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故里学历史 南山牧场好风光

赵三保

<h3>  初夏五月,阳光明媚;五月的微风,清爽宜人;五月的芬芳,沁人心脾。在这绚丽多彩、夏意盎然的五月,炎陵县水利局退休干部党支部在支部书记霍天喜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8人(包含4名家属)于2023年5月27日乘车赴邵阳市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h3> <h3>  我们先后到达蔡锷故里和南山牧场参观学习。<br>  蔡锷故里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占地面积381亩,是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蔡锷将军的诞生地和纪念地。</h3> <h3>  蔡锷故里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集文物保护、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与中小学生研学为一体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红色旅游景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锷故居和纪念馆是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雷锋精神教育核心基地、省红色旅游点、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省对台交流基地。各景点通过游步道和山林植物紧密关联,相互渗透,交相辉映,让游人感受“护国之要,唯铁与血”之豪情。</h3> <h3>  南山牧场,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部,地处湘桂交界的越城岭北麓,与广西桂林接壤。<br>  南山牧场是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的组成部分,是湖南草原的代表和地理坐标,有南方的呼伦贝尔和中国的“新西兰”的美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认定为“中国第一牧场”。</h3> <h3>  南山牧场是南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自然景观以中国南方高山台地草原风光为主调,在八十里大南山的腹地,虽然广阔无垠,但不像呼伦贝尔大草原那样的平整。是中央红军过邵阳第一座难走的大山,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先后有三支红军队伍经过这里。</h3> <h3>  南山最高海拔1940.6米,场部海拔1778.3米,是新构造运动以来,地壳相对上升的地区,有中山草原地1.53万公顷,是中国南方独特的天然草场和种畜牧草良种繁殖场。</h3> <h3>  2023年5月27日清晨7:10点钟,我们乘车从炎陵出发,走高速路历时4个多小时,于中午时分到达这次开展党日活动的第一站——邵阳市蔡锷故里,下车后就到景区的“将军饭店”用中餐。</h3> <h3>  用完中餐后没有休息就直接到蔡锷故里景区参观游览,这是我们在景区大门口集体合影。</h3> <h3>全体女同志在景区合影</h3> <h3>支部书记霍天喜在景区留影</h3> <h3>赵三保在景区留影</h3> <h3>唐雪酃在景区留影</h3> <h3>  在松坡广场参观游览,广场正中央伫立的蔡锷铜像总高度为9.9米。蔡锷身着北洋将官礼服,胸前佩戴着五枚勋章,神情严肃,向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再现了蔡锷当年拔剑南天,护国讨袁时的光辉形象。<br>赵三保在松坡广场留影</h3> <h3>唐雪酃在蔡锷雕像前留影</h3> <h3>  到蔡锷纪念馆(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参观学习,这是我们在纪念馆前集体合影。</h3> <h3>赵三保在纪念馆前留影</h3> <h3>走进纪念馆大厅,迎面就是蔡锷将军骑马的雕塑像,这是他众多雕塑中最为威武雄壮的雕像。</h3> <h3>  蔡锷纪念馆(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建筑面积3740平方米,展陈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中西合璧式样,外观形式融合了云南都督府与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建筑特色。