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溪蜿蜒徘徊,流进村庄,杨柳树下,白衣少年极目远眺,望着远去的好友,手中的柳枝攥得更紧了,言语之中从未有挽留之意,但却洒下千古惜别之情。在中国文化的印象中,这样的场面数见不鲜,似乎中国古人从来不愿直接吐露情感,而正是这种含蓄之美造就了中国文学中表达的多样性,托物言志便是其中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为了探究托物言志之美,2023年5月16日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展开了群文阅读系列教研活动,由初一语文组教师叶海洋为代表,进行了以托物言志为主题的群文阅读课的展示。 </p> <p class="ql-block">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此类托物言志古诗的引入,拉开了今天这堂课的序幕。伴随着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在学生们对托物言志有了初步认知的前提下,叶海洋老师首先抛出了托物言志的概念,在提炼出“物”与“志”的关键词后,就“物”如何转化为“志”展开了深入的挖掘。</p> <p class="ql-block"> 在基本了解托物言志的概念后,便正式进入《短文两篇》的实文训练。在开始训练之前,叶老师进行课前预习小检测,以便解决学生们在预习时所存在的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完成了课堂小测,对于在检测中的出现的错误,叶老师进行了及时的纠正。</p> <p class="ql-block"> 以《陋室铭》作为核心篇目,叶老师展开了从“物”到“志”的详细研读。带着学生抓住“物”的特点和志向的共通之处,作为物与志的桥梁,从虚到实,从抽象到具体,完成了对托物言志中“志”难点部分的解读。通过对《陋室铭》的详细探讨,举一反三将其方法延伸拓展至《爱莲说》。让学生通过学习《陋室铭》,进一步掌握托物言志手法。</p> <p class="ql-block"> 学生小组合作展开了对《爱莲说》托物言志的研讨。在《陋室铭》的基础之上,学生依据莲花的特点,总结出了莲花所象征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 叶老师借此引出了今天的拓展篇目《兰之味》。作为《爱莲说》的同类篇目,《兰之味》难度适中,适合与《爱莲说》进行对比阅读。在导学案中将其作为课后作业,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热烈的气氛中,这堂群文阅读课走进了尾声。</p> <p class="ql-block"> 课后初中语文组进行了评课,各位老师针对课堂的优点和问题,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同时各位老师表示这堂课为之后大单元群文阅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是探究群文阅读一次有价值的尝试。</p> <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语文教研的道路是漫长且无止境的。观侨初中语文组始终秉持着脚踏实地,落到实处的课堂要求,为每一节优质课堂,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每一次教研活动,也让观侨语文人更坚定,更自信地迈向前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