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六一”的天空是蔚蓝的,“六一”的阳光是灿烂的,“六一”的花朵是芬芳的,“六一”的歌儿是嘹亮的,一年一度的儿童节,这是我们小朋友最期待的节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老师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享受儿童节的快乐,把教室装扮的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园长阿姨还为我们宝贝准备了丰盛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六一”儿童节是幼儿最喜爱的节日,世纪星幼儿园也将为宝贝们准备了一场童话剧《白雪公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看白雪公主👸🏻和威廉王子🤴来啦~</p> <p class="ql-block">“六一”我们市文化宫不见不散哦!</p> <p class="ql-block">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午节在我国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世纪星幼儿园也将和宝贝们共同体验端午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顶鸡蛋</p><p class="ql-block">端午节吃鸡蛋的习俗,民间有很多说法。端午节吃鸡蛋的习俗同吃粽子一样,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早晨孩子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把鸡蛋送到孩子嘴边。因为鸡蛋形状如心形,民间普遍认为吃了鸡蛋就能使心气好更精神。端午节吃鸡蛋都是为了图个吉利,期望一年不生病不长灾,另一方面也是改善改善生活。用艾叶煮鸡蛋,会有艾叶的特殊香味。</p> <p class="ql-block">赛龙舟</p><p class="ql-block">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p> <p class="ql-block">吃粽子</p><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佩香囊</p><p class="ql-block">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p> <p class="ql-block"> 挂艾草</p><p class="ql-block">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p> <p class="ql-block">系五彩丝线</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也有的说可以让五色丝线扔到河里后变成龙,带走瘟疫和疾病。</p> <p class="ql-block">古代还有很多习俗,如饮雄黄酒、挂钟馗像、采草药🌿等。以上内容我们敬请期待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