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菜,摇曳在绿波中

红萝卜

南京古城墙外的琵琶湖,大片的荇(xìng)菜花在晨光中盛开,金黄色的花朵在碧绿的湖水中摇曳,一片片一丛丛一簇簇,把琵琶湖装扮成初夏最美的样子。 <p class="ql-block">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p><p class="ql-block">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p><p class="ql-block">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p><p class="ql-block">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p><p class="ql-block">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p><p class="ql-block">这是《诗经•关雎》中的诗句,在这里荇菜代表着爱情和浪漫,充满着对美的期盼和遐想。</p> (古城墙下的琵琶湖) (逆光下的湖水与荇菜) 荇菜从《诗经》里走来,漂浮摇曳、光滑如丝、清新高雅,这一朵朵小花送来初夏之晨的凉凉清风。 (淡雅的一朵小花) (更喜欢水中的倒影) 古往今来,在不少诗人的笔下,荇风、荇香一直幽幽地飘着,散发着诱人的色泽和气息。唐代诗人王维的“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宋代诗人陆游的“钓丝萦藻荇,蓬艇入菰蒲”、现代诗人徐志摩在康桥边的吟唱:“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p class="ql-block">(深浅不一的湖水与金黄的花带)</p> 红嘴黑鸭子一家穿行在荇菜中,公鸭母鸭不时地将头伸入水中,口衔食物喂给它们的孩子们,毛茸茸的四只小鸭子这一顿美餐哟…… (放大可见鸭嘴中的食物) 琵琶湖的荇菜花盛开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拍照,平日里幽静的湖边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作为一种点缀水面的优良水生植物,荇菜也是水环境干净与否的标识物。研究发现,荇菜能够降低水中氮、磷含量,对藻类的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并且,荇菜还有着“除镉能手”的称号,它可以通过根系的吸收和分泌物的吸附固定水体中的镉。因此,荇菜对保护水质、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睡莲与荇菜) <p class="ql-block">(一首唯美的水面小诗)</p> (园林工人在清理湖面) 摄于2023.5.29/写于5.31<br>(部分文字来自网络)<br> 注:<br>荇菜(Nymphoides peltata (S. G. Gmel.) Kuntze)是睡菜科荇菜属的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荇菜茎圆柱形,多分枝,密生褐色斑点;叶上部叶对生,下部叶互生,叶片飘浮,近革质,圆形或卵圆形,下面紫褐色;花常多数,簇生节上,花冠金黄色,冠筒短;蒴果无柄,椭圆形,种子大,褐色,椭圆形;花果期4-10月。<br>荇菜全草可入药,主治疮肿及热淋等。荇菜小绿叶紧贴水面,晶亮小巧的黄花亭亭立出水上,花期长。盛花时,成片的荇菜景观尤为壮观。丛植、片植皆宜。荇菜茎秆粗壮,生物量较高,且其根系扎于底泥中,能大量吸收底泥中的N、P。此外,荇菜对藻类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适宜在人工湿地应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