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1) <p class="ql-block"> 五零年夏天,在成都市西郊杜甫草堂南边的小乡村里,住着十几户人家,村里没有大户,都是清一色的茅草屋。 在一间茅屋里,年仅十七岁半的孕妇惠根正在经受分娩时的阵痛。她的丈夫比她大两岁,结婚时,正在读高中二年级。他们彼此并不认识,一年前被父母包办结了婚。如今他正在华阳干部培训班学习,不能守在她身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正是麦收季节,忙得很。婆婆以为媳妇还不到分娩的时候。她想抓紧时间多干点农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惠根独自在家,腹痛一阵比一阵厉害。听人说,生孩子如同过鬼门关,若遇难产,会死人的,她有些害怕。但更难受的是一阵阵巨烈的疼痛撕心裂肺,骨头都快散架了,额头冒着冷汗。她想喝口水,可身边没一个人帮她,多么无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突然,一阵坠胀的感觉向她袭来,啊!孩子要落地啦。她随手抓起一个洗脚盆,悄悄的躲在大床后面,把孩子生在这木盆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床后面低矮黑暗,最低处仅一米高,成人站着就碰头,并且伸手不见五指。也不知流了多少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生下孩子后,她筋疲力尽,艰难地扶着床走到床前,坐在踏板上歇息。(以前床前都爱放一个板,用来放鞋),后来听见婴儿哭了,她又艰难地把小木盆挪到床前,木纳的看着婴儿,啊!是个女婴。她常听人说,女儿是为别人家养的,儿子才是自己的。她自己不也是十六岁出嫁离开父母吗?所以,有点失望。哎!这孩子也来得太早啦,她才十七岁啊,还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如今孩子降生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婴儿,任凭孩子啼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快中午了,邻居来借撖面杖,听见婴儿啼哭声,惠根忙叫邻居到田里叫回婆婆。婆母也没接过生,赶快请来接过生的邻居帮忙,这才忙着点火烧水,找来剪刀,手忙脚乱剪了脐带,洗了婴儿,穿戴包裹完毕。惠根才上床休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惠根就是我的妈妈,那女婴就是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想,要是生在冬天,也许冻僵了吧?可怜的婴儿初到人间就受此冷遇。这也是母亲的受难日,在女人如此危难的时刻,竟然是那般孤独无助。</p> <p class="ql-block">五三年,前面左边为3岁的我,左边后排为20岁的母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