园林风格而建。 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 之后前往平遥古城,像走迷宫一样乘电瓶车环十二米高的城墙绕行一刻钟,抵达颇有北方特色的文宫尚房民宿(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平遥古城由古城墙、古街巷、古庙宇、古店铺、明清民居等组成。古城墙高十二米,周长六千五百米,有六座城门,四座方形瓮城,三千多个垛口,东南城墙还有一个魁星楼。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四米。 古城内外有各类古遗址、古建筑三百多处,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曾在清代晚期为的金融中心)。放好行李后, 参观了平遥故宫——县衙, 平遥县衙始建于元代,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宫缩影。 <p class="ql-block">协同庆博物馆,号称是两百年前的华尔街——明清一条街;协同庆共有五个院子:一院是揽柜房,总账房和埠际账房;二院是营业厅和埠际信房;三院是协理房,祭祀房和经理房;四院是员工的生活区;五院是金库所在,这里面曾经放置过好多银子哦!协同庆的一大特色是掌柜带着我们按照古代拿着银票提款的流程走一圈,可以到地下钱庄参观,颇有意思。<br></p> 好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晋陕大环游已经过半,第六天早上登临平遥古城明城墙, 脚踏六百年城砖,穿越古今,一座古城,是文化遗产,也是生活家园;是精神传承,也是一代代人的生命记忆。这天气氛有点紧张,入住平遥古城之后,又有五位团友因身体不适,他们同样为了团队能够顺利圆满走完行程,不惜忍痛割爱,做出提前离团决定, 随即赶往乔家大院,领略晋商的兴衰更替,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六个大院,内套二十个小院,三百十三间房屋,建筑面积四千一百多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十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它设计精巧,工艺精细,体现了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乔家大院院与院相衔,屋与屋相接,鳞次栉比的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及平面顶上,都有通道与堞墙相连。 乔家大院陈列展示五千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晋商民情风俗、人生礼仪、岁时节令、衣食住行、民间工艺;还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陈列。最具代表的乔致庸以儒术指导商业经营,“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获得商业成功;善于网罗人才,知人善任,发掘任用阎维藩,马公甫等一大批人才;确立“一信、二义、三利”的经营理念,让商业王国能够持久经营。因此,他执掌家业时,“在中堂”事业突飞猛进,实现汇通天下,从而全国闻名,成为儒商代表人物。 他治家很严,其家规有: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因此,乔家能保持人才辈出,家业兴旺,并且,受到世人尊敬。临别之际大家在乔家大院的牌楼前合影,向乔家先贤致敬!沾乔家大院的福气! 最精彩的是午餐后观瞻的晋祠博物馆,亲眼目睹了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一是宋代的献殿,它是三开间歇山顶式殿宇,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兴建,明万历二十二年重修,卯榫结构精致,犹如凉亭,四面开畅,完全不设围墙,以直栏木栅栏围合,不用一颗铁钉,是最早的中央空调; 二是鱼沼飞梁,方型水池上建十字型桥梁,下建横桥梁,属于现代版的立交桥雏型,鱼沼即鱼池,飞即跨越的意思,梁是桥的古称;三是鱼藻飞梁后面便是圣母殿,这是一座面阔七间,入深六间的重歇山顶式大殿建筑,庄严雄伟且壮丽秀美为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杰作,殿周围设一圈木质围栏,其中前厢间有两间入深的距离,显得格外通透, 吸引着我们在此驻足观看,八根檐柱上雕有盘龙形象,这些龙是活灵活现而且是栩栩如生,昂首顾盼,炯炯有神,这种木刻雕龙的艺术作品目前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孤例。