内设五个展厅,一展厅为流血救国展厅;二展厅为辛亥革命展厅;三展厅为护国运动展厅;四展厅为万众景仰展厅;五展厅为大祥区清廉文化教育展厅,有馆藏文物1300余件,运用珍贵文物、资料和历史照片充分展示了蔡锷将军的历史功绩和成长轨迹,彰显了蔡锷将军伟大的生平业绩。</h3> <h3>  蔡锷(1882年——1916年),字松坡,湖南邵阳市大祥区人(原宝庆府邵阳县人),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蔡锷少年时期师从梁启超,接受维新变法主张,并参加自立军起义。1911年10月,他在云南组织领导重九起义,一举推翻清王朝在云南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云南民主革命政权,为民主共和的创建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他率先在云南高举义旗,发动护国起义,恢复了共和国体,并使民主共和制度得以巩固。</h3>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纪念馆大厅参观视频</p> <h3>  讲解员在认真的给我们介绍蔡锷的生平业绩</h3> <h3>  通过蔡鳄生平业绩的脉络,展现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清末新政、清末革命与改良、辛亥革命、蔡锷在广西与云南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富国强兵的改革、建立近代国防、在领导护国讨袁时期与朱德、刘伯承、贺龙、张澜、程潜等共和国领导人建立的爱国功绩等。</h3> <h3>  展厅运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现代化多媒体展览等多样化的展陈形式,充分展示了蔡锷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流血救国,推动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发展的伟大业绩,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捍卫民主共和而英勇牺牲的伟大爱国精神。</h3> <p class="ql-block">蔡锷将军亲自颁布的廉政公示:</p><p class="ql-block">  严肃纪律 改善政务</p><p class="ql-block">上班迟到者罚款</p><p class="ql-block">吸食鸦片者不准为官</p><p class="ql-block">行贿受贿者罚款或禁锢</p><p class="ql-block">不准请客送礼</p><p class="ql-block">非星期日不宴席,一席之费,不得过5元</p> <h3>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蔡锷为革命烈士,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了北京字第00005号烈士证。蔡锷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主共和、国家独立而英勇奋斗的一代元勋,被誉为“再造共和第一人”和“护国军神”,毛泽东主席称他为“邦之模范”,其学生朱德称“他是我黑暗时期的指路明灯”和“北极星”。</h3> <h3>  蔡锷去世后,社会各界认为蔡锷为民国再造立下殊功,国家应该给予特别优恤和表彰。在全国各界强烈要求下,1916年12月,大总统黎元洪向国会提出《国葬法》案和为黄兴、蔡锷举行国葬典礼案,两案均获得国会一致通过。1917年4月12日,蔡锷国葬于长沙岳麓山,成为中国国葬第一人。</h3> <h3>  通过观看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和历史照片,展示了蔡锷将军倾力捍卫民主与法治,不惜献出生命的伟大光辉的一生。成为学习和传承蔡锷将军崇高思想品德和高尚爱国情怀的重要场所。</h3>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蔡锷纪念馆参观学习出来的视频</p> <h3>  在蔡锷故里参观学习之后,立即驱车赶往城步苗族自治县,于傍晚时分到达南山牧场,晚上入住南山风景名胜区的恒丰大酒店。</h3> <h3>  5月28日上午,我们在南山牧场参观游览。<br>南山牧场东西横距32公里,南北纵距46公里,总面积1520平方公里。天然植被主要有芒、野古草,人工牧草有三叶草、黑麦草、绒毛草。现为国家农业产业化试点单位、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3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青少年绿色健身营地、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的自然保护地之一、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社会各界公认为休闲避暑胜地和人类生存的天然氧吧,负氧离子高达12.8万/立方厘米。