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兵荒马乱的年代,收到远方亲人的来信是多么的重要和宝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战场的中心,尤其是作为军人,他们的家书对于亲人来说更是宝贵。但是由于战争的特殊性和残酷性,战场上的情况需要保密,所以寄出的信件都要被经过审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手头上刚好有几件二战时期经审查的邮件,和大家分享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封由菲律宾马尼拉寄往当地的信件,上面有一个纪念戳,日本国旗插在这个太平洋的岛国上。二战期间的1941-1945年,日本占领和统治了菲律宾。寄出的战时邮件需要检查,右下角这个邮戳显示被日本宪兵检查后放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张明信片上也有一个检验邮戳,邮票为“比岛邮便”,这是日本统治时发行的菲律宾邮票,邮戳上的“P.I.”是英文菲律宾群岛(Philippine Islands”的缩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明信片的另一面,空白没有使用过,应该多为纪念之意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一张真实照片制作的实寄明信片。新兵们在排队试穿军装,发生在二战期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军营,排在最前面的那一位在老兵的帮助下试穿上衣。照片中的新兵全是白人,因为当时的美国还是处于种族隔离制度下。明信片的邮戳模糊不清(也许是故意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是明信片的另一面,从该军营(Camp Lee)寄出的,邮戳日期为1942年11月23日,正是二战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头一年的1941年12月日本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明信片是寄往佛罗里达的迈阿密,地址和收信人名字不知道为什么被涂掉。明信片的右上角有一行字“Postage Free to Service Men”(军人免邮资)。</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封信是从加州旧金山的海军基地寄出的,盖销邮戳有美国海军字样(US NAVY),贴有一枚航空邮票。左下角有一个军内检查核准的邮戳,“Passed by Naval Censor”,邮戳中间有审查人的签名。</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另一封大体相同的军人受检封,航空信封,也是由加州寄出,隐约可见Calif.缩写字样。</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战争使国家和百姓蒙受苦难、军人牺牲。二战结束后人民欢呼庆祝,这枚首日封再现了当年的场景,邮票设计基于那张著名的“胜利之吻”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军队的保密已经从通信的审查转向了手机使用的管理,这类审查信件已成为过去,倒为集邮增添了一点乐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