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 法律与道德,习惯,纪律一样,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才使社会变得有序,我们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很多同学认为自己还小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不到14周岁,如果实施了犯罪行为,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比如治安处罚,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等。而且一旦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档案里永远有抹不去的记录,将影响今后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于国家、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律。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一个个人,都不能置身于法律之外,更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里进行。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中学生的学校生活而言,法律既包括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条例。所以,中学生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校纪校规就是守法的开始。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纪校规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违纪就会逐步成违法,以后到社会就有可能作违法的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学校纪律意识淡薄,走进社会法律意识就淡薄,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沦为阶下囚。</p><p class="ql-block"> 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就应该将守法精神落在行动上,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p><p class="ql-block"> 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例如:不在教室和校园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的良好秩序。</p><p class="ql-block"> 二、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理解宽容,友好相处。如果遇到意见不和或者发生矛盾与摩擦,一定要有法律观念,冷静处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校可以向老师求助,决不可意气用事,不可出言不逊、恶语伤人,更不可拳脚相向。</p><p class="ql-block"> 三、要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和别人。</p><p class="ql-block"> 四、要择友而交,要善交益友、不交恶友。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个别同学因糊里糊涂结识了有不良嗜好的损友,人生充满荆棘或走向末路。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我们要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文明中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问题:1、什么是法律?</p><p class="ql-block"> 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p><p class="ql-block"> 2、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到守法?</p><p class="ql-block"> 答:我们要做到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遵纪守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