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技能,5月31日,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主题为“:一课多研·数学广角教学研讨”的活动,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太平明德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加听、评课教研活动。本次数学教研活动特邀请教研室张红利老师莅临指导,本溪活动为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探讨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分别有贾晓老师的大课和东佳老师带来的微课《鸡兔同笼》,老师们相互观摩,共同进步。两位老师课堂上各显出自己不同的风采,虽然展示形式不同,但每节课都上得同样的精彩。</p> 第一篇 教师精彩展示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四年级贾晓老师带来的《鸡兔同笼》的大课。</p><p class="ql-block"> 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的传承,经历画图法、假设法、列表法等多种解题策略和方法,逐步建构数学模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猜测,观察数据,探寻规律。一步步将“鸡兔同笼”问题娓娓道来,让人感觉到数学的魅力。</p> 第二篇 学生风采展示 第三篇 精彩评课 <p class="ql-block"> 听课老师积极参与评课,畅所欲言,既肯定了蒙月益老师课堂层次清晰、设计合理、教学语言生动自然、课堂把控能力强,也给她提出了许多中肯宝贵的建议,着重对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的渗透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看法,尤其是对画图法在突破本课难点中的作用做了细致的分析讲解。</p> 专家引领 <p class="ql-block"> 最后张老师对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做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也提出了几点建议:</p><p class="ql-block"> 1.主题选择要落实课标理念,关注课标变化的点, 注重大单元教学,不同年级段同类单元可分析教材,重组教材,要有“找准一个点,深挖1公里”的韧劲;要“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p><p class="ql-block">2.教学目标要指向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3.教学过程凸显生本意识,倡导关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充分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p><p class="ql-block">4.学习活动要突出“引发思考”的前提,要设计好问题,任务发布要清晰准确,评价要贯穿始终。</p><p class="ql-block">5.教研文化要力求特色提炼。</p><p class="ql-block"> 听张老师的评课胜教十年书,在她的引导下我校数学教研的方向,我校将会扎实搞好数学教研活动,让数学课堂将走得更远。</p> 同学习 共成长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必经之路,也是开阔教师教学视野的重要平台。期待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能给老师们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借助这对“翅膀”在课堂的“广阔天空”上飞得更平稳,更自信,方向更明确!</p> 心得体会 <p class="ql-block">听课感悟</p><p class="ql-block"> 肖云阁</p><p class="ql-block"> 听了四年级贾晓、东佳两位老师的课《鸡兔同笼》,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朴实而扎实的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师生共同探讨的优质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课前口号,学生铿锵有力,精气神饱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情绪饱满,语言富有感染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思维活跃,阳光自信。讨论热烈。</p><p class="ql-block">2、教师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及时的进行评价与肯定,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经历了画图、列表法后,部分学生能自然跳跃的用假设法来计算,这就衔接了算术方法和假设法之间的联系,假设法也是列表法调整后的最简洁的方法。教师及时引导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更好体现了本节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数学应用价值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p><p class="ql-block">3、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看,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不容易理解或者说容易出错的就是第三步,实际上也就是对“差”的分析, 教师着重讲解,和学生讲清楚“2”是什么?是怎么来的 ?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学生才会对假设法有一个准确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最后教研室张老师对本节课做了精准点评,给我们今后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专家引领促提升</p><p class="ql-block"> 六三:肖云辉</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我们有幸请来了教研室的张老师来给我们把脉数学教研活动,张老师全程参与,在听课后结合本节课内容做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她首先肯定了课堂展示的亮点:</p><p class="ql-block">1.课堂引入简洁、明确、有效;2.在探究环节,学生自主、自觉、有序;3.展示交流环节有过程、有思路、有碰撞;4.板书有重点、有细节、有思考;5.“师领生探”有目标、有行动、有落实。</p><p class="ql-block"> 随后也抛出三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交流,并为我们答疑解惑:</p><p class="ql-block">1.四年级学生对于假设法有经验吗?张老师指出:数学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线性发展,重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2.假设、比较、调整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学习方法,在每个环节都要力求落实;3.学生心中会不会有疑问?学了“鸡兔同笼”有什么用?可以用和生活联系紧密的题目来体现“鸡兔同笼”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着力关注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p><p class="ql-block"> 最后张老师对我们学校的教研工作也提出了几点建议:</p><p class="ql-block"> 1.主题选择要落实课标理念,关注课标变化的点, 注重大单元教学,不同年级段同类单元可分析教材,重组教材,要有“找准一个点,深挖1公里”的韧劲;要“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2.教学目标要指向核心素养;3.教学过程凸显生本意识,倡导关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充分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4.学习活动要突出“引发思考”的前提,要设计好问题,任务发布要清晰准确,评价要贯穿始终;5.教研文化要力求特色提炼。</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引领指引了我校数学教研的方向,我们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扎实搞好数学教研活动,让数学课堂绽放异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课心得 倪海展</p><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贾晓老师的大课和吕东佳的微课《鸡兔同笼》。这两位老师都特别注重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想-——化繁为简。先出示课本中的古题,说明数据较大,不便于进行探究,解决时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把数据放小一点,让学生从简单的问题着手,等学生探究出解决的一般方法时再解决这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适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呈现出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等多种解题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将多种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p><p class="ql-block"> 最吸引人的还是教研室张老师的点评,她首先肯定两位老师上课的优点:1、短、平、快导入课题。2、课堂自主、自觉、有序。教师讲解有重点有细节、有思考。3、学生展示有过程、有思路、有碰撞。</p><p class="ql-block"> 随后张老师给我们的数学教研指明方向:</p><p class="ql-block">1、师领生探要有目标、有行动、有落实。</p><p class="ql-block">2、教师要有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p><p class="ql-block">3、教研一定要关注新课标,选准一个点,深挖一公里。教学过程一定要凸显生本意识,评价要贯穿全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课感悟</p><p class="ql-block"> 崔惠霞</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本是基础奥数题,有点难,但在张校长带领的四年级团队的精心设计,以化繁为简的策略,带领孩子们自主、自觉、有序地画图、列表、假设中探讨、摸索下感知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展示了四年级团队的实力!不管是课堂大课,还是微型小课都相当成功,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收获如下:</p><p class="ql-block">一、课堂实课</p><p class="ql-block">1、学生课前准备很有气势,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朝气蓬勃。</p><p class="ql-block">2、贾老师以“小组讨论”的四个问题导向使本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现。</p><p class="ql-block">3、整节课贾老师不仅能时刻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又能提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在画图、列表、假设、计算、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而每一次的引导和总结都非常到位,犹如画龙点睛,直指重点。</p><p class="ql-block">4、整节课孩子们的学习、探讨兴趣很高、很浓,敢想、敢画、敢说、敢讲,思维活跃、善于探讨。</p><p class="ql-block">二、微型小课</p><p class="ql-block">1、吕老师语言甜美干练,评价及时多样,精准到位。</p><p class="ql-block">2、一语“结合平时解决问题的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尝试完成此题”处理得非常到位。</p><p class="ql-block">3、讲解画图法时才用彩色粉笔标注演示于加加减减中阐述道理更清晰、更有说服力。</p><p class="ql-block">4、小标题的标注使步骤繁杂的思路更明确,也是解决问题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最后教研室优秀教研员张老师的独到见解及倾心引领,更让我茅塞顿开,信心倍增!</p><p class="ql-block"> 一次学习,一次成长,几多收获,几多奋进!</p> <p class="ql-block">“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我们将在思索中感悟课堂艺术,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成长,课堂改革我们永远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