另有三绝:一是三千年的周柏,周柏长在一个偏僻、安静的角落,相传,这棵柏树名齐年柏,为西周所植。十八米长的周柏向南倾斜生长,像一条横卧的巨龙。因此,周柏又有“卧龙柏”的美誉; 难老泉水,为二绝;三大名匾:清代杨二莤水镜台匾、明代高应元对越匾、清代傅山难老匾; 宋代彩塑,为三绝。无比的赞叹和震撼。团友们观览晋祠结束无不感叹这次行程的精彩绝伦,每天穿越古今看自然山水,看厚重的历史。 第七天游览雁门关,这座闻名中外的国家级旅游景区,屹立在山西代县西北二十公里处。它是历史悠久的战略要地,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凭着险峻的地理环境,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之势。人们常说"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赞美的便是这"中华第一关″。 走出北门便是相对应的地利门(地(埊)字是武则天创造并题写地利,由工匠镌刻的,这地利二字漫漶严重,难以辨认,不得不说武则天真是才智过人,山水土意味着是地) 和天险门(天字也是武则天创造并亲题的,上面的草字头,代表粮食;中间的“田”字代表国土,下面的“戈”字代表军队。在武则天看来粮食、国土和军队这三样是国家社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 雁门关驿站还是为路过的帝王将相,皇亲贵戚等,提供临时居住的地方。有帝王洞,这窑洞曾经接待过周穆王、汉高祖、唐太宗等二十二位皇帝,1948年毛泽东与周恩来、任弼时等从延安赴西柏坡途中,也曾在此住宿;将军洞曾经入宿过李牧、卫青、霍去病、李靖、薛仁贵、杨业等二十三位将军;雁门关驿站还有公主洞,位于驿站东侧,供过往的公主、女宾入住。王昭君、兰陵公主、义成公主等五位出塞和亲的公主,均在此停歇留宿或长期居住过;名人贤士更是不计其数。 继续拾阶而上,爬上了雁门关长城,远看长城宛如一条苍龙蜿蜒曲折的卧在高低不平的青山翠岭上。 一座雄关,它的高度难以估量,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更是不可估量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雁门关把"中华第一关″的牌匾高高举起。 随后观瞻应县木塔,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这座木塔比比萨斜塔早一百十八年,比埃菲尔铁塔早八百三十三年,它的全身没有一根钉子,仅靠卯榫结构支撑,却能历经千年风吹雨打。九十年前梁思成写给林徽因的信中如此赞叹:(木塔)“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这个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结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br> 去观瞻应县木塔的我们,都曾被飞鸟环绕的木塔所惊艳,鸟叫声阵阵,清脆悦耳,狂风吹过的时候,塔上挂的风铃也在响动,如同佛迹。就算不懂建筑的我们,也能感受它自身的灼灼气韵,站在塔下瞻仰的一瞬,顿觉自身渺小。<br> 第八天一眼看两个一千五百年,早上观瞻的云冈石窟和下午观瞻的悬空寺都始建于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时期,都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前者是佛门举国家之力建造的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四十五个,雕刻面积达一万八千余平方米。其中最早十六至二十的昙耀五窟, <p class="ql-block">彩绘保留最完好的九至十三的五华窟,其中十二窟的音乐窟,造像最高十七米,最小为二厘米,佛龛约一千一百多个,大小造像除有些被风化漫漶以外,栩栩如生,精美绝伦;</p> 连外墙上的浮雕都如此精致,菩提树下一队乐女在演奏,亭子里是一位长者在欣赏,亭子上是一对飞天手托宝瓶翩翩起舞。动静结合,栩栩如生。 后者悬空寺则是依山而建,飞檐走壁,雕梁画栋,神来之笔,匠心独特,登临其上,头悬峭壁,下临深渊, 面壁临风,四顾茫然,心静悟空。正是:悬空古寺悬半空,空寺亦空亦不空。经声佛音空中来,天籁甘露入心空。 第九天王导考虑我们团队年龄偏大,让旅游大巴把我们直接送到五台山最高景点黄庙领袖寺菩萨顶。观瞻清帝六次登临五台山的行宫、御碑题记; 随后从高处往下一路观瞻最早与白马寺齐名初创于东汉的显通寺,看木结构的大雄宝殿,砖结构的无樑殿;观瞻塔园寺的铜楼、释迦牟尼舍利塔; 观瞻最灵验的五爷庙,感受文殊菩萨道场兴旺的香火;感受信仰和虔诚。 