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汾河,三晋儿女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流经太原境内188公里,其中城区段43公里。上世纪80年代,这里河水经常断流、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蚊蝇成群,臭味扑鼻,河滩里成了倾倒垃圾的场地。从1998年开始,经23年的治理美化,汾河太原段换了模样,“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形成了北起漫水桥,南至迎宾桥,全长43公里的绿色景观长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一川清流,两岸锦绣。复苏的汾河,给古老的太原城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成为展现文明和谐自然之美、大气灵动现代之美、古今交融人文之美的城市生态带、景观带、文化带,提升了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从下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一览汾河太原城区段蝶变的全过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建议横屏浏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1998年10月,汾河太原城区段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打响了第一枪,经过近两年施工,2000年9月,一期工程竣工。一期工程北起胜利桥,南至南内环桥,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设计为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为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沿线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2001年12月28日,国家建设部授予该项目"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并推荐联合国申报人居环境有关奖项。2002年5月30日联合国人居署决定授予太原汾河景区为"2002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称号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汾河一期的建成,受到了上级领导及市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二期工程——将汾河景区秀色向南、北延伸。二期工程2005年10月开工,2011年9月完工。治理范围:南延段,南内环桥至祥云桥段,长7.5公里;北延湿地段,胜利桥至柴村桥段,长7公里。全长14.5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汾河二期的完工,汾河湿地公园的建成,逐步恢复了河道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健康发展的空间,为太原市的生态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要把汾河变成全太原最美的区域!”2016年8月,汾河三期工程乘势而上。2019年5月,北起祥云桥,南至迎宾桥南2公里,全长12.5公里的三期工程正式竣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三期工程文化景观主要通过雕塑的形式来展示太原的名人贤士。“三王广场”“桐叶封弟”“贞观景墙” “罗贯中广场”“斗南广场”“台骀治水”6个景点,体现“德、贤、允、信、文、义”6个主题,以看得见、读得懂、听得见的手法,润物无声地传播本土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横跨汾河三期段的4座大桥各有特色:皇冠桥,连接奥体广场与龙城水岸,成为三期工程的标志性构筑物,弧形曲线与渐变精巧的桁架结构组合成类似皇冠的外形,出色地表现了建筑艺术之美。通达桥,主塔由曲线形拱门组成,取意“时代之门”,拱门相互层叠,凸显雕塑感;拱圈内外设置景观灯带,夜晚主塔好比一块玉璧,与主缆上的珠帘形成珠联璧合的意境。晋阳桥,将古典的桥头堡与现代感的桁架拱结合,实现了人、建筑与城市间的互动、融合。迎宾桥,整体桥型以“龙腾云霄”为主题,具体化了悠久的龙城历史文化,同时体现了太原经济腾飞的寓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2020年汾河四期开工建设,它北起上兰汾河漫水桥,南至柴村桥北500米,长约10公里,与原有河岛、滩涂等生态山水风貌及西山文化景观相融合,打造出山环水抱、景致协调、延续文脉、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文化长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久居闹市的游人步入汾河四期景区,随处可见的是碧波蓝天、綠树成荫、蝶飞蜂舞、鸟语花香。太原汾河生态修复治理四期工程建设完成后,景区内新建叠翠轩、丹亭、翰墨苑、望岳阁、福源阁、慈萱亭、霜红亭等7处文化景点,尽显晋阳历史文化特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历时一年多的建设,全长约10公里的汾河生态修复治理四期于2021国庆节建成开园,标志着汾河城区段全长43公里的汾河景区全部建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太原滨河自行车专用道位于汾河公园内,北起上兰村汾河漫水桥,南至迎宾桥以南2公里处,环汾河城区段东西两岸兴建了总长85公里、净宽5至8米的滨河自行车道,让人们可以一边欣赏汾河流水、植物花团锦簇,一边骑行健身。这是一条全国少见的、长度超过50公里的沿河景观道。这条贯穿南北的自行车专用道,宛如一条河畔“彩带”,蜿蜒于碧水绿茵之间。骑行于汾河之畔,远眺沿途美景的惬意,享受此刻的“骑行慢生活”。在骑行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一路风景美如画,有坐落于汾河之上气势恢弘的大型龙灯;有湿地景观,可与白鹭等珍稀鸟类亲密接触;还能与穿越历史悠久的网红铁路桥隔空对话。景中有路,路藏于景。骑行在自行车道上观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诠释着人间美好。在这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的美景中,你就会发现,所有烦恼都被抛在身后,留下的只有荡涤过的心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汾河景区之美,有目共睹。草坪绿意盎然,花海浓烈绚烂,喷泉清凉怡人,从布局到细部,从视觉到听觉,河景与岸景融为一体,大到桥梁、广场,小到座椅、灯杆,让人流连忘返。夜幕降临,景区灯饰与跨河大桥上的灯带交相辉映,一派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漫步其间,流水欢唱、鸟语花香、一步一景、如诗如画,“幸福宜居地,锦绣太原城”的愿景还会远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