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制作: 山水<div><br></div><div>第八天,也是最后一天。<div>上午游览昌州古城;</div><div>下午参观大足石刻。</div></div> 前往昌州古城 昌州古城位于重庆市西部,被称为海棠香国,最早出自南宋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舆地纪胜》里的《静南志》:昌居万山间,地独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颇敬重之,号海棠香国。 昌州古城以“宋风宋韵”为主题打造的历史文化风情城,古城依河而建,内有昌州府衙、国学馆、戏台、绣楼及高约13米的昌州城楼等,展示了宋朝古昌州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完全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再现。 昌州古城在空间形态延续宋代城市固有的传统特色,整个古街区随地形变化,高低起伏,时宽时窄,错落变幻,极赋层次感与韵律感。 这里不仅拥有历史韵味,城内还集茶文化、酒文化、旅游文化于一体,从而可以从不同层面,体验宋朝古城厚重历史之美。 昌州印象 佳偶天成 古戏台 穆柯寨 古城依河而建 风光优美 月老池 昌州府衙 侧面一张 明镜高悬 出城,前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四大石窟我已参观过,这次又来到大足石刻,了却夙愿。 大足石刻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br> 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十大文化符号。<br> 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 始凿于初唐(公元7世纪中叶),历经晚唐、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延续至明、清。 石刻题材以佛教为主, 现造像5万余尊,以宝顶山、北山、石篆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简称“五山”造像)等为代表。 其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好,更是世界罕见。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五世纪和七世纪前后(魏晋至盛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八世纪中叶(唐天宝之后)走向衰落。 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九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 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建设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br> 宝顶山石刻由“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以一代宗师之坚毅,于南宋淳熙至炉子佑年间(公元1174-1252年间)历时70余年,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br> 刻势磅礴,雄伟壮观,生活气息浓郁,近万尊造像宛如一卷镌刻在500多米长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刻无一雷同,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其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像更是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 乘电瓶车到参观景点。<div>导游讲解,每人一副扩音器。</div><div>随导游前行,声音非常清晰。</div> 柳本尊行化事迹图<div>刻像67尊</div> 在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柳本尊的修行方法令人咋舌。他用火灼烧左手食指(“炼指”),在峨眉山顶大雪中站一昼夜(“立雪”),以至“炼踝”“剜眼”“割耳”“炼心”“炼顶”“舍臂”“炼阴”“炼膝”等。<br> 崖上部正中刻唐末居士柳本尊,左右及上下刻其行化“十练”事迹图。 并在二十多处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赵智凤“即身成佛”的形象。 大佛湾石刻造像依山势崖形雕刻, 浮雕高大,题材广泛, 龛窟衔接,布局雅谨, 整体感强,气象壮观。 佛像构思新奇,雕刻技艺娴熟,<br> 世俗色彩浓郁。 内容多属佛经故事。 石刻珍品比肩接踵。 地狱变相<br>刻像133尊 正中刻地藏,顶上并列坐十佛, 左右并列坐十王两司。 <div>上座是阎王爷夫妇吧,</div><div>牛头马面也在这里。</div> 下部分上下层刻刀山、截膝等十八层地狱。 地狱变相龛刻阴森恐怖的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狰狞强悍,受罪人呼天号地;尖刀、锯解、油锅、寒冰、沸汤诸般酷刑惨不忍睹,令人胆战心惊。 他们认为:养鸡女也是要下地狱的,因为养来的鸡是给人吃的。 其中一个局部是讲劝人戒酒的,不仅饮酒的有罪,卖酒劝酒的都有罪,都要受到惩罚。 里边故事众多.... 十八层地狱为佛教艺术同类题材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者。 观无量寿佛经变相 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 父母恩重经变相 大足石刻创于晚唐、盛于两宋,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造像并存,美轮美奂,璀璨夺目, 真正体现了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儒教、道教文化的历史性融合, 集中呈现了中华民族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核心价值理念, 至今影响着中国,感染着世界,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作。 孔雀明王经变相 孔雀明王经变相 九龙浴太子图<div>这里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于岩壁上方刻九龙,导泉水至中央龙口而出,</div> 让涓涓清泉长年不断地洗涤着释迦太子,给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机,堪称因地制宜的典范。 释迦涅槃圣迹图 <div>释迦涅槃像右肋侧卧,长达31米,仅现半身。<br></div> 此为古代匠师采取“意到笔伏画外之画”之手法, 以示佛大不可度量, 为中国石窟艺术中所罕见。 本想拍长接片,无奈人多,拍不了。 华严三圣像 侧面再拍一张 华严三圣像 华严三圣像 广大宝楼阁图<div>刻紫竹林下跌坐三修行者,思维佛法僧三宝,继而勤修成佛之事。 </div> 六道轮回图<div>刻人物像90尊,动物24尊。</div> 图中无常大鬼长舒六趣轮。轮中刻六凡众生轮回相“因果业报”“十二因缘”等。 护法神龛<div>分上下层,刻像33尊。</div> 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云雾缭绕,其间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 牧牛图两位牧人攀着肩,开怀大笑。<br> 牧牛图《牧牛图》是以驯服牛比喻修养心性,这是禅宗的“自悟”之法。 大足石刻是公元9至13世纪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为壮丽辉煌的代表作, 是释(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和谐共处和空前的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实物例证。 1999年12月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观赏结束 沿此石阶走向景点出口 出宝顶山后门 沿大路走向电瓶车乘车点 往下看,大佛沉睡,安详恬静。 这是圣寿寺,大足石刻博物馆。<div>通向电瓶车乘车点。</div> 圣寿寺,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乃名僧赵智凤主建的密宗禅院。<br> 原称五佛崖,扩建后用现名。 原寺已废,现存寺院为明、清建筑,该寺依山而建、殿宇巍峨、雕饰精美。 圣寿寺主要殿堂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经殿、燃灯殿、维摩殿等。 明永乐年间,在该寺南侧修建20余米高、八角四重檐的“万岁楼”。 圣寿寺在明、清时香火鼎盛。 沿路走向电瓶车乘车点。<div>下车后,沿商业街走向停车场。<br><div>第八天行程结束。<div><br></div><div>此次行程规划全面,但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可惜天公不作美,有几天下雨,没有好光线,影响拍摄,非常遗憾!</div></div></div> 次日上午自由活动。<br>中午司机导游送站。<br>下午2点火车返沪。<div>全体旅友安全到家。</div> 重庆,这里曾为战时陪都,远东反法西斯指挥中心。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是长江上游经济、金融中心及航运、文化、教育、科技中心。 重庆—山高水秀,倚势筑城;<br>两江环抱, 双桥相邻;<br>历史悠久,令人流连忘返.....<div><br></div><div>再见了,山城重庆!<br></div><div>再见了,万里长江!<br></div><div>再见了,父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div> 谢谢亲朋好友观看。<div>照片是2023年5月重庆游所拍。<br>部分说明来源于景点介绍和网络。<br>祝大家平安健康!阖家幸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