</h3> <h3>  南山牧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得天独厚,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镶在湘桂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上。上有48坪,48溪,坪坪芳草茵茵,溪溪清流涓涓。既有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又有江南山水的灵秀神奇。23万亩集中连片的草山草坡,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建有南国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h3> <h3>霍天喜书记在南山牧场留影</h3> <h3>  1934年8月7日,奉中央军委的命令,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工农红军第六军团8000多人作为长征先遣队,从湘赣革命根据地出发,一路浴血奋战,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包围和堵截,于9月10日行进到湘桂边界的深山峡谷之中。第二天,当红军指战员沿着峭壁悬岩向上爬行攀登到一座山的顶峰时,惊异地发现,看到的竞然是一片绿波起伏不断、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大家都为南山这一壮丽的景象所陶醉,纷纷欢呼雀跃着。时任红六军团政委王震深受战士们的情绪所感染,他激动地大声说:“全国解放了,我们要在这里建设一个大牧场。”他的话语道出了广大指战员的心声。</h3> <h3>  南山牧场始建于1956年,比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牧场早两年。1956年2月上旬,为了实现王震将军的愿望,由湖南省农业厅、团省委及共青团长沙市委、邵阳地委等单位派遣15人组成南山荒地勘察工作组,通过半个月的勘查,工作组获得了南山荒地面积、气候、土壤和农作物等情况的详细资料。勘察结束后,工作组向省地县党委、政府以及团委写出了《八十里南山荒地勘查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南山可以大力开垦。</h3> <p class="ql-block">南山牧场饲养的奶牛</p> <h3>赵三保在南山牧场留影</h3> <h3>  1956年3月,省、地、县三级党委政府向全省发出号召,向南山荒地进军。3月24日,第二批598人的大队伍一边高举青年垦荒队红旗,一边高唱着《青年垦荒队之歌》上了南山。</h3> <h3>这是当年歌唱的“垦荒队员之歌”</h3> <h3>  1956年3月以来,一批批共青团员和有志青年们来到南山,用自己的青春、理想和热血铸就了如今这座南山小镇,因此又称为“共青城”。刚开始几年修建过几十栋木房子,由于山上风大雾浓、冰霜凛冽,盖好三、四年的木房被风雨摧残便成了危房,有的甚至倒塌。1975年,南山公路修通后,牧场的领导和群众从山外运来砖瓦、水泥等建筑材料,根据本地石头多就地取材,建起了一栋栋石头房。<br>这是当年建设的“共青城”(知青老场部)</h3> <h3>南山共青城(知青老场部)代表的是知青创业的活历史。</h3> <h3>  1978年起,南山小镇上陆续建立有宾馆、商店、影剧院等服务设施,南山大坪成了美丽壮观的石头城,街景靓丽。</h3> <h3>  从1956年到1986年,30年来农业部把南山牧场作为我国南方草山开发的示范工程,会同相关部门,先后投资2.3亿多元进行开发,帮助南山建成优质人工草场13万亩,成功实施了中澳畜牧工程合作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国家投资最多、人工开发面积最大的牧场。<br>  1997年,南山牧场被批准为湖南省风景名胜区;2009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6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湖南南山国家公园”。<br>这是南山牧场办公大楼</h3> <h3>  5月28日上午到高山红哨、兵器广场参观学习。<br>高山红哨景区由兵器展览广场和哨所两大部分组成。<br>这是我们在高山红哨景区集体合影</h3> <h3>  高山红哨系南山防空哨所的誉称,座落于南山牧场西山山顶,海抜1860米,为当时中南五省所建的海拔较高的哨所。环顾四周,八十里大南山尽收眼底。哨所战士忠于职守,防止了一次又一次台湾特务空投与空降事件的发生。1969年10月1日哨所代表周宜珍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哨所因此被中央军委誉为“高山红哨”。