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过往,一去不复返

雾中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自从懵懂的记忆开始,就有一个疑问。我从哪里来,父母从哪里来,父母的父母,兄弟姐妹为什么没在一起。缠绕到长大的自己,还是不明白。不明白的原因那是不知道家族的变故,历史改天换地的,那个千千万万家庭背景洗礼过的一份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记得那年的夏天,我和丈夫带着女儿乘飞机到秦皇岛,回来驱车又从秦皇岛途径北京、石家庄慢慢走到那熟悉的乡音的地界。突然感觉亲切,熟悉,好似在梦中见到过的地方(其实这地方也不是我出生的地方,也不是生活过的地方,不知就感觉那么可亲的感觉)。于是我相信了灵魂,相信了前世今生的那种冥冥之中的熟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在这一瞬间,我突然喊住丈夫———停车。丈夫莫名其妙,为什么停车?我顺口说:好像这地方我舅舅家不远。我看着国道指引的路牌———18公里,十八公里是什么概念?应该很近很近吧?能把我送过去吗?我想找找我的舅舅,舅舅?丈夫回头诧异的回头看看我。好像在说,认识你就不知道你爷爷家,更何况你姥姥家?可能是上苍的怜悯,了解我从小找不到根脉的来源之地。他欣然答应了,开心的我用不了半小时,车辆驶进了图片中那个大牌楼门头,刚好有一段铁路挡住了前行的路。此时在这个不熟悉的行程,有一位五六十开外的大叔也过铁道(那时候我也就二十六七吧)。我就下车问大叔:这是?地方吗?(小时候听到大人说的地方)他说就是的,你找谁?因为我的口音明显不同,而且听起来是那遥远的西北西安方言。他奇怪的打量我,怎么这么远有人来这里。因为这里不再是旧社会,繁华的景象了,冷冷清清的一座寥寥无几的空城。我就自报家门,报我爸爸、大伯的名字。此人看上去也就是比我父亲小十岁左右的样子,应该是那一代人,可能熟悉。老人家欣喜若逛,愣住了,你是老二家的女儿?我说是呀!我急忙说:父亲去世了大概十年左右吧!老人家伤悲又高兴的带我们先去他家,借着进家门的瞬间,我打听舅舅家。他说离这里有点远,在乡下有个村子“龙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原来舅舅家在“龙卧”的地方,多好的地名,西安的家背后也是“卧龙”的地名。多好的寓意,多好的地名让我家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跑到了长安。长住久安,吉祥顺畅。从小享受到皇家园林“兴庆宫”待遇,无忧无虑的成长在新中国(大唐皇帝李隆基的办公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热心的叔叔,原来跟他哥哥就是我家帮手。听说爷爷还给他的哥哥,娶媳妇盖房子。解放后当了街道村落的书记,因为他们属于城市里的贫农。解放后属于骨干,有手艺又有强壮的身体。善于跟人沟通,很受村民的青睐。因为我家是做生意的,他们一直在我家跟着爷爷当帮手,人比较善解人意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后来这位“邢叔叔”,帮我叫了一辆“面的”,也就是当时最流行的出租车一同送我到舅舅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丈夫把我安排好,托福给“叔叔”,又赶路上班回西安给单位送采购的车辆。《待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那年是一九九二年的夏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这些地方曾经是我祖辈打拼的城市,居住的城市。今年,我七十三已过的二哥,坐上高铁🚄来到了这座保护并不完整的古城。用手机拍下了我家不是祖籍的发祥地,暴富一时的时代印记。听父亲说祖辈做生意落户这里,应该是黄河以北的人家。</span></p>