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之行(12)→重温大学梦

叮爷爷(长青)

<p class="ql-block">  今日游览了厦门岛西南部三个著名景点即厦门大学、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公交车转了一次车先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因老伴对寺庙没有游兴,故只有我一个人在寺内转了一圈,然后我们找了出租车到胡里山看炮台。我因专门发了“游胡里山炮台〞的抖音,这里就不记了。</p><p class="ql-block"> 下面主要介绍游厦门大学时一些想法和所拍的照片。厦门大学与我的母校武汉大学同为我国最美的大学,每游一处厦大,就想到武大,于是乎重温了一遍大学梦!</p><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被誉为“南方之强”“中国最美大学”。截至2023年4月,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西校门,是厦门大学的主校门,建在厦大旧主楼群贤楼群西边,由台胞、厦门大学名誉校友张子露先生捐赠10万美元建造,1991年3月落成。西校门高7.4米,长25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采用花岗岩石材以左右延伸的弧面、上方两角微微翘起的长方形为造型基调,主体对称式构图,上面配以浮雕,以体现校门的庄重性及文化内涵,整个造型简洁、明快、舒展、富有现代感。</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大南校门,毗邻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大学大南片区,1921年建校时的名称。该校门位于大南片区,进校门后的马路为大南路,在大南校门附近还有教工宿舍楼群。因为厦大学子简称大南校门为“南校门”,常让人误以为它朝南,实际上,它和西校门一样,也是朝西的。2001年为迎接80周年校庆而重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克立楼不远处是嘉庚楼群的21层行政大楼,学校始建于1921年,厦门大学将主楼建成21层含有双关意蕴。楼前就是人工造的芙蓉湖,登上21层顶楼可以向四周俯瞰,鼓浪屿、南普陀寺、植物园、大嶝岛、沿海大桥、船型桥、厦门大学师生员工宿舍区、教学区楼群等,群贤楼群、建南楼群、化学楼群、艺术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演武田径场、厦门大学水库、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陈嘉庚纪念堂和纪念碑、钟美林广场、图书馆、陈嘉庚与学生雕塑群、鲁迅雕像、鲁迅纪念馆等尽收眼底 。</p> <p class="ql-block">芙蓉隧道位于厦大芙蓉餐厅旁,是厦门大学主要景点之一,吸引着无数文艺青年及游客来此观光。该隧道西起厦大校区芙蓉园学生食堂,沿途穿越狮山,东至厦大学生公寓门口,全长1.10公里,净宽8米,净高4.5米,主要供行人及非机动车辆通行。建成之后,隧道内逐渐多了很多涂鸦,这些漂亮的涂鸦是厦大学子一笔一笔描绘而成。</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校史馆设在厦门大学的发祥地--群贤楼一楼,陈嘉庚纪念堂楼下,共有六个展室。展示内容分"南强春秋"、"英才摇篮"、"科研重镇"、"走向世界"、"展望未来"五个部分。"全面反映了厦大建校96周年来的办学历程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水库,原名思源谷,其水质清澈,曾是师生员工的饮水原。</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情人谷(又称为厦门水库),是一个位于厦门大学内的山顶水库,山上石头嶙峋,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见远处的大海和美丽的环岛路,人迹罕至,是一个幽秘美丽的去处。</p> <p class="ql-block">厦大水库风景秀丽,通常少有人至,是情侣相约的好去处,被看做厦大最浪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厦门大学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截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图书馆共有纸本馆藏总量525.45万册,,电子图书馆藏为562.61万册,电子期刊72万册,合计馆藏总量1160.06万册,在国内各类图书馆中名列前茅。文献收藏涉及各学科领域,尤以哲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海洋学、机械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文献更为系统,在东南亚研究和台湾研究的资料建设方面具有特色优势。馆内还拥有大量的古籍线装书、光盘、录音(像)带、缩微平片等资源,是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