<br>赵三保在高山红哨景区留影</h3> <h3>赵三保在高山红哨景点留影</h3> <h3>  兵器广场上展览着一辆62式野战轻型坦克、一台54式122毫米榴弹炮和一架歼6歼击机,这是广州军区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表彰该哨所为国防所做的巨大贡献而赠送与南山的。在此基础上,南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又投资20余万元,在此建成兵器展览广场、陈列室、休息室、餐厅,旨在为游客再现哨所战士当年的勃勃英姿和艰苦朴素的生活情形。<br>陈海春与霍天喜在兵器广场合影</h3> <h3>唐莲清、谭丰秀、肖海平、霍天喜(从左到右)在兵器广场合影</h3> <h3>赵三保在兵器广场留影</h3> <h3>刘培英俩口子与肖海平在兵器广场合影</h3> <h3>接着来到紫阳峰景点参观游览,这是我们在景点集体合影。</h3> <h3>唐莲清、谭丰秀、肖海平在紫阳峰景点合影</h3> <h3>陈海春、彭良行、赵三保在紫阳峰景点合影</h3> <h3>赵三保在紫阳峰景点留影</h3> <h3>蔡胜华俩口子与谭丰秀、肖海平、唐莲清在紫阳峰景点合影。</h3> <h3>陈海春、霍天喜在紫阳峰景点合影</h3> <h3>蔡胜华俩口子在紫阳峰景点合影</h3> <h3>蔡胜华、赵三保在紫阳峰景点合影</h3> <h3>唐莲清在紫阳峰景点留影</h3> <h3>肖海平在紫阳峰景点留影</h3> <h3>  紫阳峰位于南山牧场中部,草原风光异常浓郁,蓝天、白云、绿草,牛羊相得益彰。这里着重突出了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南方高山台地草原牧场风光之美。</h3> <h3>  登上紫阳峰,极目远眺,无论山头山坳,只见绿草茵茵,绿野茫茫,剖栏蜿蜒,牛羊满坡。这里是南山牧场的缩影,也是取景拍摄南山牧场风景的最佳之处。<br>谭丰秀、肖海平在紫阳峰景点合影</h3> <h3>  这里翠岗连绵,草山起伏,绿浪滚滚,极似碧波荡漾的海洋,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h3> <h3>5月28日下午,我们来到南山牧场茅坪湖景点游览。<br>茅坪湖湖面宽阔,湖水清澈碧蓝,两岸峡谷奇特幽静,烂漫山花、满坡牛羊倒映水中,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h3> <h3>茅坪湖里有娃娃鱼、贴石鱼、黄尾鱼,以及人工养殖的鲤鱼、草鱼、鲢鱼等多种鱼类,自由沉浮戏水,悠然自得。游船在湖中慢慢划动,水里倒影变幻莫测,船行影移,一步一景,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h3> <h3>风光靓丽的茅坪湖景点</h3> <h3>刘培英、肖海平在茅坪湖景点合影</h3>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第一山“老山界”景区</p> <h3>  5月29日早晨,我们到达老山界景区参观学习。<br>老山界景区位于南山牧场的东南部,因红军长征经过而闻名。该景区现有老山界、原始次生林、大丫口及盘山公路等景点。<br>  清晨的老山界笼罩在一片浓雾之中,这里雾景常见,有时在淡淡的阳光映衬下,雾随山风一缕缕地迎面扑来;有时雾又一丝丝一团团地围绕着山巅飘荡,人若站在山顶上,似乎随雾飘游,宛如置身仙境;有时雾又笼罩了整个大地,似入雾海迷宫;有时山上万里晴空,山谷却白雾茫茫,最奇妙的是那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峰峦突兀在雾海之上,酷似大海中涌起无数的蓝色巨浪,尤如蓬莱仙岛,构成一幅广阔无垠、秀丽绝伦的“乱云奇峰”图。<br></h3> <h3>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翻越过第一座艰险的大山,毛主席《七律-长征》诗中写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老山界就处于五岭之一的越城岭北麓。1956年3月,老山界迎来了长沙、邵阳等地近千名垦荒知青。他们以当年红军越过老山界的革命英雄气概,怀着建设南山共青城的理想扎根南山。<br>  这是我们在老山界景点集体合影,由于清晨雾太大,拍摄的照片也很模糊,很是遗憾。</h3> <h3>  老山界全长30华里,最陡峭的有5华里。其中百步坎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百级石梯,坡度70多度。红军行走时,上一个人几乎踩着下一个人的肩膀。在进入城步三天后,红一、三、五、九军团经江头司,翻越老山界,行至南山。</h3> <h3>邓春明在老山界景点留影</h3> <h3>赵三保在老山界景点留影</h3> <h3>唐雪酃、唐莲清在老山界景点合影</h3> <h3>唐雪酃在老山界景点留影</h3> <h3>老山界党性教育基地</h3> <h3>  2002年10月,城步县委、县政府将老山界列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将陆定一手迹“老山界”拓刻于大理石纪念碑上。