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盛宴 回味无穷"——记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活动

梦里寻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本盛宴 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首先,感恩郭教授传经送宝,感恩生本教育团队的付出,感恩学校领导提供学习的机会,感恩遇见,遇见“生本”教育理念,洗涤教师灵魂,感受教育的美好。几天的学习有收获也有困惑,希望在今后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生本”教育理念,能够为学生的好学去设计教学。</p><p class="ql-block">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学习模式就是根+空。找准根,留好空,就是一节帮助学生成长的好课。</p><p class="ql-block">⭐找到根:语文认字+读文。英语词汇量+语法、句型。语文、英语根很明确。数学呢?每节课都要挖"根"。找到引发学生思考的起点,可以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基础。根不唯一,不要纠结,最简单的是列举学生能理解的例子,越简单越好。个人感觉举例内容具有特殊性:二元一次方程x²=4,学生列举一些。多边形内角和,抓住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根基。(思考:任何学习方式都不必拘泥于形式,适合讨论的课型设计讨论、交流活动,适合讲解的课型还是要讲解......)。</p><p class="ql-block"> ⭐ 留好空:语文—拓展阅读,学一课读多篇,分享就更多,学一句联想多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语文—拓展学生的写作,三节课都有精彩的呈现,惊叹孩子的水平,不是初中可以,小学照样可以。不是短期内能达成的,需要长期的修炼。读写都没问题了,何愁语文学不好!英语—组织好语言大实践活动,设计好小剧,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能够在情境活动中勇敢交流,语言是用的,学的是可以交流的英语,而不是哑巴英语。数学呢?空应该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吧,特别是要留给学生思考、成长的时间与空间。(思考:空如何把握?如何准确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如何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思考与进步?)</p><p class="ql-block"> 还有几点困惑:①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前小研究何时进行,课堂时间有限,课余时间么?如何安排?②课前小研究老师是否提前关注?还是仅仅靠学生课上的展示再做评价、反馈?③不同的数学课课型怎么设计成该模式的课堂学习?听的都是新授课,复习课怎么做?根和空如何界定?(思考:根是否抓住专项或单元复习的知识点,让学生课前总结,课上小组交流后再展示?空就是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思维与方法的提升?)④老师需要精心备课,希望减少非教学性任务,给老师留时空真正备课、上课。</p><p class="ql-block"> 好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上才是一次有效的学习,不尝试,任何学习都是纸上谈兵,没用!想永远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我决定先尝试,有问题想办法克服,一点一点探索适合自己班级或者适合自己学生的具有"生本"教育理念的课堂学习模式。</p><p class="ql-block"> 这一场生本盛宴,真的让人回味无穷,这几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生本教育的实践才刚刚开始,要把生本教育的理念扎根于心,并落实到课堂中,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设计教学,不只看中眼前的利益。</p>

学生

生本

学习

教育

课堂

思考

理念

语文

感恩

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