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75年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对全球化作出精彩阐述和预言,今日的全球化现状如何,位于西南边陲的群山之中的小城仍会是个世外桃园吗?成了我这次腾冲之旅的视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这次腾冲之旅,专门到高黎贡山徒步。一家人爬爬山、出出汗,呼吸一下山里的空气,亲近雄伟的高黎贡山,领略它的神奇和美妙,蛮好的。在前往上山起点的途中,车子穿过一个个村寨,路是硬化的,虽然窄了些,但很结实平整,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路边的墙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语:要致富,少生孩子多修路。路成了致富的关键因素,有了路,无论是人还是物,才能"走出去、引进来″。少生孩子则是延续着计划生育的政策,直到今天才放开生育。</p><p class="ql-block"> 路既是致富的标志,也是全球化的标志,路网覆盖到了农村,标志着商品可以到达的终端。在全球化过程中,路网实际上是人流物流网,电网则给家用电器提供了"粮食″,网络则实现了信息的畅通。我乘坐着在腾冲租的商务车,行驶在硬化标准的乡间公路上,手机显示4G的信号,村民家早已通水通电,门口停放着许多小汽车,醒目的广告告诉人们,这里已经是商品经济的世界了。</p><p class="ql-block"> 唯一留存痕迹的应该是饮食了。尽管麦当劳和肯德基在市区已经有店铺营业,但本地食品仍占据主流。登山中途,我们在一个农家乐吃的午饭,以烤肉为主。原始烤法,把切成厚片的猪肉在石板上炙烤。原始吃法,烤好的肉片烟熏得黑黑的,蘸着酸辣的蘸料,嚼在嘴里干干的硬硬的,说心里话不太好吃,或者说不太对我的口味。</p><p class="ql-block">夕阳映照在巷子里,一半金黄一半银灰,弯弯曲曲地爬行在民居的墙上,一簇花拥代表了一户人家。两位老人家在巷口相遇,扬手打声招呼,凑近低声细语,像是问候,像是闲聊。夕阳从她们身上滑过,爬上了墙头屋脊,爬上了山顶的彩云,染红了一片天。</p><p class="ql-block"> 480年前,徐霞客来到腾冲,写下了"极边第一城″的游记,大自然已经美了亿万年了。腾冲的美来自于它骨子里的气息,表露于历史积淀的厚重,感受于遇见它亲近它的人们,虽是偶遇,似曾老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