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有香(二)

箫音

<p class="ql-block"><b>——写在儿童节前</b></p> <p class="ql-block">灵魂有香,你是否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模样?</p><p class="ql-block">​早起洗漱梳妆,脑际忽然跳出这样的疑问:人生已过大半,我是否活出了理想的生命状态,是否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p><p class="ql-block">​曾经的某个阶段,与亲密的人一道做事。他日常遇事,稍不如预期所想,总习惯说“坏了,坏了”。过后,某个平静时刻,我会提醒他:刚才,你连声说“坏了坏了”。回想一下,这似乎是你的口头禅。其实,事情也没你说的那样糟糕。不过,可能你预期的更好罢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中有句话叫“自证预言”。如上述所举例子,大抵内在住着一个苛责的自己,大多人生态度偏于消极。自己做到什么程度都不满意,那个内在的批评、评判、指责的声音来自哪里?是内化的父母和权威。他做的满意与否自己说了不算,必得有一个他信服的权威说了算。也许他的童年鲜有夸奖、肯定与赞赏,以致于对自己的“好”是不自知的,是怀疑的,在他们那里,“好”必得有个刻度和标准。但大多日常生活中,“好”哪有什么标准?所以,“好”的概念在他们那里是模糊的混沌的。</p><p class="ql-block">​说说持这种观念的人们的弊端吧!首先是于己有害。他们苛责自己,不能看到和欣赏自己的“好”,也便不会自信。其次是于人无益。他们很难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人和事,尤其对熟悉的身边的人或事更难看到,好像那是熟悉的自己。所以,也便不利于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因互相欣赏,而关系融洽紧密,愈来愈结成一个和谐共赢的团体。如果说这种人没有欣赏和赞美能力,有些有失公允。他们大多教人对大家公认的好的事物也是赞同欣赏的。正因为“好”并没客观标准,是主观判断。还有人类、民族共通因素,那就是若干年来默认约定俗成的。因为大家都喜欢,我也喜欢,有从众成分,也有内心深层人类欣赏美的愉悦心理是共通的。</p> <p class="ql-block">说到“自证预言”,有两个极端的现象。一个积极方面的,基于对自己优势资源而建设出来的未来理想目标、状态和生活。每进步一点点,都能被自己看到和肯定。不断正向自我激励,便越来越活成那个理想的自己。这便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吉祥如意的“心想事成”。</p><p class="ql-block">​另一个是消极方面的“自证预言”。总是不自觉说出“坏了坏了”“糟糕”这类口头禅的人,其实不是随口或即兴一说那么简单。他们是基于深层潜意识的信念,相信自己不会那么好,或不相信自己会出色完成一件事儿,更或者小时父母总批评他们做不好事,他们内在种下了一个“我不够好”的错误信念,带着这个标签一直生活到现在。没有这份心理觉知,他们不会觉得这个标签的魔咒,人生便一直活在这魔咒里。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状态,他们都会觉得“我不够好”,身边的人和事不够好,好的风景在我够不着的远方,永远与我无缘。大家这时候,会睁大眼睛,张大嘴巴:啊!典型的“不配得”感!可怕吧!这类人,他们能有多大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他们的“糟了糟了”“坏了坏了”,不过在一遍遍自证“我不好”“我不配”的命运和预言。因为那种模式才是他所熟悉的,他有能力控制的。而对于“我越来越好”这种模式,无疑是陌生的不可控的可怕的灾难。</p><p class="ql-block">​写到此,我斗胆一问:未来的未知的,一定是不好的发生和灾难吗?回头看看,我们的现在比过去、比父母,是更好了还是更糟了?相对过去,我们所处的现在也是“未来”啊,那我们为什么不敢心怀期盼,憧憬美好的未来,相信那个未知的自己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相对过去,当下即是未来。憧憬未来,不如相信当下,把握当下。所以,请自信:当下即是美好,今天会有无数美好的事情发生,当下的我就是最好的状态。</p><p class="ql-block">​试试看,就这样,你会一点点一天天看到自己,活成了自己最喜欢的模样,活出了生命最好的状态。</p><p class="ql-block">​——灵魂有香,只管一路绽放!</p><p class="ql-block">​ 2023.6.1儿童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