为方便游人攀登,又按照当年红军路线开辟出一条游道,取名“红军路”(即南山红军长征路遗迹)。</h3> <h3>陆定一手迹“老山界”石碑</h3> <h3>唐雪酃、唐莲清在老山界党性教育基地合影</h3> <h3>刘培英俩口子在老山界党性教育基地合影</h3> <h3>  南山红军长征路遗迹位于湖南南山风景名胜区的黑山岭和大竹山,现有南、北两条线路。为第十批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本体为两条山路,分别是黑山岭红军长征路(南线),道路全长1.9公里;大竹山红军长征路(北线),道路全长4.6公里。</h3> <h3>谭丰秀、刘培英、肖海平、张淑君、唐莲清、唐雪酃(从左到右排名)在红军长征路遗迹合影。</h3> <h3>赵三保在红军长征路遗迹留影</h3> <h3>  5月29日上午,我们从南山牧场返回的路上途经城步县丹口镇桃林村,下车到桃林苗寨游览。<br>这是桃林苗寨的寨门,很有苗族建筑的艺术风格。</h3> <h3>唐莲清、谭丰秀、肖海平、李水梅在桃林苗寨大门口合影</h3> <h3>  城步桃林苗寨位于国家南山公园的核心区域,不仅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厚,是全国第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每逢阳春三月,十里桃花盛开,蜿蜒盘旋于南山脚下,与蓝天白云、古朴民居交相辉映,成为独特景观。<br>从寨门而入,沿青石板小径拾级而上,吊脚楼风情扑面而来,花格木窗的苗族建筑充满艺术风格。村中桃林河似玉带穿村而过,溪边河畔桃树成林,风景如画。<br>这是桃林苗寨议事楼</h3> <h3>桃林河穿寨而过,两岸风景如画。</h3> <h3>  桃林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有苗、汉两族共152户,总人口628人,其中苗族人口580人,占全村人口91.5%,是一个典型的苗族古村落。<br>  桃林村文化底蕴深厚,苗族文化传承和保存较为完整。村中保存着吊脚楼、风雨桥、戏台、凉亭、钟楼、牌坊等建筑。传承着跳傩戏、舞草龙、唱山歌、饮油茶、打糍粑等苗族文化传统习俗。<br>这是我们在苗寨议事楼前合影</h3> <h3>桃林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h3> <h3>  近年来,桃林苗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湖南省4星级乡村旅游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湖南省文明村”、“湖南省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等殊荣。今日桃林苗寨,已经蝶变成“赏花、登山、玩水、看戏”四位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胜地,成为远近游客休闲度假的绝佳之处。<br>陈海春在桃林苗寨风雨桥留影</h3> <h3>  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由于以前的风雨桥的建造属全木式结构,容易被大水冲垮。现在所修建的风雨桥全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br>这是我在桃林苗寨风雨桥留影</h3> <h3>赵三保在桃林苗寨风雨桥留影</h3> <p class="ql-block">刘培英、唐雪酃在桃林苗寨风雨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谭丰秀、肖海平在桃林苗寨风雨桥合影留念</p> <h3>唐莲清在桃林苗寨风雨桥留影<br><br>在桃林苗寨观光游览之后,我们乘车返回炎陵,于5月29日下午5点半平安回到炎陵,结束了为期三天的党日活动。</h3> <h3>  通过这三天在蔡锷故里和南山牧场的党日活动,使我们深入了解了蔡锷将军淡泊明志、夙夜在公、勤政廉政、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奋斗不息的伟大光辉事迹;南山牧场的广大垦荒知青发扬和继承红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为建设一个美丽富裕的新南山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次主题党日活动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将以此为契机,在往后的退休生活中继续努力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坚定党员理想信念,为炎陵的水利建设事业发挥余热、贡献力量。<br><br><br> 赵三保<br><br>  2023年5月31日写于炎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