午餐后前往佛光寺,观瞻梁思成、林徽因的惊喜发现,遥想八十年前的1937年,当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骑着毛驴,风尘仆仆地推开这座古刹的山门,他们的感慨一定是我们当下的千万倍。明珠蒙尘,不掩其芒。有些地方的存在,不是因为风景有多美,也不是因为历史有多久,而是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我们的骄傲。 寺内有金,唐,明,清,民国寺庙建筑,前院北侧,座落着气势恢宏的金代建筑文殊殿。更惊艳的是金代寺庙里保有当时彩绘壁画; 中院的东面有一排有着窑洞特色的民国建筑——僧人寮房。 中间一个圆拱门,门内台阶陡直向上,透出一片半圆的布满松树枝桠的天空。步出圆洞门,拾阶而上,狭小的天空随着人慢慢登高,逐渐被巍峨的斗拱屋檐占满。 梁思成所说“出檐深远,斗拱硕大”的唐朝东大殿,就赫然矗立在眼前。在浓密的松荫和夕阳下,它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仿佛不光是一座无知觉的建筑,而是一个具有灵魂的,活着的生命存在。佛光真容禅寺内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具有超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四绝”。这大殿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打破了日本学界中国没有唐构的论断)。一旁是林徽因兴奋不已无意间撞到的唐代经幢。 明代的伽蓝殿也别具一格,伽蓝殿里坐着明代诸伽蓝塑像,一个个栩栩如生,形态怪异,亦大有可观之处。 <p class="ql-block">第十天游览八泉峡,八泉峡素有“太行第一雄峡,北方第一水峡”之称。这里山峨巍巍,气势雄壮,峡幽谷深,潭清瀑秀,云缭雾绕,自然风光秀美,生态景观迤逦迷人。</p> 我们坐船从高峡平湖渡口进入峡谷,两边高耸入云的群山不时地向我们身后驶去,感觉是在欣赏流动的山水画,刚柔相济,静动相宜,梦幻仙境,心旷神怡。 随即徒步行进峡谷悬崖下,踏着石头小径,逆流向上行走,流淌的泉水,巨石半浸水中,被冲刷成各种形状。鸟鸣虫叫。水流潺潺。飞瀑轰鸣,小桥流水。奇石,清泉,异树相映成趣。 泉涌喷流,飞瀑似帘。水花溅玉,清凉入脾。据介绍,八道水其实数目很多,有的泉水从河中冲击成的潭底涌出,有的从河边崖缝中流出,跌落谷底。有的从河边草丛中缓缓渗出。最后汇成八道水八泉峡其泉多而活,其山明而静,山的沉静与水的跳跃相结合,曲径通幽,万壑争流,别有风味。 <p class="ql-block">我们跨过一弯月亮桥。桥下有大小两潭,清撤见底。青山、绿水、银瀑、小桥,一幅美丽山水图画。原先只知道太行山雄浑壮阔,如今登临,方知它千沟万壑中藏有更多秀美。</p> 索道上下左右几经周折,终于到站。出站拾阶而上向高处望是玉皇顶,游人如织,与仙相会。在此大平台上举目远眺,太行山层层叠叠,尽现眼帘。 再往上攀登,来到天然门洞,但见门楣上篆书刻有北天门,与南天门遥相对峙,站在门中,远山近景一览无余。穿过北天门,又是一番山峦起伏的壮美景象,据说这里有十二生肖,其实像不像,全凭各人想象。 <p class="ql-block">万壑有声伴天籁,千峰无语立斜阳。我们不是诗人,但可以诗意地生活,如果能够诗意地生活,那我们就是诗人;我们不是画家,但是和画家拥有一样的情怀把美的瞬间留于永恒!<br></p> 接着前往此行最后一个景点——青龙峡。峡长谷幽,红色的山体,独具一格,我们的大河酒店就紧邻在旁,景区就在眼前,抬步就到。 此地群峰竞秀,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植被繁茂,纳新吐故,堪称山水画廊,天然氧吧。 此时此刻,我们浸润在这青山绿水之中,也算是悠然快意,山水草木不语,当属自在人间。回到酒店还有一个小时时间,捎带参观了地质博物馆,对青龙峡的形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div>十一天的晋陕大环游就此圆满结束了。感恩上苍一如既往地眷顾我们,阴晴相间,恰逢其时;感恩十一位发烧感冒的团友,为了不影响整个团队的情绪和身心健康,忍痛割爱及时退出精彩旅程;感恩章昌辉细致周到的攻略,近乎圆满地定制了看山看水看历史人文的晋陕大环游的旅程;感恩导游王青峰根据客人年龄大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确保我们顺利走完了行程,他详尽地讲解又让我们了解山西的人文历史,频添旅游的意义和乐趣(所有景点都是他来解说,其专业水平可见一斑);感恩旅行社在我们十一位团友不同时间离团后,联系地接社分别补偿了他们的住宿、团餐、车票、及部分六十岁以下团友门票费用。确保我们团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尽兴游玩到结束。<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